浅议大学语文教材的人文建设
2018-11-14■/
■/
大学语文这门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等院校起着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作用,是大学里最具人文特色的一门课程。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问题早已不是应该突出它的实用性还是人文性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它的人文性,如何贯彻它的人文性问题。要做到这些,无外乎要搞明白几个关系:“即大学语文同中学语文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学语文同人文素质教育到底有什么关系?大学语文课和学生的专业课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大学语文教材?”很多业内人士对大学语文的关注大多聚焦在前面几个问题,而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建设却有所忽略。
本人认为大学语文固然要拉开与中学语文的距离,也要处理好与专业课的关系,但如何实现人文性教学与教材的关系就很突出。教材是媒介是依托,课文只是“凭借”,是“例子”。所以,大学语文课堂就更要注重依托课文去诠释和拓展其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去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什么,作者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人生的困境与磨难怎样去塑造自己的心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与情怀,发扬了怎样的文学精神,所以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语文教材人文建设的现状及方向
(一)大学语文教材人文建设的现状
1、大学语文教材缺乏灵活性与时代人文气息
综观国内目前讨论大学语文的定位和教学方法的文章比较多,而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与教材的人文性建设却有所忽略,少有论及。各高校通用的各种大学语文教材,虽然数量繁多,各有特色,但很少全面考虑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特征。有的或以文学史为线索安排内容,有的或以文体为依据组织课文,虽突出了教材的系统性,但忽略了教材的灵活性和人文性,尤其忽略了大学语文的课时限制和对象的特殊性。一些教材在一个单元里不是一路古文读到头,就是一种文体讲到底,变化很少,也很难集中从人文精神上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的教材选文人文信息量不够,注重选择本民族的优秀范文,却没有涵盖世界各国的经典作品。有的教材缺乏时代人文气息,文学概况连当代的内容都没有,现当代作品也很少,这样很难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的目的。
2、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对教材有深入探讨的师资
大学语文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存在很多弊端,长时期该课程几乎成了一门过渡性的学科。很多学校的中文系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也就是刚引进的教师就安排在大学语文教研室过渡,过两年再转到其他的方向。这里好像就是一块跳板,很少有人一直坚守在这块阵地。有些热爱大学语文的教师教学成果很难得到重视,职称评定也很难有所突破,因而大学语文课程普遍缺乏对课程,教材,教法有深入探讨的教师,更缺乏潜心探索教材建设的资深教师,因此要强调大学语文的改革,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二)大学语文教材人文建设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的问题,大学语文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大教材教法的改革力度,首先要培养一支稳定的优秀的教师队伍。要让教师热爱与立足该岗位,才能自身对教材的改革与教学的内容有很深的领悟,这样才能起到引导作用,才能给学生推开一扇窗户,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浩如烟海的文学领域,体会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其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注重灵活性,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这样才能拓宽学生视野,还要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既要体现传统又要贯穿时代气息。所以大学语文教材就是一把钥匙,教师就是一个引导者,通过教材这个介质与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洞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培养他们深厚的人文根底,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这对优化民族素质和继承优良文化传统都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教材人文建设的具体探索
基于以上认知,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尝试和实践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早在2004年我们就编写了一部大学语文教程,并一直使用至今。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曾经参阅了国内几十种大学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编、增删、修订,不断的完善了教材的人文性和适用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人文建设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突破。
(一)在体例上增强人文特色
教材的编写,体例是一个突出的特征。采用什么体例关乎思想内容,人文精神的贯穿。首先体例上必须突出它的人文性特色。所以我们在完善教材的过程能够,打破了按文学史或问题分类排列的方式,而以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为实体,采取根据内容或特色灵活分类的方式,把内容、思想、特色大致接近的文章归于一类,并与附在课文后面的参考读物相结合,以便于从文学的精神和表现方法上去引导学生。这对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悟性以及思想启迪道德熏陶、审美陶冶、写作借鉴都很有帮助。除了选文外,还有作家作品介绍、注释、阅读提示、思考与练习虽不面面不俱到但也有的放矢,可供学生复习巩固,融会贯通、考有所依。教材最后设置的参考读物也具有特色,像《中国文学精神》与课文息息相关,便于学生领会和总结各个单元的思想和精神。《文学欣赏基本理论》和《文艺作品欣赏》对指导学生鉴赏文艺作品有显著的作用。虽然不按文学史组织课文,但《中国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两部分内容避免了文史知识薄弱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文学发生发展概貌。
(二)在内容上突出人文特色
教材内容的人文特色是重中之重,是实现人文教学的关键。所以首先我们在选文典范性的基础上注重了选文的多样性。尽量避免与现行中学语文篇目的重复。增加了以往教材中很少出现的《周易》等内容,也大胆选用了以往教材中没有选用过的篇目,如曾国藩的家书和安南的诺贝尔和平奖领奖词等。在文体上也兼顾了很多特殊形式,有演说辞、寓言,还添加了序、家书、祭文、科学小品文、神话、童话等种类。在重视作家作品的同时也兼顾了优秀的口头文学传承。其次选文和参考读物很贴近时代,信息量也很大,从内容到体裁都注重时代气息。比如安南反对种族歧视、呼唤世界和平的领奖辞,阐述人们困惑的环境与生态问题的科技说明文,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某些尚待加强的人文意识。时代在发展,语言也时时更新,尤其是信息时代,民族语言在顺应新的环境和载体的时候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教材要总结发展规律与时代同步。《新时期汉语词汇嬗变漫议》、《虚拟世界的言语交际符号》等参考读物给学生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课外阅读书目六种,有条理地指导学生广泛接触各类作家作品。实用文体知识,体现了语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也指导学生掌握实用的技能,尤其是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写作。
北京大学温儒敏老先生说“人文教育怎么入手,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离生活太远。”为了突出教材的人文性,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增加了一些地方人文色彩非常浓厚的内容,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序》,曾国藩的家书,梁启超的《祭蔡锷文》等篇目。这些课文既能唤醒学生的自豪感,也对地方人文传统的发扬光大有积极的作用。
编写和改编教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探索、提高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编工作不仅唤起了我们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责任感,增强了该课程的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提升了我们自身的人文功底和教学水平,也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建设和教材的人文性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