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教材

■/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我国最近几年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先进性、突破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内容便是将多个文章,通过一定的形式串联在一起,并且围绕一个共同的议题,自主地开展讨论,让学生在学习同一议题的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观念,最终达成一个集体的共识。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所有问题并没有统一性,问题具有着强烈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所追求的并非是唯一的答案,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品味阅读内容之间的关联和奇妙;旨在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诉说。可以说群文阅读教学顺应了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手段,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形式。本文将针对小学高段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及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出群文教学的日常操作模式。

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针对学生的学习价值

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小学阶段正是知识储备的重要阶段,利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将教所学文章构建出一条线索,成倍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切实地增强学生文化知识和文化涵养。其次,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效率。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快速地阅读,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具体内容,最快完成文章阅读的任务,提高思维敏捷程度和阅读效率。最后,群文阅读教学活化了教学课堂。传统语文教学课堂相对枯燥,只是单一地带领学生针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等内容进行赏析,很难保持学生长时间的学习积极性。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在愉悦与平等的氛围中,让学生深刻、自主地思考文章的逻辑关系,梳理文章的层次关系,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与手法,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针对教师的教学价值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对学生有着非凡的价值,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首先,增强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保持自己终身学习的精神,储备丰富的阅读量,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语言素养,增强自身的思想意识,切实地满足当前语文教学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筹备教学资源时,能够有效增强自身的信息搜集能力,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践行了教学要求。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真正地让学生充当教学教学中的主角,通过形式多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践行了教学工作的原则与要求。最后,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授课设计能力。由于群文阅读教学并没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想要选择什么样的阅读课文、阅读文章都是教师自主选择的。这样也为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自主的教学机会,为教师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教学设计舞台,促进教师成为新时代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垦荒者。

二、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确定

群文阅读不是一篇一篇地阅读,而是一组一组地阅读。所学文章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可以是多种材料组合、可以是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与单个文本的阅读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阅读更符合生活实际,其本质上属于比较阅读。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我们首先要设计一个好的议题,再围绕议题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多给予学生时间阅读,在海量阅读中成长。我们的教材里一个单元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学习四五篇文章,这就是现成的例子。群文阅读的文章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比如以描写人物方法设计一组文章阅读,以朋友为话题展开阅读体验,也可以父母的爱为话题来学习,还可以环境描写来作为议题等等。教学过程中,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灵魂,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

(一)解读“单元导语”确定议题

“单元导语”具有导航、导读和导学的功能。通过精细解读,就能从中找到确立议题的依据。如五上第六单元的导语就揭示了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就是歌颂父母之爱,这种爱是为孩子不辞辛劳的奉献,是对孩子一如既往的鼓励和时时刻刻的严格要求,是在孩子危险时挺身而出的呵护和想尽办法的营救。这个单元的导语还提醒学生在学习这组课文时,要关注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爱。我在《学会看病》教学过程中,以“你能从文章中读到怎样的父母之爱”为议题,组织学生阅读《慈母情深》、《母亲的故事》、《我的傻娘》片段,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生动描写中交流阅读收获,体会到父母的爱无处不在。解读好了“单元导语”,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就有了风向标。

(二)准抓表达特征确定议题

为了准确地表情达意,作家在表达上都有显著特征,有的擅长描写,有的擅长议论,有的擅长心理刻画……《学会看病》是毕淑敏的作品,毕淑敏不仅是作家,还是心理医生,十分擅长心理描写。在执教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心理变化过程后,出示毕淑敏的《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以“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为议题,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并借助读后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心理描写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手法,它能使读者透过人物的外表,洞悉他们的内心:《剥豆》——母亲面对这场剥豆比赛,为了让儿子取得胜利,表现出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的心理,一波三折,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动作也相应转变,最终是儿子的行为让母亲恍然大悟;《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以对孩子谈话的口吻,真实地剖析了自己在“打孩子”时的痛苦心理,用冷静并且包含激情的语言,叙说着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挚而又明理的厚爱。所以,确定文章的议题后,让学生在读文中深刻感知母亲的形象,想象中品味母亲的内心世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精找文体形式确定议题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从文体形式提炼议题,通过组块阅读多篇同文体的文本,让学生去异中求同,寻找特征,他们就能发现文体特点,掌握规律,从而很快习得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不如我们围绕“初步认识议论文特点”这个议题,组织学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滴水穿石的故事》。快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在探究学习中引导学生得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接着让学生体验这一结构特征,自由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滴水穿石的故事》,了解文章各自的结构,找到共性。为了引导学生寻找群文的异性,学生经过整合、联结、比对、建构,发现《走遍天下书为侣》采取的是聊天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采取的是开门见山式,《滴水穿石的故事》采取的则是叙事式。我们就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表达方式的适用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提出观点并尝试写一写。这样,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得到一次高质量的训练。

(四)扣准丰富情谊提炼议题

根据儿童的阅读规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引起他们阅读兴趣的是文本内容。群文阅读可以迎合学生的这种阅读兴趣,深入文本内部,从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出发,从更细、更微的角度提炼议题组合群文。如人教版五下第四组其中一篇《梦想的力量》,讲述了一位名叫“瑞恩”的男孩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而一路坚持与努力的故事,表达梦想对于改变现实的巨大力量。文中以孩子的视角、熟悉的话题引发学生关于“梦想”的思考。那么什么是梦想呢?就此提炼议题“梦想是什么?”引入《儿子,你不是韩寒》、《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从飞天梦想到太空散步》等文章,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原来梦想可以很小,梦想可以很大;梦想可以很平凡,只想做一个快乐的观众;梦想还是很现实的,明白当下的自己拥有怎样的条件。

(五)找准学习策略提炼议题

议题带来的思考与讨论可以深化议题本身,探究的过程运用的方法也可以成为议题,从而让学生习得方法。比如在四年级下《普罗米修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明晰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然后出示多篇神话故事《大力神海格力斯》、《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要求学生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把握神话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时期里英雄,感受英雄气概,对中外神话有不同的认识。学生或独立选择喜欢的神话概括,也可与他人合作,最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整合学习成果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综上所述,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议题,都要注意:首先,议题应该符合学生实际,孩子们易读懂的,教师也易把握的;其次,一节课设计的议题一两个即可,不必面面俱到;最后,教材可以整合性学习,我们的单元课文其实有许多是重复的,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把教材内容进行合并学习,比如“父母的爱”这个话题,教材中就引进了很多篇文章,如果我们进行整合性学习,可以节省许多时间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日常操作

目前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大都按主题设计单元,主题明确,非常适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为此,我们结合阅读教学实际,根据教学的需要,以现行教材为蓝本,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几种不同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

(一)基于教材的“1+X”群文阅读

基于教材“1+X”群文阅读中的“1”是指教材里的一篇精读课文,“X”是指与精读课文相关联的课外多篇文章。“1+X”群文阅读教学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单篇阅读”,教材里的1篇精读课文,它是群文阅读的“领头羊”,课时可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来调节,安排1、2课时。第二步是与精读文章相关联的课外多篇文章,用1到2课时完成。这两步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可以先“单篇阅读”,再“群文阅读”;也可先“群文阅读”,再“单篇阅读”。如以“爱国主义”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我们选了教材里的《詹天佑》、《怀念母亲》和《同步阅读》教材配套的专题文章《小侦查员》、《我要比洋人强》、《哨卡》等这几篇课文来展开教学。用2课时“单篇阅读”精读课文《詹天佑》,再用2课时“群文阅读”《小侦查员》、《哨卡》、《我要比洋人强》这一组课文,以略读、泛读的方式,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爱国主题的文章,提高学生归纳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了解文章内涵和表达方式,实现学生对文章主体的深刻理解并举一反三。

(二)基于教材的“X+X”群文阅读

基于教材的“X+X”群文阅读中的第1个“X”是同一单元里的几篇精讲课文,第2个“X”是该单元中所有精读和略读课文。这种“群文阅读”教学分两部分进行:第一步分篇进行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课时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来调节。第二部分是该单元中所有的精读和略读课文的群文综合学习,一般用2课时完成。下面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说明“X+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第一步:精读课文教学(4课时左右)

《窃读记》教学2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2课时

第二步:《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的群文教学2课时

教学线索:文章表达的侧重点

(1)读4篇文章,思考:这4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这一组文章都跟书有关。)

(2)读4篇文章,这4篇文章都跟书有关,有没有细微的差异呢?

《窃读记》:侧重讲述阅读兴趣——文章中的主人公爱阅读。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侧重介绍季羡林的阅读建议——季羡林建议一个人小时候应该读的书有哪些。

《走遍天下书为侣》:侧重介绍阅读方法——如何反复读一本书。

《我的“长生果”》:侧重介绍阅读意义——“我”读书后的成长。

(3)根据每篇文章的侧重点,梳理文章句段,总结验证。

《窃读记》:文章中的主人公爱阅读,找找文章中相应的一些细节。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梳理出季羡林的阅读建议。

《走遍天下书为侣》:梳理出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

《我的“长生果”》:概括作者介绍阅读意义。

(4)回忆、讨论:读了这4篇文章后,关于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结合4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结语

虽说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还没有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之前,进行的都是单篇阅读教学,一篇精读课文大约上2到3课时,一篇略读课文上1课时,教学进度缓中有进。所以刚开始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时,学生一下子在1、2课时中接触到3到5篇课文,觉得新鲜又新奇,兴趣徒增。但是与此同时,学生的阅读速度一下子跟不上这样的节奏,显得有些吃力。在进行“1+X”群文阅读教学时,第一部分单篇阅读,学生们很适应,但在第二部分进行群文阅读时,单是阅读时间就花去了大半,剩下让学生提问,讨论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虽然,“万事开头难”,但也要迎难而上。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改变过去只注重学生朗读、讲述、背诵能力的做法,教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让学生多读多练,尝试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比较、思考、整合、判断、综合、归纳等,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教材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