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与政治的关系
2018-11-14■/
■ /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没有清明的政治,科技便没有发展空间,没有先进的科技,政治稳定便没有可靠保障。
一
明清时期,科技取得重大发展都是在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相对和谐时期,最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当属明清时期建筑领域的科技成就——紫禁城建筑群。“紫禁城建筑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就是清康熙、乾隆时期。这时平定了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准葛尔大小金川,达赖、班禅来朝,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形成。国力增强,经济力量充实。近一百年基本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康乾盛世,为紫禁城建筑的大整修、大扩建、大增修提供了政治和物质的基础。”所以宏伟的科技,没有较长时间的政治安定,没有丰厚的物质经济基础是不可能形成的。
“清朝前期通过战争巩固了北方和西部的边疆,中国人口在乾隆年间(1736-1795)首次达到3亿。清初的康熙皇帝(1654-1722)重视科学技术,他学习和掌握了一些中西科技知识,还任用法国人张诚、白晋和汉族人梅徵成编写了《数理精蕴》一书……另外,康熙时期还组织了一次全国地图测绘,先后花了30多年才告完成。”这些有利地说明,没有政治上的稳定,统治者也就无暇关注科学技术。在安定有序的政治环境中,不仅是上层统治者研究科学技术,平民百姓也有钻研技术之人。也正是由于明清时期政治相对清明,社会安定和谐,才吸引了一批掌握新鲜科技知识的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给中国带来望远镜,精美的钟表,滑轮,手枪等等,刺激以统治者为代表的上层人士做一些简单试验,使当时中国科技不仅仅局限于著书立说层面。
但是政治稳定并不代表政策先进,先进的政策促进科技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政策会阻碍科技发展。康乾盛世时期,政治环境是比较稳定的,但由于清朝初期大兴文字狱,致使一些士子不敢自由研究一些现实问题,转而研究古代文献,整日咬文嚼字全然没有了科研精神。
政治稳定有利于科技发展,但在某些特定时期,尤其是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也会从反面大大激发中国人民的科技意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士人开始重新学习西方。魏源(1749-1857)在《海国图志》中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中国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此时,一大批反映西方地理民情和经济、社会的书出现。1860年以后,朝廷中的一批重臣开始办近代工厂、习外文和研究外国学术的学馆,俗称“洋务”。随之朝廷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欧美的先进科技”
二
科技不是决定一个政权崩塌的决定性因素,但却是影响政权稳固的重要条件。1840年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中,我国科技根本不敌帝国主义,战争所用大炮有的甚至已锈迹斑斑。科学技术不用于国防安全,不用于国计民生,反而用于炼丹,看风水,科技不进步,政治一旦面临危机,自救不可避免会困难重重,像清王朝般的覆亡也必然难免。
三
明清科技与政治的兴亡表明,科技与政治密不可分,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这启示我们国家要昌盛,民族要兴亡,政治要和谐稳定;崇尚科学,重视科技。
(一)
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历史性的正确选择,只有改革,才能为科技发展创新清除政治上的障碍。但是改革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稳定是前提,要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这样科技发展才有稳定的环境。
改革要有利于科技发展就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防止政治体制僵化成为阻碍科技进步的绊脚石。防止统治阶级的决策影响科技进步,统治阶级制定的每一项科技政策都应当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科技进步。
(二)
政治和科技要发达,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只会给民族和国家带来灾难。在西方国家靠资产阶级的冒险精神和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发现新大陆并开始资本积累时,乾隆皇帝却陶醉于自己的“十全武功”不能自拔,其结局必然是清朝走向末路,历史经验表明:关起门来,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开放才是顺应世界和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
而仅仅开放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安全意识,既能够做到居安思危,又要具备转危为安的能力,当国家政治面临危机时,要利用科技这一强有力武器捍卫国家,维护稳定。
(三)
当今时代已然不是明清那样信息闭塞,仅仅依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的时期,而是世界各国深度融合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科学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科技经济,才能巩固政治,进而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我国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从思想上改造国民,把创新理念植根于人民思想意识之中,改革教育体制,既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也要培养科技精神,以文化创新促进科技创新,而不能像明清时期统治者那样推行愚民政策或推行文化专制。只有坚持科学的精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在思想上起一个革命,推动科技创新。
:
[1]罗哲文.“康乾盛世”是紫禁城宫殿建筑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时期[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05):25.
[2]王鸿生.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