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轻声类释与维译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维吾尔语音节语义

■ /

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分院

一、汉语轻声概述

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汉语轻声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占有很大作用,而且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一个重要的结构单位。关于轻声有徐世荣、历为民、李荣、巴维尔等众多学者对其的历史源流、性质进行了相关研究。各位学者关于汉语轻声产生的原因表述都大同小异,目前总结出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原因。

(一)赵元任轻音说

赵元任先生在1922年首次提出“轻声”的概念,并在发表的《国语罗马字的研究》《北平语调的研究》和《汉语的字调和语调》著作上讨论有关轻声的问题。赵元任先生就认为汉语有轻重音并用声调重音解释了轻声的发生:“声调重音起的作用如此之大,使得非重读音节不但元音趋于模糊,而且失掉了原有的声调,通常剩下一个短平调,其高低由前面的音节来决定。”

(二)巴维尔假说

巴维尔先生关于轻声的发生提出“重音左移”的假说:由于重音向左移动而造成声调特征永久性失落,于是出现轻声。这种重音左移是北京话形式化的语音标记,轻声是该过程发展到音节融合之前的最后结果。巴维尔还引用“音节音量”概念,运用音节音量计算公式:音节音量V=F0×A×T(F0为基频,A为振幅,T为时长)计算北京话音节,将北京话音节分为强音节、弱音节、减音节,其中减音节最容易失去声调从而变成轻声。

(三)语音层面的原因

轻声出现的重要基础是汉语语音系统简化和双音词大增,而语音简化使大量同音字出现,产生了很多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由于北方发展较快,语言更是快速不断变化,这为轻声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晚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多层面发展,各阶级活动增多,口语交际活跃,人们说话时就出现了弱化、轻化的现象。同时汉语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语言,如果说话将每个音都发的清清楚楚反而显得相形见绌,人们在说话时本能的追求韵律美以达到听感上的愉悦,这也为轻声的出现埋下伏笔。

(四)语义层面的原因

汉语实词在中古时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出现了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同时构词形式也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使得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内部语义失衡,词义被虚化,于是影响到语音的轻重从而形成轻声。如汉语中的“妻子”在古代表示妻与子,所以在读音上两个都要重读。后来“子”的意义逐渐被虚化变为构词词缀,所以现在“妻子”一词只表示为女性配偶,在读音上就不用刻意准确,轻声带过即可。最常见的就是重叠式词语,如看看、瞧瞧、听听等词语中第二个音节的语义没有第一个音节的语义强,只是为搭配使用因而语义弱化读为轻声。

(五)他族语言影响

赵杰认为满语也有词重音,汉语中一些源于满语的借词就保留了这一语音形式,如:阿哥、阿玛、格格等。现在常见的借词如:巧克力、皮芽子、葡萄、萝卜等。由此可知,汉语部分词的轻声借鉴于他族,是模仿而来的。

二、汉语轻声维译中出现的问题

(一)词义误翻

1、“地方”

“地方”读轻声“dì·fang”时表示某一区域、部分、部位。不读轻声“dì·fāng”时表示各级行政区的统称、本地、当地。但在维吾尔语翻译过程中没有正确区分轻声的话翻译就会出现错误。

2、“大意”

“大意”读轻声“dà·yi”时指疏忽,不读轻声“dà·yì”时指主要的意思。不区分轻声的话,在翻译时很可能将译文混淆从而出现翻译错误。

3、“对头”

“对头”读轻声“dùi·tou”时指正确、合适、正常,不读轻声“dùi·tòu”时指伪人、对手、气场不和。那么“今天他们两个人不对头。”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今天他们两人不正常。”还是“今天他们两个人之间不和气。”呢?

4、“地道”

“地道”读轻声“dì·dao”时是形容词,表示真正、纯粹。不读轻声“dì·dào”时是名词,表示在地面下掘的交通坑道。在翻译中也可能出现混淆,不知将其翻译成形容词“地道”还是名词“地道”。

5、“废物”

“废物”读轻声时“fèi·wu”时指无用的东西(骂人的话)。如:你可真是个废物!不读轻声“fèi·wù”时指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废物利用。轻声的区别显示出了语义色彩的不同,读轻声时包含贬义的感情色彩。如果不根据语境区分这个词是否读轻声,翻译就会出现错误。

6、“大爷”

“大爷”这个词读轻声“dà·ye”时指的是“伯父”,不读轻声“dà·yé”时具有贬义色彩,指的是不好劳动、傲慢任性的男子。那么“我是他大爷。”不区分轻声的话翻译成维吾尔语时就会出现异议。

7、“大方”

“大方”在读轻声“dà·fang”时表示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如:他的表演很大方。但不读轻声“dà·fāng”时表示专家学者。如果不理解这一层意思,在翻译“贻笑大方”时不理解大方“大方”在这里表示专家。在维吾尔语中都有对应词语,不区分轻声就不知如何选词翻译了。

8、“运气”

“运气”读轻声“yùn·qi”时指命运。不读轻声“yùn·qì”时指把力气贯穿到身体某一部。那么在“这得靠运气。”翻译过程中这个词很可能翻译成第一个意思“命运”,但不读轻声时多用于武侠小说或者描述歌唱家调整气息的词句上。

(二)短语误翻

1、“妻子”

“妻子”当读轻声“qī·zi”时只表示女性配偶的意义,不读轻声“qī·zǐ”时表示女性配偶和孩子的意义。在维译中如果将其错读,不理解其含义可能翻译成女性配偶的意思,故翻译时会出现误翻。所以在解释翻译“妻子亡故”时,到底去世了几个人呢?

2、“眉目”

“眉目”读轻声时念“méi·mu”表示事情的头绪:事情还没有眉目,不读轻声时念“méi·mù”,表示短语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眉目清秀。在维吾尔语中就容易翻译成第二个意思。

3、“兄弟”

“兄弟”当读轻声“xiōng·di”时表示好哥们、好伙伴,不读轻声“xiōng·dì”时指短语“哥哥和弟弟”,比如说“兄弟民族”。在翻译“他是我的一个兄弟”。过程中容易出现名词“兄弟”和短语“兄弟”的混淆,出现翻译不到位的情况。

4、“针线”

“针线”读轻声“zhēn·xian”时是名词,表示缝纫活儿。不读轻声“zhēn·xiàn”时是短语表示针和线。“这家的针线好。”翻译成维吾尔语时应根据成“这家的衣物裁制做工好”翻译呢?还是根据“这家的针和线这两种物品好”翻译呢?

5、“东西”

“东西”读轻声“dōng·xi”时表示物品。如:这个东西放在哪里?不读轻声“dōng·xī”时是短语,表示方向,东边和西边。如:“东西南北”。但如果分不清二者,在翻译“我让你看东西在哪儿?”时很难理解句中的东西应是第一个意思还是第二个意思。

(三)句义误翻

1、“我想起来了。”

当“起来”的“来”读轻声“qǐ·lai”时是“想”的补语,意为记起了某事。当“起来”不读轻声,念“qǐ·lái”时。“想”是“起来”的宾语,意为想起身了。在维吾尔语中可能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指根据个人习惯认知就很容易翻译为第一种意思。

2、“你爬过这座山没有?”

当“爬过”读轻声“pá·guo”时是“经历”的意思,与前面的动词可看成一个动词作谓语。不读轻声“pá·guò”时是指动作完成、过去的意思,作动词补语。所以在把这个句子翻译成维吾尔语时就容易语义判断错误从而导致翻译有误。

3、“你最好找谁商量一下。”

当“找谁”读轻声“zhǎo·shei”时表示任何人。不读轻声“zhǎo·shéi”时是专指某一个人。在翻译这个句子是就容易将二者混淆导致翻译不精准。

三、汉语轻声维译问题分析

(一)历史文化差异

李莎在《轻声的形成和运用》中、梁磊在《汉语轻声历史层次初探》中、冯龙在《北京话轻声探源》中都明确指出汉语轻声从古代就有迹象了。尤其是李莎在《轻声的形成和运用》中大篇幅的分析古诗文探讨轻声的源头。如“的”在唐宋时期大量写成“地、底”,出自宋代的东坡词“平白地为伊肠断”中的“地”,出自《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的“烧却前头草,後底火来,他自定”中的“底”都显露出了轻声的迹象。汉语中部分轻声来源于其他民族语言中,如“阿玛”“格格”等。“妻子”一词也是从古流传并且保存至今依然使用的词,一般出现在汉语的文言文中,在教学中作为古今异义词供大家学习。所以,历史文化的差异就会导致汉语轻声在维吾尔语翻译过程中碰到困难。

(二)受教育程度

马忠才在《族际教育分层及其影响因素: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比较研究》中对教育相关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分析得出“对西部多民族地区的研究发现,基础教育阶段入学的民族差异主要由城乡差别造成”。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受教育程度在汉语轻声的维译方面也是一方面影响因素。

四、结语

轻声在汉语的发展史有很长时间的一段历程,也是汉藏语系独有的特殊变调形式。如果不了解汉族文化在理解方面有一定困难,故一定要根据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轻声进行翻译。

注释

①李俐李.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语文研究,2002(3).

②巴维尔.北京话正常话语里的轻声[J].中国语文,1987(5).

③赵杰.北京话中的满汉融合词探微[J].中国语文,1994(3).

:

[1]刘娟.轻声的本质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

[2]孙和平.现代汉语轻声形成原因初探[J].语言文学人文视野,2007(2).

[3]刘俐李.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J].语文研究,2002(3).

[4]李静.试论轻声[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12).

[5]李莎.汉语轻声的成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

[6]陈丹.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轻声”现象[J].北方文学(下旬),2012(8).

[7]王丹彤.二十一世纪以来汉语轻声研究的新发展[J].文教资料,2016(03).

[8]张苗.轻声的词汇与语法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9]吐尔地布·赛拉依丁.维吾尔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赵智云,张红玲.多元文化背景下维吾尔族青少年跨文化教育探究[J].民族论坛,2017(3).

[11]马忠才.族际教育分层及其影响因素: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比较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6(3).

[12]阿地力·哈斯木.汉维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J].民族翻译,2012(4).

[13]关红,海友尔·阿布都卡迪尔.浅析汉维文化差异与翻译[J].民族论坛,2016(12).

猜你喜欢

维吾尔语音节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拼拼 读读 写写
维吾尔语数词历时演变发展研究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看音节说句子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