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情趣小学生文章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审美情趣的内涵

在婴儿出生之时就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对于自己认为“美”的事物会有兴趣追逐,等到成长到孩童时,他们认识了更多的事物,接触了更大的空间,,审美情趣的鉴赏扩展带了非具体的事物上,例如品格、艺术等。但是仅靠学生们利用潜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感觉显然是非常缓慢的,因此需要老师们为小学生提供一定的渠道,帮助他们认识一些事物内在的魅力,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人都有审美的精神,需要美丽的事物来充实感情世界,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自美的眼睛,老师需要在小学时期就教会学生如何擦亮自己的眼睛。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一)言传身教,以自身美感入手

带领学生用心去捕捉,用心去体验,自然就会创造奇迹。例如四下《触摸春天》一课,盲人小女孩在安静的坐着时可能受自己的灵性影响,一直蝴蝶落到了她的手指之间,那是她感觉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美的画面,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少接触盲人、蝴蝶这类东西,因此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仔细引导,让学生们慢慢去体会那个画面,老师自身亦可将自己的眼睛闭上,让学生们跟着自己做然后幻想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打开思路,让学生感悟生命之美。

(二)从亲身感受自然、观察自然、欣赏课文入手

学生们在书本上学到的美感终归是有限的,仅通过想象和描述是无法带给学生们足够的画面的,需要他们亲自在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城市的小学生平时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农村的天地间存在着原始的美,朴素的美,春天时万物复苏,全世界都穿上了新衣,特别是下过小雨之后,空气里散发着新鲜泥土的气息。学习《乡下人家》时文章最后一段写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作者通过描写与乡下人密切相关的景和物,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表现出了对乡村生活无限的热爱。给我们刻下了一幅幅画面: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雨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这样的环境画面非常多,仅依靠老师帮助学生们想象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果亲身感受过自然,对于文中描述的画面就可以亲而一举的构造出来,老师只要稍加解释就可以让学生们看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同时还可以净化学生们的心灵。

(三)营造良好的环境,创设教学人文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学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甚至到了大学,在教室的墙壁上都会悬挂一些名人事迹,生平介绍,突出贡献或者是一些哲理名言,悬挂这些东西不仅是为了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收集更多的素材,同时也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包括学校内的一些水池喷泉,林荫小路也是在创设良好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学生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小学生们学习的教材内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合理运用教材,教材中每一个年级段都有描写环境的文章,比如:一年级:《美丽的小路》《画家乡》《春雨的色彩》。二年级:《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找春天》。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东方之珠”》。四年级:《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五年级:《小桥流水人家》《草原》《彩色的非洲》。六年级:《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山雨》等等,老师在教会学生们陌生的字词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些优雅的语言,否则课堂上只需要一本新华字典即可,为什么还要学生们学习文章呢?小学生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需要老师在课堂上一点一滴做起。

(四)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情趣还可以利用音乐、美术来强化

《孝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就说明在学习过程中音乐的力量,通过音乐强有力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进入遐想的世界中,音乐本身也是具有很大的魅力的,所以在学习一些文章时配合音乐将事半功倍。

美术具有同样的效果,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但是在小学学习古诗词时学生们大多停留在死记硬背上面,对于诗词中蕴含的道理和描绘的绚丽风景不能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描述边塞特有的风光,如果此时老师可以配一幅又大又圆的沙漠落日图立刻就可以让学生们看到那壮观的风景,不但在古诗的背诵上更加牢固,在今后文章的撰写上如何合理的利用这句古诗也会得心应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看到不一样的风光,感受到自然的千变万化的,世界上还有很多奇特的风景等待他们去发现、去了解。

三、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正在成长的花朵,作为一名园丁,身上的责任与义务重大,一名优秀的人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绝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们知识,在我国社会主义蓬勃建设的新时代,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的重要性丝毫不低于知识的教育,本研究在多个方面提出了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的方式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小就可以尽情的去追求美、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教育世纪,1903(56).

[2]肖忠材.语文的魅力来自“审美”[J].小学教学研究,2005(6).

猜你喜欢

情趣小学生文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夏虫情趣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四格情趣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