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佛普拉斯》的症候式解读
2018-11-14王逸众
王逸众
(辽宁大学 广播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影片《大佛普拉斯》是台湾导演黄信尧的第一部长片作品,片名中的“普拉斯”音译自英文单词“plus”(意为“加”),可见《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加长版的作品,其最初原型是黄信尧2014年拍摄的一部名为《大佛》的短片。在第54届台湾金马奖上,《大佛普拉斯》一举拿下了包括最佳新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在内的五项大奖,一时间这部低成本、大部分画面是黑白的影片在评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让影片成为富有内涵的文本。本文将运用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对影片进行分析,揭示影片文本背后潜藏的含义。
一、症候阅读法
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将“症候阅读法”定义为:“所谓症候读法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必然的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把某个文本的意义完整地阐释出来,不仅要解读文本表层呈现出来的东西,还要分析文本隐藏的、被掩盖的内涵。
Problematic是阿尔都塞症候阅读理论的核心范式,这一核心范式“problematic”(本文对这一单词的中文译名选用李智的“问题域”译法)指的是“Philosophy produces a general problematic: that is,a manner of posing,and therefore resolving,any problem that may arise.”(哲学产生一个总的问题域,也就是产生一种提出问题、从而解决自身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方式)由此我们可以把“问题域”概括为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关于问题域,阿尔都塞曾论述道:“因为它总是抱着它的旧的问题,并且总是把它的新的回答同旧的问题联系起来,因为它总是局限于它的旧的‘视域’(horizon)。从这个视域出发,新问题是‘看不见的’。”即当一个文本不再局限于旧的问题而是试图去解决新的问题时,它的问题域才会暴露出来。阿尔都塞认为对文本进行症候阅读,须指出文本还未暴露出来的问题的“症候”,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被回答。对《大佛普拉斯》进行症候式解读,就是要分析电影的表现形式,指出文本中的症候,确定电影中若干隐含问题的答案,进而揭示问题域。
二、对《大佛普拉斯》的症候式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1.影片建构了怎样的社会阶级体系?阿尔都塞认为文本是由假设、潜在的观念等许多因素构成的,要解读文本就必须厘清文本背后的各种假设,而这些假设就包含在问题域中。在电影《大佛普拉斯》中,导演做了这样一个假设——所有故事的展开都基于某一社会阶级体系:底层的穷人、中层的富人、上层的有权人以及顶层的神佛。在这一等级森严的体系中,各个阶层是固化的,个体是无法跨越阶级的。电影中导演首先把镜头对准了位于社会最底层的穷人:菜埔和肚财。菜埔的本职工作是雕塑厂的夜班警卫,白天则在送葬的乐队中兼职打鼓。《大佛普拉斯》中充满了闽南俚语,比如“菜脯”在闽南语中是萝卜干的意思,菜埔正像他的绰号一样,干瘪、无精打采。菜埔唯一的朋友叫肚财,是一位拾荒者,总是骑着装满破烂的摩托车穿梭在荒草地和破败的厂房之间。每到晚上,肚财会到菜埔的警卫室找他,享受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欢乐时光。一天,两人决定看菜埔老板行车记录仪中的影像作为消遣,故事便由此展开。菜埔的老板启文(Kevin)是留美艺术家,老板的工厂叫作葛洛伯(音译自英文单词“Global”,意为“全球的”),这些洋气的名字都是富人阶级才配拥有的。
导演在电影中建构的第三个阶层便是上层的有权人。有钱人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有权人则不同,他们可以不讲公平正义,藐视一切社会规则。所以当穷人把劳动力出卖给有钱人以求得生存时,有钱人同样把灵魂出卖给有权人以获得庇护。在《大佛普拉斯》中,菜埔给启文打工,获得生存资本;启文巴结权贵,对政客们俯首帖耳,换来副议长利用手中的权力让他免于牢狱之灾。影片中凌驾于穷人、富人、有权人之上的是“大佛”,这三类人都在寻求宗教上的精神寄托:有权人拜佛求荣华,有钱人拜佛求富贵,穷人拜佛求庇佑。至此,导演建构了完整的阶级体系,叙事便在此格局中展开,随着事件的发展,我们得以进一步探究影片的内涵。
症候阅读法就是要解构文本,揭示文本背后潜藏的各种假设,在《大佛普拉斯》中,我们对电影文本进行细读,发现导演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来进一步巩固影片中建立的阶级体系这一假设。《大佛普拉斯》的画面色彩一直是黑白的,只有行车记录仪当中的画面是彩色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的影像是车外的画面,声音却是车内的对白。菜埔和肚财能看见的其实只是一段又一段的车外风景,启文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们只能通过声音去想象。这种留白让菜埔和肚财对有钱人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遐想,那么自然只有行车记录仪中的画面是彩色的。在等级如此森严的阶级体系中,穷人无法触碰中上层社会,中层和上层社会的人也不屑于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由此出现了阶级隔离,个体在其生存的各阶层内便有了各自的困境。
2.个体面临怎样的生存困境?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通过提供对实际问题的形真实假的解决方案,消弭了人类生活经历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在他的理论中,意识形态是被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生产出来的,个体在其生存环境之中被意识形态所建构,被统治阶级认为自己并没有被统治,统治阶级也认同压迫是必要的,于是社会中的矛盾冲突就被掩盖在了虚假的表象之下,各个阶级彼此之间和谐共处。在《大佛普拉斯》中,菜埔和肚财并没有认为自己受制于人,他们习惯了这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当菜埔和肚财窥见了老板杀人的秘密后,肚财被启文灭口,启文也并没有感到丝毫的不妥。意识形态就是这样在表征层面将各个阶层收编。而导演试图撕掉意识形态的外衣,展现他所建构的阶级体系中个体真实的生存环境及其生存困境。
首先我们来看底层穷人的生存困境。肚财的唯一爱好是夹娃娃,因为“夹娃娃很疗愈”。正是这种“疗愈”让他能暂时忽略被统治阶级压迫的事实。肚财被启文害死后,不但无处申冤,甚至都没有一张照片可以作为遗照。这就是导演为我们展现的与其阶级自治的穷人的真实生存环境:没有话语权,处处被打压。个体置身于此,无法反抗、无法逃离。由于意识形态规定了个体的社会关系,肚财无力要求公平与正义,他最后的尊严不过是死前吃顿饱饭。肚财的葬礼举行过后,他最好的朋友菜埔才第一次去他家,菜埔这才发现,原来他对肚财是那么陌生。每个个体在其被意识形态所限定的生存环境中都是孤独的,没有人能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这是悲哀的,也是阶级隔离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导演建构的阶级体系中,不仅仅是穷人面临着生存困境,有钱人同样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菜埔的老板启文有无数的情人,叶女士是其中之一。由于叶女士撞破了启文的秘密,启文便将叶女士残忍杀害,并藏尸于正在建造的大佛肚内。启文在杀害叶女士的过程中,由于用力过度,导致他的假发脱落,露出了他已经变秃的头顶。这正是启文日常生活的隐喻,即他一直用谎言掩饰着事情的真相,而真相往往丑陋不堪。有权人恐惧的则是褪下权力外衣后的赤裸难堪,所以副议长要结交有钱人,用钱来维系自己的权。看似洞察一切的佛像,肚内却是尸体,宗教不再是人们的遮羞布,这一反讽表明在意识形态支配的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面临着生存困境,这也再一次印证了导演的色彩体系:除了想象中的世界带有一抹颜色,其余众生的世界皆是黑白。
撕掉意识形态的外衣后,穷人、有钱人、有权人这三个阶级各自的生存困境暴露了出来,彼此之间的矛盾也显露出来,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三个阶级唯一同一的地方是都渴望得到顶层神佛的救赎,但神佛却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佛像是庄严、信仰的代名词,影片中的佛像却有着讽刺的意味——佛像肚内藏着的是最丑恶的真相。至此,我们发现了电影文本的症候,导演建构的阶级体系内部产生了矛盾,整个体系面临内部的瓦解。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与症候,导演在其问题域内给出了解决方案。
(二)问题的解决
在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后,电影中的阶级体系面临解体。片尾中葛洛伯工厂变成了一片废墟,残缺的佛像散落四处,高委员和启文也都不见了踪影。佛像的庄严不再,启文的威风不再,甚至副议长选举过后没用的广告帆布都被菜埔用来挡屋顶,影片中的阶级看似被彻底粉碎了。唯有菜埔回到了他那已经倾斜破败的警卫室,找到了肚财生前给他的色情杂志,然后坐在废墟上一页页地翻看了起来。菜埔看杂志的身影和窗外树的倒影重叠在一起,伴随着闽南语的片尾曲《有无》,完美诠释了《道德经》中“有无相生”这一哲学思想: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最终又归于无,这也正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结果。
阶级倒塌了,但社会迅速自发建立了另一个相似的金字塔式的体系,这也是意识形态所规定的社会关系。肚财的葬礼和护国法会在同一天举行,这意味着世界还在继续运行,不会因为一个底层人的牺牲而发生改变,装着尸体的佛像也会继续受人参拜。一切又回到了“无”,阶级体系也将如往常一样森严、不可逾越。影片结尾处,众僧念经礼佛,佛像内部却发出了敲击声。是叶女士发出的声音吗?显然不是。大佛内部就像电影中人们生存的世界,每个人都被困在阶级中,想冲破却只能发出沉闷的敲击声,最终被阶级同化,放弃抵抗。
《大佛普拉斯》的导演通过加入旁白的方式也在不断为观众解答文本中的问题,他的声音不时跳出来为观众讲解剧情,这产生了一种间离效果,阻止观众的移情效应。但在肚财的葬礼之后导演的旁白就消失了,只有大佛还一直发出敲击声,漆黑的银幕和漆黑的影院融为一体,似乎观众也进入了大佛内部,在徒劳地发出沉闷的敲击声。导演的旁白与影像给出了文本中问题的答案:在阶级体系产生矛盾后,社会将迅速使其修复并建立新的平衡,让一切回归平静,阶级体系依然稳固,意识形态终究会掩盖一切矛盾。
三、结 语
本文通过症候阅读法分析了电影《大佛普拉斯》,指出了电影的症候所在,那就是导演建构了“有”,即等级森严的阶级体系。但其内部出现了矛盾,这一阶级面临坍塌;最终导演选择回归意识形态,让一切矛盾掩盖在意识形态之下,让一切都回归到“无”。最终,导演通过缓慢的叙事节奏云淡风轻地展示了这个吃人的社会,影片没有刻意营造悲情的氛围,也没有过多刻画苦难的生活,而是在一种轻松幽默的语境下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及对统治阶级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