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德的观念论对翻译学研究的启示

2018-11-14西北政法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先验康德建构主义

■张 萌/西北政法大学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哲学界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他把自己的批判哲学理解为观念论。但是由于观念论及其文本的晦涩难懂,思想家们对其见解意见不一,以及马克思主义和英美分析哲学在反驳观念论的基础上兴起,导致观念论长期以来备受误解,认为其核心就是一个关于外部世界存在的单一的、完整的主张。观念论文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这也使得人们低估了观念论对哲学的贡献。因此要正确分析观念论就必须摆正观察者的位置,面对各种偏见恢复观念论的本来面目。

与此同理的,译学建设中也需要有建构主义思想,需要引入新的观念和介质。需要设立一个供以参考的真实存在的科学原理,虽然不是万能,但也为译学研究划定相应的规范和准则,引导译学研究进入正确的发展轨道。哲学来源于生活,译学服务于生活,哲学对译学的启示更是无处不在。

一、康德的观念论

康德的观念论比较复杂,他首先提到了观念中的非经验性,即先天性。“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基底性问题。与经验主义的怀疑论、理性主义的天赋观念论都不一样,对先天的解释,康德一面承认先天认识的存在,一面又否认天赋认识的有效性。先天认识是一种独立于或者完全不依赖一切经验而发生的认识,他们不同于后天经验得来的认识。换言之,先天与后天的区别是根据来源得出的,尽管我们一切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它们却不因此就是从经验中发源的。它们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中,在现象世界受到了刺激被激发出来,我们才可能认识到一切。

在先天性之后,康德还说到了先验感觉。只有关于这些表象根本不可能来源于任何经验、但还是能够先天地与经验对象发生关系的这种可能性的知识,才能称之为先验的。若把空间只是限制于感官对象,这种运用就是经验性的,即通过外在的感受来得知;如果把空间应用于一般对象,就是先验的,即不受到主体性的限制。所以先验和经验的区别只见于批判知识,无关知识及其对象的关系(李云飞,2013)。

根据《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先验演绎,可以看到三个综合的步骤,即直观领会的综合、想象中的再生综合以及概念认定的综合。直观领会的综合通常被认为是经验性的行为。统觉把人类知识的统一性即普遍性纳入了主体能动性活动中,明确了人类认识能力,肯定了人类在认识和知识形成过程中能动地作用于对象。康德是在肯定人类认识世界的力量。一个判断也无非是使给与的知识获得统觉的客观统一性的方式,为了把给予表象的客观性与主观统一性区别开来。一个从无像到有形的过程都得益于统觉的作用。

虽然康德先验观念论是形而上学,他的推论多以数学模型为例也说明他完全折服于自然科学的成就,对于先天的来源到底是自然隐藏的机能还是人类内心无法说明(唐红光,2012),但是这些问题都不能动摇康德的哲学地位。虽然康德本身没有用建构主义来归纳他的哲学新道路,但是他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个知识模型,这个模型即不依靠上帝又不依靠单纯的断言,而是把知识建立在一种活动基础之上,通过这项活动我们用某种方式构建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汤姆·罗克莫尔,2011)。对于译学研究,康德的理论自然也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二、对译学研究的启示

翻译学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在其发展进程中需要有效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来促进本学科的进步。译学活动的主客体关系也如同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一样,在传统译学研究中被认为是主体受到客体的牵制和制约,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转变了方向,更加重视译学主体性的发挥。

观念论主导下的主体认识事物都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译学主体也会受到比如语境、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翻译技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先验观念论中的本体界与现象界是分割开来的,本体界通过自我主体这么一个分割层将概念和观念投影到现象界,找到各自相符合的表象。译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也是带着自身的理解去解读原文文本。他们希望能够在文本中找到感情的共鸣,就把自己的意识和情感通过翻译这样一个过滤器投射到译作当中。

然而,先验观念论告诫译学研究者们,虽然先入为主观念存在,但是绝对不能由此全凭这种主观的印象决定翻译文本的意愿。先天认识能够辅助后期的研究,但是必须根据具体的案例作出相应的反映,译学研究要求更加客观化。

客观化并不代表主体能动性不能得以发挥。就如同只有经验,没有思维加工也无法得到知识一样,翻译如果只是字对字的解释,那么这样的翻译时没有感情的死物。翻译存在的必要性是将不同语言的文字和文本通过共情表达成相互理解的文化产物,是为了联结不同的文化构建的桥梁。在保证相对客观,即不偏离原作本意的情况下,为了使译本起到预定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要考虑用适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把原文信息重新表达出来。所以,翻译过程不是简单的语言选择与转换的过程,它会受到文化语境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制约。由于翻译是一个过滤器,其中文化是最重要的过滤孔。为注入新鲜血液、宣传外来文化的译本注重的是保留异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异化翻译法在我国翻译界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译者将其视为主要翻译方法。而力图保护本国文化的译者在翻译外来作品时总会考虑本国文化因素以及读者的接受度,即多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所以采取什么样的译法主要取决于翻译的目的。举个翻译例子来说。

原 文:They could see man realistically and objectively, having nobody but the “awakened” ones to guide him, and being able to be guided because each m a n has within himself the capacity to awake and be enlightened. (Fromm,p.80)

译文:他们能够如实地、客观地看待人,因为没有别人,只有“觉者”才能做人的导师;而人们之所以能被他们引导,乃在于人人内心里皆有觉醒与开悟的能力。(弗洛姆,p.97)

“awakened”意为“醒着的、清醒的”,译者将其作为“觉者”译。这是译者考虑到中华文化中“觉”的意义。“enlightened”意为“开明的、被启发的”,译者译为“开悟”。“开悟”的译名也轻易让人联想到四大名著中《西游记》里的“悟空”、“悟能”和“悟净”。这样的翻译一方面亲近读者,偏向国内主流文化,易于在国内传播。另一方面,这也体现出了译者的主体性选择:节段是在阐释西方精神分析,但是译文却别有风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感情色彩明显倾向于颂扬净与洁,西方文化中对实用性精神分析的高度喜爱被过滤淡化。由于这是向大众宣传外来文化,必须要符合大众口味,选择符合大众理解力的文字,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本土人民接受外来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贴近译语读者,将西方的精神分析也用传统文化中的因素表达出来,过滤了浓重的西方科学的、实用的色彩,让行文更显中华底蕴,便于译本在国内的流传理解。

客观性和主体性都得到保证以后,建构主义也需要进入译学视野。译学建构并没有固定的模型,它只是指出了翻译应当遵循实践哲学的原理,注重人与人、语言与语言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能够实现就在于时空转隔,人性相通,人们的共同理解建立在共识性基础之上,所以应当遵循共识性真理。语言不再是空洞的书面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交际行为,是主-客-主三维认识观。建构主义的言语行为理论打开了封闭的结构,让原来只关注语义-句法的模式变成了语义-语用模式。这就使得人们在理解原文时不仅关注语言构成性规则,同时关注到语言使用中的协调性规则。而且,建构主义翻译学提出解决文化间不对称交往的问题在于建立翻译伦理学,致力于建立起国际共同认可的翻译伦理准则。总而言之,翻译的任务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所以要避开纯哲学式的研究,必须落实到现世生活中去。

三、结语

康德的观念论认为先验的只是形式,它不是现实的,只是使现实事物可能的条件。这一理论不仅是哲学界光辉灿烂的篇章,也对其他学科包括翻译学做出了启示。先验观念论警示译者要关注客观性,同时也不能制约主体能动性。康德的建构主义新路激发译学研究的建构主义之路必须进行下去,将翻译回归到现实生活而非纯哲学理论化研究,为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先验康德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康德定言命令的演绎是一种先验演绎吗?——论纯粹知性与实践理性在先天原则证成方面之异同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研究与实现
先验想象力在范畴先验演绎中的定位研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艺术百家
先验的风
漫画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