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的真善美
——读《史学方法论》有感
2018-11-14四川师范大学
■张 晗/四川师范大学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研究历史的方法,同时又要具备真正客观的研究史学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历史,更好的体会历史带给我们的乐趣。当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时候,需要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吸取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并总结经验以警醒世人。杜维运先生的《史学方法论》一书可谓是影响深远,此书详细地描述了怎样分析历史,同时也在字里行间处处显示出作为一个史学家应该具备的品格和德行。其著作中所用观点,多与中西史学家史学理论观点进行比较、批判、吸纳,可以说本书也是了解西方史学流派和理论的一个窗口。
一、本书的结构框架
《史学方法论》一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初学者在阅读此章后就会对史学理论产生亲切感,便觉得不是那么抽象,对于史学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真正的历史研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史料的记录,它更是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考证,以及延伸到的学术上的思考。第二个部分就是叙述研究历史时所使用的方法。在探讨方法之前还涉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是不是科学。杜维运先生在书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历史不是科学,历史上有相对,也有绝对,历史上有主观,也有客观,历史没有定律,但是可以史学家可以在历史的发展脉络里寻找规律。”科学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期事物发展的结果和发展规律,是具有确定性的。历史却并非如此,历史是不能够被预言的,它没有固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有时候也并不会按照人们期望的那样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说历史与科学是不对等的,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学习历史就和科学不沾边。第三个部分写的是史料的考证和分析,史料的分析是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研究史料的时候,可以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被史料中所记载的内容所影响,造成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也是对于史学家认真研究史料的一种考验。在分析史料和考证史料时,强调了史学家应该具备的史德和史才,要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鉴别史料的真伪是史学家的重要责任和使命,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史料。第四个部分是写史学家的自身要求和人生追求。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史学家所研究的历史是可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所以史学家要有宽宏的胸襟和正确对待历史的客观立场。史学家对自身也有一定的要求,博古通今,博览全书,只有博学才能够不片面,做到真正的真、善、美。史学家的观点是引导人类走向自由、和平与幸福,也能引导人类趋于集权、残酷与灾难。作者认为写史应该具有纯真精神,对于历朝历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事实上,历史并不是不是一部“成王败寇史”,历史决不能属于胜利者的战利品。历朝历代的更替,是由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对于前朝旧代的君臣,后世的王朝君主由于为了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和统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记载了许多前朝的负面,腐败的历史,留下了许多不公正的评价,甚至是歪曲的,掩盖事实真相的污蔑性的定论。所以研究史学要有纯真的想法,不能被现实的名利所左右,也不能因为政治的限制而去发表伪言论、伪历史。
二、本书的功用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靠人类去传承,《增广贤文》有云:“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今天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去再现历史,而是去发现历史所隐含的道理,并客观真实的去看待历史留给我们的反思。《史学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历史的方法,读完此书真正的领悟到史学家的伟大之处,史学家要有顽强的自我挖掘,自我挑战的精神。研究历史是一门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是只要找对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一步一步的前进,做好读书笔记,善于思辨性的思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而且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便能够静下心来去钻研。王国维的人生三境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也带来了一些启示:若想深入学习和仔细研究历史,必须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从而明确目标和方向,对事业和理想具有强烈的坚持,不懈努力,终有一天必定会达成一个更高的境界。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惑和不解,还有挫折和痛苦,但是只要有不屈的意志,顽强的精神,一定可以跨过艰难险阻,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结语
杜维运先生的《史学方法论》对中国史的史学理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对中国史学的研究也起了积极的影响。这本书使人受益匪浅,让我们能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史学家的艰辛。史学家的真、善、美,即不会片面的去看待一件事情或者是一个人,从多个角度去探讨原因,让人们客观的去看待每一件事物,不完全否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影响,希望历史朝着一个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向往,使人们对未来也充满着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