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文化衍生品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播的思考
2018-11-14■/
■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民族文化衍生品与民族文化传播
(一)民族文化衍生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更加重视起来,在不断发挥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许多衍生品也应运而生。一般来说,民族文化衍生品是一种在民族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关联性的产品。在民族文化衍生品的身上,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关于许多民族文化的影子,例如我国古代文化中文人雅士常用的折扇,经过现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商家都已经将折扇包装成了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产品进行销售,这就是文化衍生品。
(二)民族文化传播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当成一个简单的扩散过程,由文化源地逐渐辐射到其他地区,或者是由社会群体逐渐散布到其他群体之中。从类别上来进行划分,民族文化传播可以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文化传播是由具有文化的人,通过教育、商队、沟通的形式直接的将文化中的精髓、内涵传递出去。而间接民族文化传播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繁琐性的文化传播方式,往往是某一地区在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文化,欧洲在发现中国具有较高的制瓷工艺,以后也逐渐将瓷器发展为本地区的文化。
二、民族文化衍生品对民族文化传播的益处
(一)民族文化衍生品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复兴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是我国人民,许多国外游客都对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兴趣。而在民族文化不断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仅仅是依靠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来打动受众,过程未免显得有些长,而如果我们能够将民族文化转变为具有关联性的产品,生产出相应的衍生物,那么就能够利用市场经济的作用来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让民族文化借助商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不断实现发展传播。例如我国的藏族文化,藏族文化比较豪放,热情,较多地运用到了马匹、花朵图样,颜色以红色、黄色等鲜亮明快的颜色为主。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藏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采用以经济促文化的方式,藏族文化衍生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丝巾、蒲团、荷包、抱枕、雨伞等,这些衍生品都包含了浓重的藏族文化元素,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而藏族文化也伴随着这些衍生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复兴。
(二)民族文化衍生品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将传统民族文化转变为衍生品,不断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不仅能够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够使文化伴随着产品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地人民在不断的制造衍生品和不断的推广的过程中,就会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逐渐发现了自身文化的精髓,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广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进入了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淡薄。例如我国著名的国家级景点——故宫。尽管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但是作为建筑物来说,它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间已久,因此对于人民群众和游客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故宫主动求变,衍生出了更多的周边产品,为故宫文化,乃至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增添了新的活力。如故宫文创最近推出的俏格格娃娃,以一个个可爱的娃娃作为文化衍生品,将她们打扮成清宫剧中人民群众常见的造型——头上戴着花,梳着典型的大拉翅,身着清宫服饰,这种娃娃作为故宫文化的衍生品,在社会上引起了新一阵的故宫热,使得更多的人又开始关注了故宫文化,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民族文化衍生品实现了民族文化产业的规范化
实际上,在民族文化衍生品不断发展的今天,尽管民族文化衍生品的产业化规模化,使得民族文化这一本身具有较强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内容变得有些商业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商业化正是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的最佳途径。许多的民族文化衍生品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就是一种艺术,传统方式下这些衍生品需要制作者利用纯手工的方式进行编织、制作、打磨,耗时耗力。如果我们将这种民族文化衍生品,搬上现代化经济社会的舞台,实现产业的规范化流水化,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民族文化衍生品的生产效率。以盘金毯为例,盘金毯是一种对于制作者手工技艺要求较高,需要耗费较多时间的宫毯,在古代盘金毯是一种彰显地位、显示个人身份的重要工艺品,在图样上一般采用金龙、凤凰、牡丹等意象,表现出使用者的雍容华贵。但是由于工艺繁琐,如果仅仅依靠人工制作,产量较低,难以发挥衍生品的文化传播功能,甚至导致衍生品的逐渐落寞。如果我们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流水线式的厂房进行盘金毯这一衍生品的生产制作,不仅能够传承技艺、提升效率,还能满足更多人对于盘金毯的需求。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盘金毯,也被它美丽的图样和背后隐含的文化价值所吸引,供需双方相互促进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规范化。
三、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发展策略
(一)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一般来说,民族文化衍生品都是制造业、加工业的产物,如果放任工厂随意排污、浪费资源,那么就会对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在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发展中,需要树立低碳环保的文化价值观,多多使用一些可再生能源,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在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另外,在衍生品的设计、销售和营销推广的过程中也需要将环保节约的原则贯穿始终,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消除和减少生产经营的破坏和影响,尽量保持人与环境的和谐。随着世界资源、能源的不断减少,在现代经济市场中,绿色营销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这也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注重对民族文化专利品牌的保护
想要实现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衍生品走向国际,那么就需要增强品牌意识,打造专业的民族品牌,以实现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快速发展。首先我们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企业文化和衍生品品牌,将品牌作为一种信念进行传播,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以外,还需要以法律作为后盾来保障品牌的专利不外泄,尽可能减少民族文化衍生品市场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其次在进行品牌树立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起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以此作为提高效率实现发展的最佳手段,用过硬的技术和品牌自信来打造民族文化衍生品;最后,民族文化衍生品的专利品牌打造需要以该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为支撑,增添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
(三)创新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工艺技术
不能仅仅依靠人工制作的方式进行衍生品的生产,而是要将其打造成流程化、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不断创新民族文化衍生品的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加强对于工艺创新的资金投入,将人才技术梯队的培养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看待,不断提高内部管理的制度化,从而使得有限的资金在工艺技术创新的帮助下实现无限的发展。
众所周知的是,民族文化衍生品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因此出现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也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产品技艺的创新,在原料工艺的选择上更加采用更加先进的方法,从而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