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经济新模式
——网红+实时自媒体
2018-11-14■/
■/
大连工业大学
一、前言
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通过视频直播可以了解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文化生活、学习专业知识、观看体育比赛、购买商品等等。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竞相涌入的风投资本一度将网络直播推向风口浪尖,网络直播的出现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
二、何谓直播
直播起源于街头艺人。文章中所提到的直播特指的是:网络现场互动直播(未有公认的准确定义)。现尝试将其进行狭义定义:由视频传输端和客户端构成的,将传输方现场发生的事件及发展进程通过互联网为基本传输载体,发送到客户端,并与受众产生双向互动的网络视频信息交互方式。
从直播内容上划分,主播们可分为:游戏类、秀场类、户外类、体育类、音乐类、脱口秀类等,其中游戏主播和秀场主播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三、直播构成
直播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1)技术提供平台。由投资方进行平台的融资、搭建、运营、APP设计、品牌推广等,比如:熊猫、斗鱼、YY、一直播、映客、MOMO、快手、火山等(随机排名)。(2)内容生产商。没有内容的平台就是个空壳,只有将大量的内容生产商——主播聚集到平台上,才能产生活力与收益的可能。主播是个体,有个体存在,必将产生群体,所以主播工会就因此而生,伴生的职业和机构就有主播经纪人、经纪公司、网红孵化器等。(3)受众。受众是基本用户群,是平台主要的收益来源。受众可以单纯的观看直播表演,也可以与主播进行互动,如果觉得主播内容适合自己的品味或者非常喜欢,那便产生“打赏”的付费行为,“打赏”即是平台与主播收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四、变现途径
网络产品的变现都是难题。网络产品的特点是平台与用户,那么将二者之间产生强大的粘性关联与转化即可产生变现。首先是平台的用户粘性。平台利用营销手段让用户长期高频率的使用平台,通过不断的“换血”满足用户新鲜感的需求,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烧钱”。其次是用户粘性到变现方式的转换。赠送礼物全平台广播、进入房间有特定欢迎标语、个人昵称旁显示用户等级,这三个小手段就是利用了用户虚荣心的自我满足感,加强用户自我意识的催眠,使用户自觉主动冲动的产生支付行为。
变现关键:(1)变现能力大小取决于主播个人实力与粉丝量。(2)粉丝量与变现能力呈现的不平等的正相关。
五、职业主播的素质
(一)国家政策对主播的要求
2016年7月,文化部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表演者为直接责任人,网络直播将实行随机抽查,表演者一旦上“黑名单”将被全国禁演。该通知指出,表演者应依法依规从事网络表演活动,不得开展含有低俗、色情、暴力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网络表演。
(二)职业主播的素养
第一,职业主播的首要任务就是变现。一个好的职业主播,能够和“游客”产生良好的互动,进而成功圈粉,甚至为商家做广告,推销产品。语言的作用必不可少,把话说精,敢说敢聊,会说会聊,是一个职业主播最常用的变现手法。第二,职业主播应具有面对直播工具的镜头感,这种专业的直播方式也是区分职业和非职业主播的关键。这里要求主播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一定的技能,完成定向的传播。主播技能的传播效果7%看内容,38%看表达方式,55%看主播的体态语。第三,在自媒体爆炸的年代,辨识度越来越重要。主播要有自己的特色与特长、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外貌风格和直播风格状态等。当然,除了能言善道,再有几项个人特长就完美了:唱歌、跳舞、绘画、书法,这些都可以分分钟圈粉。
六、典型的秀场直播
唱歌类直播和游戏类直播是秀场模式的代表,是收益最高的内容型直播。此两类直播将主播的技术、才艺、话术、风格等方方面面综合展现出来,观众得到视听娱乐的满足,从而产生“打赏”的付费行为,并且不断的扩散圈粉。主播对于直播的流程是有设计的,策划、准备、应急预案必不可少。优秀的主播有着自己的团队,帮助自己做节目、提供话题、帮助自己跟粉丝聊天、维护粉丝、利用微博微信等一切网络手段进行宣传,进而达到“病毒式”营销的效果。
七、网络直播的未来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92亿,较2016年增长26.5%,至2019年预计用户规模达到4.95亿。未来的直播平台,将会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直播为主的新媒体行业,将会成为即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网络主播也不再会像现在这样门槛如此的低,主播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将会和现在广播电视从业者一样高,而优秀从业者的收入会比传统行业更高。但是,不容乐观的在于行业内存在部分不良竞争的现象、存在大平台与大主播垄断的现象、平台与主播的盈利模式急需创新等现象。
作为直播行业相关从业者们,应该立足现状,把握行情,遵循特点和规律,为行业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