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板印象理论视野下老年群体“妖魔化” 报道成因探析

2018-11-13陈曦

新闻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老年群体刻板印象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不断加剧,老年群体的举止行为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关注点。本文基于李普曼的刻板印象理论,从年龄、性别、道德品质层面对2012-2017年具有代表性的老年群体偏见报道案例进行特性分析,从传播学理论出发,以客观、理性、公正的视角探究老年人偏见报道的内在成因。

【关键词】老年群体 偏见报道 标签化 刻板印象 内在成因

2014年,《扶不扶》小品登上春晚舞台,该小品剧情直指社会热点,“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的台词更是折射了社会大众对于老年群体的道德问题产生的质疑。近年来,大众媒介中部分老年人无知、不讲理、碰瓷、诈骗等“妖魔化”主题偏见报道,进一步固化了老年群体的“失德”群体形象,使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群体缺乏话语权和反驳能力。

这种媒介对老年群体的偏见报道是一种刻板成见,人们持有规定化的观念和印象,伴随着价值评价和好恶情感,以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进行社会分类①。公众对于社会群体的认知结构,很大程度依赖于大众媒介的形象塑造,“坏人变老了”这种“妖魔化”的老年群体媒介形象,使得他们成为不受尊敬、被嫌弃、被怀疑的对象。因此,总结老年群体偏见报道特性,分析其成因,探索如何关注老年人身心状态并规避“妖魔化”报道,进而为老年群体“正名”尤为关键。

一、负面消极的老年群体偏见报道特性

笔者对2012-2017年部分针对老年群体的典型新闻报道标题进行摘录,如《老太跟姑娘抢座位,坐姑娘腿上》《80 岁老人假摔9年民警称其“老摔哥”》《公交车上两位老人抢座位竟“拿老年证来比比年纪”》《空房子为何多了个“主人”?》《鱼贩扶老太遭连环索赔》《借钱“助孕”不料跌进骗局》《一意孤行要转存 见到民警还溜走》《广场舞大妈给轿车贴条:锻炼重地,请勿停车》《七旬老太组织扒窃团伙 偷盗多名空巢老人财物》《老人“公交锻炼法”不值得赞赏》《老人躺公交车底下欲轻生 民警跪地苦劝》,这些老年群体报道中展现老年人消极、负面的事件居多。

而山西晚报网《老人街头摔倒众人扶,没有冲突,没有讹诈》和搜狐网《老人摔倒街边陌生路人合力救助 没有讹诈只有感谢》这两篇报道,即使老人没有碰瓷和冲突,标题也会出现“讹诈”等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字眼。

再如《外国小伙扶摔倒大妈被讹》中,外国小伙撞大妈在先,老人本无辜,而记者主观臆断老年人的讹诈行为,造成了错误的“乌龙”报道;《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学生扶摔倒老人称被讹》报道中,袁某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导致老人倒地,应承担主要责任,却在一开始被报道成老人的无理欺诈。

综合以上与老年群体各类相关报道,分析得出以下老年群体报道的主要特性:

年龄、性别成为报道焦点。不难看出,以上新闻标题中高龄老人和女性老年群体成为主要的报道焦点,且从事件性质来看,负面报道较多。比如《鱼贩扶老太遭连环索赔》《七旬老太组织扒窃团伙 偷盗多名空巢老人财物》《广场舞大妈给轿车贴条:锻炼重地,请勿停车》《80 岁老人假摔 9 年 民警称其“老摔哥”》等报道,其中,“老太”“大妈”“80岁”“七旬”等字眼从选题角度是针对女性及高龄老年群体的负面报道,体現出对女性和高龄人群的刻板成见。即便是《外国小伙扶摔倒大妈被讹》这篇事后有反转现象产生的不实报道,也将事件关注点落在大妈这一女性老年群体的“讹诈”行为上。

贪财、失德成为谴责主因。上述如《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学生扶摔倒老人称被讹》《老太跟姑娘抢座位,坐姑娘腿上》《借钱“助孕”不料跌进骗局》《80 岁老人假摔 9 年 民警称其“老摔哥”》《公交车上两位老人抢座位竟“拿老年证来比比年纪”》等报道,运用“讹诈”“假摔”“偷盗”等措辞,将老年人塑造成贪财、爱占小便宜这样有失道德水准的群体,让公众形成对老年群体产生厌恶唾弃的态度,进而生发道德谴责。

另外,即使是《老人街头摔倒众人扶,没有冲突,没有讹诈》《老人摔倒街边陌生路人合力救助 没有讹诈只有感谢》并未发生老人因为贪财碰瓷、讹诈帮助者的事件,也在标题中运用“讹”这样“妖魔化”的字眼来博人眼球,人为制造噱头。

二、失衡不当的老年群体偏见报道内在成因

综合以上,近年来对老年群体的偏见报道主要呈现出负面消极的特性,将老年群体塑造成无用、贪财、失德的社会形象,对于老年人的认知有失偏差,以偏概全的现象较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社会公众刻板成见下的歧视心理

结合李普曼的“刻板印象”理论,社会环境中公众对某一事物的偏见态度,媒体对此进行一定的议程设置,进而加固和放大这种成见,最终形成刻板印象不断循环加强的情形。同理,有关老年群体的偏见报道当中,大众媒介对老年群体的精神面貌、身心状态、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塑造和构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看法、态度和印象②。由此可见,媒体在对老年群体进行报道时,主观倾向性地选取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和报道角度,这种对老年人的形象呈现的偏差,使得公众对老年群体形成的刻板印象较难改变。

大众媒介中老年人呈现何种形象,与传播者头脑中对老年群体的态度、认知有关联,大多数观点是在无意之间进入到新闻当中,且多是通过使用隐含的、轻蔑的单词与短语等形式。在客观发生的事件面前,传播主体会不自觉地将个人主观情绪掺杂其中,带有歧视心理描述老年群体的新闻事件,比如在新闻标题和文章内容中使用“老妇、老太”等易于构建老年人无知、无理、失德的措辞,不自觉中放大和夸张老年群体的负面形象。此外,多数情况下受众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因此,受众在接受报道内容时,更倾向于理解个人认知范围中早已定义好的个人文化,并按照其中给定的熟悉方式去理解③。这就更加深了社会公众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随着这种偏见的扩大化传播,会不断影响更大范围的受众认知。

(二)商业市场迎合受众,制造噱头

媒介环境的不断市场化,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大众媒介竞争加剧。为了保证受众群不再流失、经营利润不再减损,具有双重属性的大众媒介关注并深入研究受众喜好和心理需求,深度挖掘可制造噱头的话题内容,争相报道符合受众心理期待、吸引受众目光的新闻报道题材,以此增加用户黏性,拓展自身生存空间。

媒体报道利用受众对老年群体固有印象的期待,对于符合受众期望的老年人形象进行媒介构建,用聚焦、放大、缩略等手段进行有目的地呈现,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途径进行戏剧化的媒介演绎。此外,有关老年群体的报道多为社会民生事件,乏味无聊的事件往往易被忽视。因此,大众媒体考虑报道是否能够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是否具有可读性、亲和力、新鲜感,并以此标准来制作吸引读者眼球的标题,选取大众易读易懂的题材也就不足为奇。然而,这种迎合受众心理、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倘若建立在破坏新闻报道客观、专业的衡量标准之上,有失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不利于社会老年群体形象的积极构建。

(三)议程设置下操作生产模式标签化

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涉及老年群体的新闻报道中,大众媒体通过设置新闻标题、文章内容、篇幅长短等方式对老年人相关报道进行议程设置,集中反映负面新闻事件,选择加工部分事实,放大渲染其中的戏剧冲突,致使老年群体媒介形象“标签化”。已经被议程设置的新闻报道中,大众媒体的叙事表达模式、情感价值取向,使得受众获取的老年群体形象也是再构的认知结果,边缘、弱势的老年群体就被社会大众贴上了各类负面标签。

2012-2017年部分有关老年群体报道,其中负面性质报道占比较大,比如“讹诈”“碰瓷”等字眼成为老年群体的标签,尤其是媒体报道中老年群体讹诈是正常现象,而不讹诈反倒成了新鲜事情,即使没有讹诈现象的新闻事件,标题中仍提到“讹诈”的字眼。类似“污名化”“贴标签”的报道模式,有意将老年群体塑造成有讹诈倾向的人群,生产出刻板印象下主观色彩明显的老年群体新闻报道。

(四)沉默螺旋导致弱势群体话语权缺位

事实上,在地理公共空间上,老年群体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充足的场地就导致他们仅仅跳广场舞仿佛也是在蛮横地抢地盘;而网络公共空间中,老年人没有足够多的代言人来表达诉求,根据CNNIC调查统计,中国的网民35岁以下占据74.4%,手机网民整体上更偏年轻化,50岁以上网民仅占比7.2%④,并且多数有关老年人的新闻后面的跟帖评论当中,以年轻人视角表达观点的占较大比例,老年群体鲜有发声。因此,在两重公共空间话语权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公众带着有色眼镜定义老年群体的行为显然有失公平。

当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主导舆论时,其中信息焦点所涉及的群体偏好与价值评判建议经大众传媒公开性、累积性和广泛性传播,极易被社会公众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⑤。而有关老年群体的偏见报道碎片化,媒体大多关注老人失德行为,暴露他们贪财、无理的缺点,却不去深挖引起这些特性产生的深层原因,剥夺了老年群体充分的话语表达权。老年群体刻板印象的形成已经被人们认同接受,加之与老年人相关的偏见报道不断呈现,让本来处于弱势、边缘地位的群体失去了获得社会关注的机会,不断的沉默使他们更易被社会大众指责和嫌弃,形成“沉默的螺旋”恶性循环。

老年群体除了缺少话语表达渠道,处境弱势外,社会大众对老年群体的忽视,使得经媒介放大报道的部分新闻事实构建着人们对老年人的固定印象,而大众对这种刻板印象认同的扩大化反过来又强化了媒体的偏见报道,即便认为老年群体积极的人群也因处于话语弱势地位而主动沉默、放弃辩驳,甚至产生“一边倒”顺从优势意见的局面。总体而言,老年群体弱势地位、话语权缺位和社会大众优势意见占主导地位的双重因素,致使“妖魔化”老年群体的偏见报道现象愈演愈烈。

三、结语

标签化新闻报道倘若产生较大偏差,对社会大众认知会形成严重的误导作用。其实“坏人变老”的标签掩盖了复杂的现实,回避了真正的问题。各类负面报道只关注老年群体道德失范、讹诈贪财等现象,将低素质的典型个例作为老年人的整体代表,将他们全盘放入“坏人”筐中,却不去探究造成老年人群不良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不为如何改善这一现象献策献计,这不仅仅是某个媒体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由上而下对老年群体关注缺位所致。尤其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闻传播者更应肩负起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关注老年群体的声音,有根据地进行新闻叙事,同时注意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凸显刻板成见和刻意拼凑信息、断章取义等现象,进而树立老年群体健康、积极的社会形象,引导社会大众对老年人形象的客观认知。

注释:

①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73.

②胡小安.大众传播与老年人社会适应[D].南昌大学.

③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M].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4.

④CNNIC:2018年第41次中國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685063.html?weixin_user_id=a5o6ETQjq5Kq6niWJUtuUg5p9zNu4,2018-1-31.

⑤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99.

作者简介:陈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老年群体刻板印象
心理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吉林省城镇老年群体心理障碍分析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
国内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受众流失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