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8-11-13金婷

科教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攻击行为大学生

金婷

摘 要 目的:为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与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和攻击行为量表对41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别角色在性别上,女性化存在显著差异(x2=37.879,P<0.01);在专业上,男性化、未分化和双性化上存在显著差异(x2=14.098,13.388,12.129,P均<0.01);大学生的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和攻击总分为在性别(t=2.647,3.216,2.127,P均<0.05)和年级(F=2.842,2.776, 2.833,P均<0.05)上具有显著差异,而间接攻击方面,无显著差异;女性化得分和男性化得分与攻击行为关系呈显著负相关(r=0.342,P<0.05)。结论:大学生性别角色对其攻击行为具有一定预测作用。

关键词 性别角色 攻击行为 大学生

0 引言

近年来,校园伤人、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宿舍关系、人际交往、矛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性别角色,指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通过模仿习得的一系列适合于生理性别的行为规范。[1]有研究显示,[2]攻击行为在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类型的个体在攻击行为上的得分最高,也就是说双性化类别的个体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也有研究发现,[3]双性化类型的学生在关系攻击行为施与受上的程度是最低的,女性化类型的学生实施关系攻击行为的概率高于其他三种性别角色类型,男性化类型的学生遭受关系攻击行为的概率高于其他三种性别角色类型。并且双性化对关系攻击受害行为的作用具有显著性,换言之,关系攻击行为并非取决于性别,而是取决于女性化因子与男性化因子的比重。大学生不仅处于自己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因此保证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以,此次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群体,探究性别角色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策略以优化性别角色,减少大学生攻击行为。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象为一至四年级在校大学生。此次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14份,有效回收率为92%。被试的分布情况如下:在性别上,男性166名,女性248名;在年级上,大一110名,大二149名,大三91名,大四64名;在专业上,文艺科类有146名,理工科类有268名。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

本研究采用的量表为刘电芝和黄会欣等新编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4]该量表包含50个题项,可划分为三个分量表:男性化分量表、女性化分量表和中性化分量表。男性化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是0.89,女性化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是0.84,男性化分量表和女性化分量表的重測信度分别是0.82和0.80。

1.2.2 攻击行为量表

本研究采用攻击行为量表[5]来研究大学生的攻击行为,该量表共有22个题项,分为3个分量表,用以测量3种不同形式的攻击:躯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该量表总的同质性信度是0.905。躯体攻击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是0.785,言语攻击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是0.743,间接攻击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是0.861。

1.3 数据处理

进行初步的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方法有: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等。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状况

根据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的计分方法,将全部被试的性别角色划分成四类: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和双性化。在四类性别角色中,占比最多的是未分化类型,比率为39.9%,第二是双性化类型,为24.4%,第三是男性化类型,比率为19.8%,女性化类型所占比率最小,为15.9%。经卡方分析得出,四类性别角色的分布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3,414)=13.289,P<0.01)。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性别上,女性化存在显著差异(x2=37.879,P<0.01);在专业上,男性化、未分化和双性化上存在显著差异(x2=14.098,13.388,12.129,P均<0.01)。

2.2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展状况

大学生的间接攻击得分居首位,躯体攻击得分最末,言语攻击得分略低于间接攻击,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M躯体=1.228,M言语=1.578,M间接=1.621,P<0.01)。在性别,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和攻击总分具有显著差异(t=2.647,3.216,2.127,P均<0.05),在年级上,同样在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和攻击总分具有显著差异(F=2.842,2.776, 2.833,P均<0.05),而间接攻击方面,无显著差异。

2.3 性别角色类型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对性别角色和攻击行为进行相关检验,得到男性化量表得分和女性化量表得分与攻击行呈显著负相关(r=0.342,P<0.05),即男性化量表得分或者女性化量表得分愈高,攻击行为得分愈低。为进一步探索二者的关系,以女性化分量表得分和男性化分量表得分为预测变量,以攻击行为中的躯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以及攻击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攻击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化量表得分对言语攻击和攻击总分有显著负性预测作用,男性化量表得分对间接攻击具有显著负性预测作用(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状况分析

从四类性别角色的分布来看,单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比率为35.7%,此分布比率与往的分布比率相比大大减少,表明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正逐渐弱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生理差异为基础,划分的社会传统分工的界限愈加不清晰,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日渐减小。[6]社会的进步要求个体全面发展,这使得双性化比率增加,但是同时,未分化比率的增加速度也较快。未分化者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性别角色,具有的男子气特性和女子气特性的优秀方面均较少,对正常的人际交往构成阻碍,是以,未分化比率扩大的这一局面应引起重视。从大学生性别角色在性别上的分布差异结果发现:男大学生男性化比率比女大学生高,女大学生的女性化比率比男大学生高,可见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依旧存在。[7]从专业上观察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的分布情形发现:理工科大学生在男性化、未分化和双性化类型上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这种情形的出现和不同科目的学习要求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文科类的学习会促进女性化特质的增长,理工科类的学习会促进男性化特质的增长,各门科目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这种不同会反映在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念上,进而表现在学生所具有的性别角色类型上。

3.2 大学生攻击行为发展状况分析

通过攻击行为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得分最高的是间接攻击,第二是言语攻击得分,得分最低的是躯体攻击,表明大学生较常采用的攻击方式是间接攻击和言语攻击。有研究认为,由于个体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攻击行为有明显的方式转向较为隐蔽的方式,即部分直接攻击的方式会逐步被间接的方式取代。[8]个体在儿童时期采用的攻击方式是直接的躯体攻击,包括碰撞他人、摔打东西等,随年龄增长,个体的攻击行为方式从明显的、直接的攻击方式,变为不明显、较间接的攻击方式,这种转变使得攻击者受到报复、被追究责任的可能变小,一定程度上说明攻击行为方式的成熟,还可以说明个体社会程度的加深。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攻击方式与男大学生相比而言更间接、更隐蔽,且攻击水平比男大学生低。男大学生在间接攻击方面与女性的差异越来越小,表明随年龄增长,不同性别的个体的攻击方式都向更间接的、隐蔽的攻击方式转变。大一到大三年级,大学生的三种攻击行为的得分逐年增加,到大四年级得分有所下降,可以说明大三年级在四个年级中的攻击水平最高,最具攻击性,同时也说明大三年级是大学生攻击行为减少的重要学年。攻击行为在年级上的这种转变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舍友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产生的攻击行为也就越多,但到了大四年级,大学生身心都得到了成长,应对问题的方式也越渐成熟,用直接的攻击方式解决问题概率也就减少了。

3.3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分析

从结果可得,男性化量表得分和女性化量表得分均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是负相关,具体表现为:女性化程度愈高,言语及总体攻击水平愈低,男性化程度愈高,间接攻击水平愈低,且女性化量表得分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更高。这一结果与性别角色的特质有关,女性化类型具有委婉、善解人意等特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易直接发生矛盾,因此在言语和躯体攻击等较为直接地行为上的表现较弱,也就是说具有的女性化特质比重越高,言语和躯体攻击水平越低。而男性化类型则表现的较为直接,具有较多的男子气特点,更倾向于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更愿意用较为直接的攻击行为来对他人的侵犯进行反应、回击,因此在间接攻击上的表现较弱,即男性化程度愈高,间接攻击水平愈低。

3.4 建议

针对已有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别角色特质,以降低攻击行为。积极引导、改善未分化类型的大学生性别角色特质,使其向其他三种性别角色类型转变,以减少攻击行为。树立并内化两性平等观念,塑造既亲和又能动,适应强的性别角色特质,改善大学生应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减少攻击行为。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班级氛围,帮助学生改善或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

参考文献

[1] Pleck J H. The theory of male role indentity: Its rise and fall, 1936 to the Present[M].In Lewned. In the shadow of the Past. Psychology Portmys the Sexs, 1984:205-225.

[2] 杨青,韩利萍.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2:1917-1918.

[3] 吴红婷.大学生关系攻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地区高校为例[D].中山大学,2009.

[4] 劉电芝,黄会欣,贾凤芹,等.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J].心理学报,2011.6:639-649.

[5] 余毅震,史俊霞,吴汉荣.直接和间接攻击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1:6-7.

[6]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198-201.

[7] 钱铭怡,张光健,罗珊红,张莘.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0.32(1):99-104.

[8] Bjorkqvist K,Lagerspetz K,Kaukiaimen A.Do girls manipulate and boys fight? Developmental trend in regard to direct an indirect aggression. Aggress Behav,1992.18:117-127.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攻击行为大学生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雌蠼螋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