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反思
2018-11-13伍燕樊星烁马越
伍燕 樊星烁 马越
摘 要 本文针对教学改革预期成效不显著问题,立足于教学改革根本目标,分析了教学改革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切入点和平衡点: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引入创新理念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把握好传承与创新、方法与手段等之间的关系,寻求研究与教学的恰当平衡。工科人才培养尤其应重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实战化训练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体参与实验教学及其改革,激励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构造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教学改革目标 工科人才培养 平衡 实验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使社会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满足了人们极大的物质生活需求,这也使得经济效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价值取向。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与智力资源结合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因此,社会各界寄希望于大学教育,希望高校的人才输出既能满足社会适应性,又要具备创新型人才特点,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基于这样的时代需求,以“经济价值”为主要导向的教学改革正在各大学中轰轰烈烈地进行。然而,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复杂,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等举措对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也并不显著。一方面,教学改革出现为了“改革”而改革的现象,使其评价或考核机制逐渐偏离教学改革目标。另一方面,在计划体制下的教学改革往往成为一种被动行为,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受阻,结果使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喧嚣”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重新理清教学改革目标并寻找相对应的路径,对教学改革取得预期成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教学改革根本性目标
教学改革是一种目的导向性行为,即通过教学改革使每个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个性潜质得到彰显,同时又能满足在最短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的,通过改变当前环境下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要素,在教学方式中引入多元化新元素积极影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为社会所需,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并能创造出自身的个人幸福。[1]例如,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所带给人们的巨大力量让人们对实验、验证、探究的方式方法愈来愈重视。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希望在大学教育中引导学生从以往死记硬背、全盘接受、机械训练等被动式学习方式中脱离,并且逐渐养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增加自主学习积极性。[2]无论是从学生当下生存还是未来发展来看,“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为重要。
2 教学改革在工科生培养中的切入点与平衡点
长期以来,学校教学始终存在着用单一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把完整的人分割开来进行“训练”的倾向,在学科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灌输,忽视智力开发和创新创作意识培养;再者,在学校“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标准下,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约束着教学活动,使之标准化、同步化的同时,也统一化了学生的学习,忽视专业学科差异性,不仅不利于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专业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为相应工程领域输出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科专业培养目标。因此,工科教学必须包含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而如何把握理论基础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与平衡是工科教学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教学改革在基础理论教学方向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实践教学研究相对不足。在实践教学中,设计参照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复杂性,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另一方面,高校近年对“重研轻教”的矫枉过正也让学生失去了部分走进专业领域,了解领域发展前沿的良机。以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推动课程建设,创建具有特色的、可推广的和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效果是国内外认可的重要策略。[3]科研项目不仅有利于高校教师在专业领域继续创造,而且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引导他们对专业的认知。在工科教学改革中,完全摒弃或大量限制科研教学也实非良策。总而言之,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学科特点,引入创新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把握好传承与创新、方法与手段等之间的关系,寻求研究与教学的恰当平衡,使教学改革能达到与时俱进,创新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难题和重要内容。[4]
3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
高校实验室、工程实训教学中心是培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基地,是科学创新的源泉。发挥好实验室和工程实训教学中心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其功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基础。[5]而增加学生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策划者和合作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良性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合理采用项目实战化训练模式,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体参与实验教学及其改革,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拓展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5]针对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需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再总结创立出适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着力构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实践创新训练—不断改进完善”的连续化,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 结语
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学校根据时代变化保持教学环境常新,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及必然性。然而,改革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推进有效的教学改革是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于是,以“教学改革目标”为导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学生学识、认知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建构不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极力营造一种致力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质量文化被提出。本文以工科生培养为视角,探讨了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平衡点把握,基于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论述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云聪.什么是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34-36.
[2] 辛继湘,李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文化矛盾与教育自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4):58-62.
[3] 徐宁,王玫.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与平衡点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5(3):92-94.
[4] 马廷奇,钟颖.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目标、困境与动力[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99.
[5] 徐文峰,廖晓玲,李波,刘雪,何红.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过程动态控制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