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如何自主建构知识
2018-11-13陈翠丽
陈翠丽
摘 要: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会主动地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五环节来自主地建构地理知识。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地理学习中,教师通过搭建探究支架、创设探究情境、学生独立探究、小组协作学习以及教师科学评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建构知识,以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建构;五环节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建构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就會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分析中提高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通过教师对于课堂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五环节进行指导和点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实现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规律,使学生能够学会建构知识。下面谈一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五个具体环节。
一、搭建探究支架,启发学生思维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支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支架就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方向,有了他们学生会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潜能去丰富支架。这些支架就像是盖房子时的框架一样,在学生的辛勤劳动中和搭建中,学生使之不断地美观、漂亮,从而实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支架会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思考带来方向,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和主动。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伊始给学生提供学习框架,让学生可以从“知地形”“晓地势”“论影响”这三个角度进行知识的分析和探究。这三个角度就是学生探究的方向,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支架,保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活跃思维。这样学生就会围绕着这些方向来探究我国的地势特点,了解各个阶梯的分界线,分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以及在图上的分布。有目的性地探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促进了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自主建构知识。
二、创设探究情境,点燃学习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就要帮助学生创设灵动的课堂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情境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形成学习热情。教师恰当的情境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课堂中,融入到教师的课堂问题,开始自己的探究,从而在自主搭建知识中提高能力,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本课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同学们一起自西向东沿北纬32°在亚洲陆地旅行,会经过哪些地形区?海拔是多少?会看到什么?旅游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分析中学生会认识到我国地势的总趋势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情境的创设会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三、学生独立探究,形成自主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促进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会形成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掌握知识。在独立探究中学生的思维会亲历学习过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思考中学生会逐步地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能力的提高。在思考中学生会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并且有时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创新,寻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本课分析地形特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中国的地形”图示,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对照图示,找出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山地所在的位置,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大兴安岭、太行山、东北平原、准格尔盆地等等不同地形类型。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只有通过自主思考才能够形成深化认识,才能够真正理解,在独立探究中内化知识,熟练掌握。
四、小组协作学习,开拓视野范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合作中学生的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深化认识,提升理解。通过合作学生可以分享知识,实现学生对于已知知识的共享。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学生在这里可以进行观点和知识的分享。在分享中,学生的看法和认识会变得更加全面,而且实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本课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探究。合作不仅会点燃学生的讨论热情,而且或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气候、水利、交通这三个方面进行交流,在沟通中完善认识,深化理解,实现学生视野的开阔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五、学习效果评价,补充完善过程
在学生的自主建构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如果只有学生的学习,没有教师的评价会让学生对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找不到接下来的学习方向。在评价中,教师帮助学生指明学生的不足和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评价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在探究中逐步地增加自己的自信心,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
总之,通过教师有效地搭建探究支架、创设探究情境、学生独立探究、小组协作学习以及教师科学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学生在亲历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从而形成主动地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课堂的高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途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田永兴.借助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J].经济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