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让幼儿园美术活动“生活化”
2018-11-13高维霞
高维霞
摘 要: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根本特征是以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及生活为中心,创造适合幼儿的生活氛围,以美术为表现手段,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力争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体现生活化的特征,实现生活化价值。生活化美术教育体现了《纲要》的基本思想,提倡让教育生活回归,使得生活成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生存点,这将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体验审美感,更有助于幼儿自我表达,同时让幼儿充分体验学习及生活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要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新《纲要》还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儿的生活。”生活化的课程充分地表明了生活活动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而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便是其中有机的结合点,它强调以幼儿为主,突出幼儿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取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相关生活化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一、主题选择生活化
1.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活动主题。瓶子是幼儿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物品,其种类也很多,有饮料瓶、酒瓶、塑料瓶等等,其中蕴藏着“高矮”“形状”“色彩”“用途”等多种信息,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幼儿平时也十分喜欢摆弄各种各样的瓶子。于是,我们开展了美术主题活动“瓶子变变变”,大家收集了各种样式的废旧瓶子,并生发出了“瓶子变变变”和“给瓶子分类”等多样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在瓶子上想象添画,提供水彩、剪刀、各色卡纸等辅助材料,幼儿便可以制作出不同的玩具,从而让他们在玩中体验了乐趣、发挥了想象、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活动主题。如秋天到了,组织幼儿开展以《秋》为主题的美术活动,带领幼儿一起走进户外收集各种树叶、稻草、果核等,并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利用苹果、橘子、枣子等蔬果,进行百变造型,布置成一个瓜果展览会;利用收集来的各种颜色、形状的树叶进行拓印画,开展《树叶变变变》活动,孩子们有的用刺槐树的叶子做金鱼的身体、红色的枫叶做尾巴,有的用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成小船、飞舞的蝴蝶,变成一幅幅美丽的树叶拼贴画,还有的将树叶串起来,变成树叶裙子、树叶发箍穿戴在身上进行表演游戏;当农作物丰收时,请家长帮忙收集稻草、秸秆等到美工区,引导幼儿进行创意编织等。
3.根据幼儿的经验选择活动主题。从孩子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孩子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使孩子有足够的兴趣积累新经验,表现新的认识和感受。如主题活动《好吃的蔬菜》,活动开展前,带孩子们亲自去菜场体验买菜,丰富他们的前期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绘画活动《蔬菜宝宝大聚会》,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各种常见的蔬菜,并为它们添上五官及四肢,变化成富有生命力的蔬菜朋友,生动可爱的形象打动着孩子的心,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对蔬菜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孩子尝试用线条的弯曲与倾斜表现人物动态,在表现技能上对孩子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材料选择生活化
1.充分挖掘自然材料。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载体,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素材,如:树叶,果壳,种子,石块,稻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比如秋天到了,在主题性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的瓜果蔬菜是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幼儿能够自主创作,运用苹果、香蕉、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既有趣,也能装点我们的活动室;将瓜果蔬菜切下来,用它们的横截面进行拓印画,构思奇特,趣味盎然。
2.广泛利用废旧材料。我们在幼儿园中开设了“创意坊”,为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活动的空间。教师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来收集生活中各种常见物品,如盒子、酸奶瓶、饮料瓶、PVC水管、奶粉罐等废旧物品,树叶、稻草、麦秆等自然物,为美术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在专用活动室时间里,引导幼儿与同伴自主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各具特色的创意制作。
三、创作形式多样化
1.美工区实现美术活动的自主化和游戏化。《纲要》提出,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的宽松的环境,在幼儿创造性制作活动中正式与非正式活动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而在美工区中,我们针对集体美术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他们可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如:我们除了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绘画和美工的工具,還投放了一些辅助工具如:棉签、石头、各种纸、布;废旧材料如:塑料管、蛋壳、水果网、泡沫板等,用于自创作品。当幼儿在操作时,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使用,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2.“变废为宝”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利用各种废旧物和自然物进行的“小制作”,其过程不但是一个“玩”的过程,而且还能创造出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等,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我们充分利用簸箕、鱼篓、渔网、农副产品等乡土资源创设富有特色的走廊吊饰,同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引导幼儿在葫芦上涂鸦,在竹篓上粘贴剪纸、布贴画,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学会分享成功的喜悦。收集来的不起眼的棉花、麦秸、芦苇、瓜壳经过师幼的巧妙加工及精心设置,形成特色各异的风景画展,展现在公共楼道的墙壁上,孩子们尽情欣赏,讲述并不断操作,演绎,在与作品的互动中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更增加了幼儿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3.亲子环保活动让美术创意无限。我们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收集安全无公害的废旧材料,开展了“变废为宝”环保时装秀和“自制体育器材”评比等活动,各种饮料瓶、果冻壳、纸牌、纸杯子、报纸等,经过巧手“打扮”变成了漂亮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在“保护环境”亲子绘画比赛中,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创作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环保画,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也促进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发展,这些环环相扣的环保行动,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智慧潜能,有一百种学习方式。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不仅能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世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智力发展,还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丰富幼儿的生活。生活不仅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归属。我们要将美术教育根植于生活这块沃土之中,让幼儿自己去留意、去观察、去创造,让生活成为幼儿艺术创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