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2018-11-13郭玉金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语文阅读自主探究

郭玉金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的任务实质就是指导学生“会”读书。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误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不到发挥,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恰当、指导不得力、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苦于找不到实施有效阅读教学的途径。鉴于此,寻求一种开放、扎实的阅读教学形式,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为此,在实践基础上探索了适合高年级的“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对该策略进行逐层剖析,詳细说明。

关键词:语文阅读;自主探究;教学策略;实践思考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本质不在于教课文,而在于用课文教,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监控者,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人。因此,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理解、评价、鉴定文本的过程。

我们在实践基础上探索了实用、有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包含以下四个环节: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现详述如下。

一、关注预习探究,注重习惯养成

预习是搜集信息、知识构建与储备的过程。探究是学生对文本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自主理解性阅读就是一种预习探究性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集信息,全员参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去体悟,并形成具有个性的理解。低年级预习可以放在课上进行,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放在课前完成。预习前,教师要作必要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质疑解疑的意识,从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探究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探究阅读,明确学习目标,感知文章大意,通过查阅背景资料,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理解字词,扫除阅读障碍,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通过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预习要求。

预习探究需要注意,一是预习提纲的拟订,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二是预习内容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前后联系、融会贯通;三是预习方法上,要指导学生多读、深思、会问、善议、精评;四是学习习惯上,要指导学生逐步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二、加强合作交流,注重集思广益

合作交流环节旨在通过师生合作,交流预习收获,展示预习成果,巩固字词知识,实现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小组交流的方式,汇报预习收获,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也可以采用师生全员参与等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最后由教师点拨、纠误,适时归纳小结。

其中,“小组交流”强化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效果,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全员展示”强化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效果。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敏锐发现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及时鼓励。

合作交流需要注意:(1)小组合作要加强引导,有章可循,注重实效;(2)教师既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学生交流的态度、倾听的习惯、表述语言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个性化等品质的培养;(3)形式灵活多样,重点解决疑难、困惑和易错点;(4)教师的纠误要针对具体内容作具体要求,对于有思考空间的题目,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避免走入形式单一的标准答案误区。

三、关注阅读过程,注重方法指导

品读体验是“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的核心和主体,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集中落实三维目标,帮助学生加深内容理解,发展个性,弘扬人文的重要阅读过程。

品读体验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理清三个阅读的层次,即品悟理解—欣赏朗读—评价积累。

首先,品悟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也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得意义的过程。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层次的,有对本义、引申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意的领会,要根据年级不同引导学生以读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其次,欣赏朗读是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欣赏朗读,获得审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净化。

最后,评价积累是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的选材、结构、表达手法进行评价模仿。如果欣赏性阅读是获得情感上满足的话,评价性阅读则是通过对文本的分析、鉴别及价值判断获得理性的认识,这也是阅读教学实现读写结合的重要一环。

四、重视巩固运用,拓展阅读空间

巩固延伸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总结知识、反思查找纠误;深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强化重点难点;巩固基础知识,积累好词佳句;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此环节要求教师根据课文基础知识点设计相关的巩固应用、拓展训练。在实践中教师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师生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困惑;设计当堂达标,书面口语结合;片段读写练习,补充文本资料等。

此环节要把握三个要素:(1)全体参与,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训练,学有所得;(2)关注弱势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3)从严要求,讲究科学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潜在能力。

巩固延伸可以分为“巩固运用”和“拓展延伸”两部分,这样便于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有目的地设计训练题目,拓展阅读空间,开发课程资源,将有限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无限的阅读天地中,真正实现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是实践基础上整合提炼出的通用教学流程,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今后实践运用的基础上,会日益完善。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语文阅读自主探究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