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

2018-11-13杨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

杨芳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指导;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术式成熟、治疗效果良好的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中一般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终末期[1]。本研究选取12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58~ 82岁,平均(65.83±5.32)岁。对照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57~ 83岁,平均(65.42±5.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术后指导患者做简单的关节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关节运动力;②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药物护理;③在恢复期对患者实施简单的护理,将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下来。

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①在术后<7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可行的活动,比如抬臀练习。通过这些简单的活动来预防臀部长期受压而形成的压疮。术后一段时间,指导患者总简单的肌肉收缩运动,比如抬腿、蹬腿等;等到病情相对稳定之后,指导患者做关节屈曲等简单的关节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2]。②术后7~14 d,若病情比较稳定,指导患者做一些强度较大的运动,比如支撑身体坐起、下床行走等。③术后>14 d至出院之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拄拐行走联系,锻炼患肢的承重能力。④出院之后,患者继续坚持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强度适中。

临床护理:①观察患者的术后身体反应,是否有不适感或并发症,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将数据记录下来。同时,观察切口的变化情况,如果有炎症现象,则遵医嘱给予患者消炎药物;做好身体护理,经常为患者清洁身体,护理好伤口,避免感染[3]。②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叮嘱患者每日饮食应均衡,既要保证营养充足,又要避免进食不必要的食物。此外,考虑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比较大,所以日常饮食还需注意补充钙质和蛋白质,增强患者的抵抗力。③心理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很多患者因术后疼痛而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对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法。首先,护理人员以耐心、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讲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手术有基本的、正确的了解,不至于在面对手术时惊慌失措;其次,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在当今的医疗水平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很高,患者不必过于担心、畏惧;最后,护理人员多鼓励患者,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疾病,积极面对术后康复,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4]。

观察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法进行评价。满分100分。①优:> 90分。②良:80~ 90分。③可:70~ 79分。④差:<70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 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髖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比较常用,并且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这项手术创伤较大,会给患者造成强烈的刺激,很多患者因术后护理不当而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深静脉血栓、髋臼磨损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也受到影响。有研究指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可靠的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5]。本研究选取12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采用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更高。这些结果说明,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及功能康复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髋关节功能提高。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功能康复指导分别从临床护理的角度和康复训练的角度进行,其目的在于既使患者得到基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临床护理服务,又使患者得到专门的康复训练,提升患肢髋关节功能。正是在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的双重作用下,患者才得以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也能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护理及功能康复指导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3): 277.

[2]程宁宁,王芸,崔营营,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现状[J]全科护理,2015,11(28):2792-2794.

[3]张铁新.浅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4):145-146.

[4]管铁群,谢贻丽.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5):61-63.

[5]吴静.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260-261.

猜你喜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