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8-11-13方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4期
关键词:切开复位桡骨远端骨折效果

方宁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3例,分两组。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记录并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以及掌倾角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观察组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以及Cooney腕关节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可以很好地复位骨折位置,并且腕关节活动能力及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 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接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患者73例。将其中接受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4~ 79岁,平均(66.5±4.2)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56~78岁,平均(67.0±3.7)岁。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准备棉垫一卷,规格20 cm×10 cm的石膏3卷,3卷石膏绷带等材料。量取患者指关节至肘上方10 cm处的距离,并以此距离折叠约12层的石膏,棉垫长度与宽度保持与石膏一致。进行复位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屈肘成90°,骨折向背侧位移保持患者手掌朝下,向掌侧位移手掌朝上,助手紧握患肢肘部,术者对患者患肢的腕掌部进行紧握,持续用力牵引,当感觉患者的骨折部位被牵引分离后,将患肢用力向下屈成近60°,将患侧的腕关节尺偏,复位后保持不动,在腕关节背侧或掌侧设置石膏,用石膏绷带对掌关节至肘关节进行缠绕。需要每周对患肢愈合情况进行X线复查,当显示骨折处愈合后即可对石膏进行拆除,对患肢进行康复训练。②观察组患者施以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对患肢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保持患者仰卧位置,将气囊止血带置于上臂中上段,让患者外展上肢,在近端掌横纹至远端取S形切口,将屈肌支持带切开,从正中神经与掌长肌之间位置进入,牵引正中神经至尺侧,将至旋前方肌至桡骨掌侧进行切开,利用C臂X线机对施以撬拨、牵引进行复位后的患肢进行透视检查,复位满意后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最后对骨折处放置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再次利用C臂X线机进行透视检查复位和固定位置,满意后对切开位置进行清洗缝合,不必额外进行外固定。

观察指标: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作为评分标准,满分为25分,> 20分恢复正常工作,15~ 20分可做有限工作,<15分可活动但不能工作,0分为因疼痛不能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情况;骨折愈合时及愈合6个月后Cooney腕关节评分情况、前臂旋前及旋后的角度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表示为n(%),对比结果利用X2进行检验;所有计量资料通过(x±s)进行表示,样本对比应用t检验表示,P< 0.05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情况:观察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情况皆长于或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骨折愈合时及愈合6个月后Cooney腕关节评分对比情况:两组在骨折愈合时的Cooney腕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治愈6个月后,观察组的C ooney腕关节评分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骨折愈合时及愈合6个月后前臂旋前、旋后的角度对比情况:两组在骨折愈合时,观察组患者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愈6个月后,两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桡骨远端属于骨质疏松结构,在受到外力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骨折后还会对桡腕关节面造成损伤,使腕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致使掌倾角、尺偏角减少、桡骨远端出现短缩情况以及关节面不平等因素引起患者出现腕关节疼痛,甚至会使腕关节功能产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2]。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中常见骨折的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对桡骨远端解剖结构进行重建,达到最大程度恢复腕关节功能的目的[3]。

大多数情况下桡骨远端骨折受伤时所受的外力较小且骨折位移不明显,通常会选择手法复位治疗,通过传统中医的“端、挤、提、按”等手法即可达到对桡骨骨折位置进行良好复位的效果,并且采用石膏进行外固定的方法相对简单,且复位后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4]。但是相关的学者指出,采用手法复位时,需要利用石膏进行外固定,在复位后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但是复位后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时间较长,在愈合期间很容易产生松动的情况,造成骨折处出现位移的情况;同时,患者骨质较差也会造成桡骨出现短缩和位移的情况,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产生影响[5]。而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使腕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得到有效恢复,并且对桡骨骨折位置进行固定的钢板孔位置以及钢板螺钉帽上均具有螺纹,钢板与螺钉帽可以形成良好的锁定,使螺钉以及桡骨的成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桡骨与钢板形成一个整体,对桡骨骨折位置起到固定支架的作用,对骨折位置固定更加牢靠,使患者可以进行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尽早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桡骨复位后产生位移、短缩的隐患[6]。

从本次的对比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因为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骨折需要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手术复位,使骨折处的供血受到破坏所以造成了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但是其尺偏角以及掌倾角情况皆优于对照组,说明了其对桡骨骨折的复位、固定效果良好。骨折愈合时患者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以及Cooney腕关节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后,患者可以对患肢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腕关节等肢体功能的恢复[7]。

综上所述,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施以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复位和固定骨折位置,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恢復。

参考文献

[1]李国俊.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198-199.

[2]廖元军.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4):823-824.

[3]方鸣,吴小杭,袁志坤,等.切开复位T型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

当代医药,2016,23(22):79-81.

[4]吴中和.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4):926.

[5]沈国华.用T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0):245-246.

[6]钟岩-2种方案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1:82.

[7]杜晓龙,宋涛,欧学海,等.掌侧与背侧人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0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3):315-317.

猜你喜欢

切开复位桡骨远端骨折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48例临床诊疗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25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