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课改,提高英语课堂实效
2018-11-13金丽丽
金丽丽
摘 要:深化新课改,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是所有高中英语教师迫在眉睫所应思考的问题。本文着眼于课堂教学,初步探讨了课堂生命力的重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有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一些具体、新颖、切合实际的途径与方法,更大程度上提高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有关教学的定义,是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而变化的。教学,由早期的学习、教授、教学生学发展到今天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融合的过程。从教学概念的变化不难看出,新课改下,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而不再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行为来完成教学。这表明教师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演变为新时代下的新型教师,即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指明学生学后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方式给予帮助的引导者。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先学后教,以教促学[1]。
英语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提高,取决于多种因素与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课堂教学[1]。没有课堂教学,学科学习就失去了主要的“阵地”和“空间”[2];然而,如果课堂教学,只是成就了教师的满堂灌,并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那就谈不上新课程改革,自然不能实现新英语课程标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一、有效教学取决于有效教师
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大胆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对于课堂活动的安排与设计。
在布置任务时,有效的教师应该避免提出一些general questions(笼统性问题)。例如: Are you clear? (你们清楚吗?)这样的提问,学生大多会以Yes进行回答,似乎他们都懂得了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当我们需要检测学生问题的答案时,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给予回答。“Yes”,其实只是学生的條件反射性回答。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老师要自己做什么?怎么做?过于笼统的提问,无疑给有效课堂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二、融洽师生感情,做“贴心”的教师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也是极其重要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上。如何实现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三会”:除了以上提到的会提问外,教师还应会倾听、会等待。一个有效问题的提出,学生必然需要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思路,此时,教师必须学会等待,懂得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同时,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次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消除课堂中的不安因素。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发、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学生正是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一个群体,再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每天仅仅是单调的重复,学生对其兴趣也会慢慢减退。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具有独创性。”[3]课堂如舞台,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及独特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激情的、妙趣横生的学习情境,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其成就感
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首先,教师必须有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教材。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贡献;反之,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这无疑是犯罪。其次,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定位,从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情景、问题,因材施教,赋予课堂真正的生命力与活力。
五、有效的教学设计成就有效的教学课堂
课改下,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目标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意义为基础,应用为目标。[4]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意每一个小目标的设计都是服务于本堂课程的总目标的。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实效性,教学设计应该充分体现生活性、情境性、问题性和情感性。
总之,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随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反思、总结。千万不能“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新课改下的教学,关注的是:是否用心教书,而非教了多少年的书。时刻记住这个公式:Teaching(教学) + Reflection(反思)= Growing(教学的成长)。
教学即是艺术[5]。老师们,让我们永远记住: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will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learn.(告诉我,我会忘记;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学会了。)
参考文献:
[1]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5.
[3]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01.
[4]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5]王立非.现代外语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