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默读”能致远
2018-11-13严春艳
严春艳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初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相对而言,小学语文课堂更注重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和激烈的讨论声,“热闹”有余而“安静”不足。进入七年级以后,大部分学生默读的速度远远低于《课标》要求,而新编部编教材从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将默读作为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第四单元开始要求学生做到“能在默读的基础上,勾画出课本中的关键语句,并在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
部编教材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也明显加大,学生一个学期要完成的阅读量远远高于小学要求,而七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明显少于小学。因此,只有提高七年级学生的默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才有可能保证学生们的阅读量,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养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那么,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呢?语文老师该如何去做呢?
一、明确默读要求,打造阅读“磁场”
七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远远高于小学语文,课文的篇幅也相对加长,这些变化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要将默读作为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是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科学地制定的,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要达到每分钟400字。而据笔者对本校七年级学生的统计表明,七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远远低于这一标准,甚至不少学生还达不到小学300字的标准。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默读时间,才能保证学生的默读数量,从而慢慢提升默读质量。
部编教材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近2500 字,正常的学生朗读需要10分钟以上,默读需要8分钟左右。而七年级上册名著主阅读是《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上课前有的学生已经看过;而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属于《朝花夕拾》书内10篇散文中阅读障碍最小的,学生阅读的速度相对快一些。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6分钟之内读完全文,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文章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也能完成最基本的阅读任务。但在没有任何阅读提示的前提下,学生阅读第四单元奥地利动物行为作家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时就出现了困难,因为文中出现的地名与动物的名字不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的阅读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读完之后对文章内容的记忆也不太理想。
所以,在进行默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难易结合,营造良好的默读环境,比如45分钟的一节阅读课,将45分钟完完全全地交到学生手里,不多说一句话;比如带学生去阅览室,让学生做一个安静的读书人……潜移默化中,默读的“磁场”就能形成。在这样的“磁场”中,学生愿意默读,并能够找到默读的乐趣。
当然,默读的训练目的绝不只是让学生安安静静地读书,默读是为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他们本人的个性思维。
二、提升默读能力,构建问题链接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默读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或者提出疑问,它更要唤起学生独特的联想、阅读体验和情感认知,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所以默读时不仅要用眼看,还要存心想,要让学生学会“一心二用”,即边默读边思考。但如果在默读的过程中不留下读书痕迹,等到读完再回头寻找刚刚默读时的问题,不仅耽误时间,也会有遗漏。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拿笔读书的习惯,以在默读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记录自己的发现与思考。默读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实际情况控制阅读速度,便于边读边思考,调整自己的阅读状态,根据需要可以反复读,也可以细细揣摩,促进自己理解的深入和体验的深刻。
当问题伴着默读产生时,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在随之提升。帮助学生构建有效问题链接,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有效阅读的思维模式。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一篇课文需要了解的基本问题就是: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但通常学生能解决的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三两个问题常常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问题链接。比如在阅读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确本文写的是一棵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但是作者怎样写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为什么要写小桃树的成长经历等更深入些的问题,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思考、得出答案。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想弄明白的问题,然后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分类并整合,形成有效的问题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就降低了问题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生默读的效率。例如: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与我的成长经历有何相同之处?文中为什么会花大量的笔墨写奶奶?写爷爷的盆景又有何作用?小桃树寄托着我怎样的人生理想?……将这些问题整合,就容易回答主问题了,无形中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一位教育者说:“静心默读,能锤炼学生的阅读品质、思维品质,静静的阅读能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深刻、更趋严谨,那种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消磨掉的是宝贵的生命。有了思维品质的阅读课堂,才具有厚度与深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默读的过程必须伴随着与价值的思考,才能让默读真正发挥作用。当然,默读的目的也不是完成几个问题,还需要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灵的成长。
三、拓展默读外延,点燃心灵成长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默读能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的心灵相碰撞,被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深深感动。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只要给学生足够默读思考的时间,他们常常会有超出我们预期的精彩表现。
杨绛先生的《老王》原来是一篇高中课文,现在却在七年级的课本中出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备课时我们刻意调整了教学目标,降低了教学难度。但是学生在经过潜心默读之后的发现让我们惊喜。我在教学流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走进老王的内心世界。我要求学生们默读课文5分钟,结合课文中某一处描写说说老王的心理活动。学生们读出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比如有的学生分析:“‘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杨绛先生问的是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老王却强调是‘住而不是家,对老王来说这只是一个落脚的地方,不是‘家,‘我一个人生活,能吃饱饭、有个歇脚的地就行了,哪敢奢望有个家呀!可以看出老王对自己生存现状的一种漠然,暗示了老王内心的孤独无依。”“‘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收钱,依靠拉三轮维持生计的老王拒绝收杨绛的钱,这是当时的老王内心最真实、最朴实的想法与做法:你们平时帮我那么多,我能帮你们的只有这点小事,就让我尽尽心吧。对老王来说,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一直照顾他的杨绛一家该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骄傲的事情呀,此刻的老王多么希望杨绛先生能答应呀!”学生们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在静静的默读中完成了,这也讓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让他们明白,生活中该如何正确对待弱者,如何尽力不辜负别人的善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滋养,必须从学生的默读感悟中引发开来,才能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成长营养,转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这就是学生阅读训练必须具备的“绿色冷场”——静思默读。我们不能为了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使“默读缺席”,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必要的发展和有效的提高。我们要让“默读”成为课堂最主要的阅读方式,点亮课堂,让学生在“默读”中研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感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默默读书的机遇,让他们在无比美妙的语文课堂上营造阅读“磁场”、形成问题链接、点燃心灵成长。让学生的阅读成长在默读的助力下,走得更远,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