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沪通”变“互通”

2018-11-13赵俊博

珠江水运 2018年19期
关键词:桥区长江大桥沉井

赵俊博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9月21日,中国交通报“交通强国 海事先行”主題采访团来到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现场,一进指挥部,豪情万丈的诗词悬在墙壁正中,使人印象深刻。

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只能通过轮渡过江,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以后,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建成通车,此后跨江大桥建设步入快车道,黄金水道上“飞虹座座”,海事部门对大桥及桥区通航秩序的监管维护也在不断发展。

“高、大、新”带来水上监管新挑战

2014年开工建设的沪通长江大桥为4线铁路+6车道公路的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沿海铁路网控制性工程,也是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间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对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长三角乃至全国沿海地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桥主要有高、大、新三个特点,是世界在建最大最高公铁两用斜拉桥,最长的斜拉索长度就为576米,重达83.5吨。”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沪通长江大桥二分部党支部书记胡华向记者介绍。

跨江大桥建设时间连续、空间独占、要素集聚,桥区船流密集、风流易感、险情易发,对海事监管提出了新挑战。

“沪通长江大桥是张家港海事局乃至江苏海事局监管服务历史上所面临的最大跨江水工项目。通航环境复杂,五条水道的船流全部汇聚至南通一条水道,日均航经船舶就近1800艘次,其中还包括50艘次的横越渡船,都聚集在面积仅24平方公里的狭小水域内。另外还有深水航道二期维护疏浚工程、横港沙粮油码头等3项重点工程同时施工。”张家港海事局沪通大桥海巡执法大队戚巍向记者介绍了桥区水域环境,“尽管桥区监管面临的挑战很大,但作为水上监管机构,我们仍要尽可能确保工程施工与船舶正常通航‘两安全、两不误”。

“加减乘除”多面监管解难题

面对挑战,海事监管机构迎难而上,“以一流保障 建一流大桥”,加力量、减威胁、乘综治、除干扰,以“加减乘除”四字真经,全方位保障桥区施工通航安全。

大桥开工伊始,张家港海事局就成立了沪通大桥海巡执法大队,专班人员、专用船艇、专屏监控,切实落实好大桥建设水域专项通航监管,特别是对大桥建设的关键节点,更是全力以赴做好水上监管保障。

“沪通长江大桥28号主桥墩的钢沉井运输、定位是大桥的关键节点工程,通过水路浮运的沉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水沉井基础,面积相当于12个篮球场大小,总重达15000吨,由11艘拖轮拖带,船队长达200多米。”四年前钢沉井运输、定位的细节仍深深印在胡华的心中。

针对这一工程,海事部门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前期我们就精心制定了维护方案,严格管控现场秩序,采取临时性封航措施,抽调40余名执法人员、12艘海巡艇全程参与作业水域维护,历时4个小时维护保障了沉井的顺利出坞、拖带和定位。”戚巍向记者介绍。

自大桥开工建设至今,结合海事管理职能“放管服”,张家港海事局开辟了施工许可办理、通航评估等“绿色通道”,先后帮助施工单位解决临时锚泊难、许可后施工船变更多等难题30多项,累计出动巡逻艇4500艘次、执法人员近1万人次,驻守巡航里程可绕赤道6圈以上,确保了施工期间水上“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

吹响“红色先锋号”支部建在基地上

“急难险重,党员先上。”负责大桥北岸水域水上监管的南通海事局,以党建工作为纽带,以通心服务为方法,做大桥的“贴身保镖”。

“主动将执法窗口前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执法基地党支部,将局内最好的趸船用作沪通大桥执法基地办公用船,抽调能力强、业务精的党员先锋进驻大桥趸船现场工作,既有敢想敢干敢冲的年轻同志,也有曾参与过苏通大桥建设、对桥区监管经验丰富的劳模,切实充实大桥一线监管力量。”南通海事局执法督察处处长袁孙华说。

南通海事局沪通大桥执法基地党支部还积极实践党员“双亮”工作,建立“四评两报”“评星定级”机制,明确每名执法人员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任务,并在支部大会增设党员“特管”践行评估环节,将大桥建设水上监管成效融入到党员考评中。

驻守一线、掌握动态、靠前指挥、统一调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南通海事局大桥监管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

“不能碰、碰不到、不怕碰”立体防控机制保障桥区水域安全

沪通长江大桥的水工保障也是近年来海事部门对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监管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沿江沿海开发战略持续推进,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种类不断增加,体量不断增大,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跨江大桥的建设和桥区水域的监管作为水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加强。

早至1964年,南京航政部门即出台了《大桥施工期间水上安全管理办法》,后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海事部门不断出台文件保障水上“飞虹”的安全。

现如今,长江江苏段共有跨江桥梁27座,桥梁密度高,平均14公里一座桥,监管压力大。江苏海事局结合“12345”科学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对桥区管理采用“特管”,建立了“不能碰、碰不到、不怕碰”的立体防控机制。桥区水域管理基本实现了“安全红线意识更加牢固、主体责任更加清晰、监管措施更加科学、部门协作更加高效、安全防护设施更加完善、信息化监控更加智能”,海事部门也将一如既往的守护好黄金水道的“互通”之桥。

猜你喜欢

桥区长江大桥沉井
不同桥区结构MEMS爆炸换能元电爆性能研究
一图看懂沪苏通长江大桥
浅析对桥区水上航标维护及费用承担
软黏土中沉井加桩复合基础水平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透水模板布在公安长江大桥的应用
巨型沉井首次排水下沉开挖方式研究
桥区安全通航控制措施
沉井在泵站工程中的应用
武汉第八座长江大桥主跨合龙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