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让中国的“好望角”变成船员喜爱的“好运角”

2018-11-13刘航

珠江水运 2018年19期
关键词:成山定线好望角

刘航

你知道我国大陆沿海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是哪里吗?你知道被称为“中国的好望角”的国际航运咽喉在哪里吗?答案是: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成山头。

作为中国海运大通道,年均11万艘次船舶经过这里驶往环渤海和黄海北部的21个港口,承载着“北煤南运”、京津冀地区能源供应等重任。

这里有着我国唯一一个经国际海事组织审议通过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是我国首个实行交通管制的海域。

自1996年成山头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成立以来,一代代海事人扎根于此,为千里轴舻指引方向。二十多年来,成山头水域事故率由最初的万分之4.8下降到近年的万分之0.8,每年为船方带来4000万元的经济效益。这片千帆竞渡的水域,俨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海上通途”。

从望远镜开始......

在威海海事局历史陈列馆里,一台黑色的望远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成山头船舶交管中心刚对外运行的时候,船舶信息只能靠两个雷达站收集。在雷达无法侦查的近海盲区,值班员都得靠望远镜,一遍遍地用肉眼观察。”对于当年简陋的办公条件,威海海事局副局长尹磊记忆犹新。在望遠镜正上方,赫然挂着一幅布满手绘痕迹的纸质成山角老海图。图上一处处铅笔绘制的警戒区、隔离带、方位线,无不凝聚着老一批海事人的智慧与汗水。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事人就已经开始了对成山角水域的探索。每年风季、雾季的来临时间,周边水域的条件……前辈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为成山角船舶交管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威海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张岗介绍:刚开始的时候,成山头一片荒芜,用水有时候都得靠下雨。1996年,中国第一个海区型海上交通管理中心——成山头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正式成立,第一代成山头海事人开始了自己的“开荒”。没有淡水,需要靠接雨水;没有除湿机,衣服怎么也晒不干;交通不便,一周才能回家一趟,很多值班员都在当地成了家,生了孩子,成了真正的“山里人”。

“好望角”变了....

“成山头,天尽头,十个艄公九个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跑船人眼里的成山头水域风大、浪急、雾多、船密,通航环境十分恶劣,中国的“好望角”一点也不友好。1981至1996年,成山头及附近水域发生船舶海损事故217起,沉船113艘次,死亡246人。为彻底改善成山头水域通航环境,海事部门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论证、修改,于1990年向交通部提交《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和《成山角水域强制性船舶报告制(试行)》,并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经交通部批准试行。2000年5月,成山角“两制”经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72届大会审议通过,成为由该组织通过的我国政府第一个国际性海事法规。至此,成山头水域“海上高速路”初具雏形,在VTS值班员指引下,来往船舶各行其道,往来有序。“‘两制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成山角水域各类船舶航行秩序混乱,交通流交叉和事故频发的矛盾。”2005年,大连海事大学对“两制”的运行效益进行评估时这么认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纵深,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原有的“两制”逐渐开始不适应新形势下成山头水域通航情况。2015年6月1日,新“两制”正式实施,在原有定线制的外围新增了一组定线制,由“南北两车道”扩展为“南北四车道”。新“两制”的出现恰逢其时,不仅将船舶碰撞事故减少了80%,更大幅提高了航行效率。以日韩至渤海湾航线为例,船舶使用新定线制航行,平均每航次可节约航程4海里,节省20分钟。仅此一项,每年可降低燃油费用2000万元左右。“航运公司是新定线制的最大受益者。”在“成山角水域航行安全及保障专题研讨会”上,香港远洋运输公司的代表这样说到。中国的“好望角”,已然变成船员们喜爱的“好运角”。

他们庄严承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代代值班员的努力与探索,为后辈们树立了标杆。为更好地提升服务品质,第一代值班员姜洪成四十岁开始自学外语。“用心精至自无疑”的精神,从一开始就融入了成山头船舶交管中心每个人的血脉筋骨。现如今,“心随舟行”成为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庄严承诺。

在全心全意服务船舶安全畅行的道路上,成山头船舶交管中心的脚步坚实有力。他们以“智慧交管”为引领,致力于监管理念、技术手段、服务方式、内部管理的全面创新。2017年,成山头船舶交管中心成为国内首个获得认证通过的VTS中心。VTS智能预警实现了对海上危险态势的有效感知和语音输出。“心随舟行”的内涵在山东海事局开枝散叶……入选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十大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成山定线好望角
20艘!今年好望角型散货船拆解量远超去年同期
定线员
好望角:美好希望的海角
高成山佳作欣赏
高成山佳作欣赏
定线成果数据库的建立
在好望角,把双臂伸展成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