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疗养员治疗的影响分析
2018-11-13王敏
王 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疗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通常以高血糖为特征,可引起患者肾、心脏及神经等组织的损伤[1]。为探究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疗养员治疗的影响,本研究中对收治的疗养员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与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糖值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疗养员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为(56.45±4.2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3.65±1.87)年。观察组男15例,女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为(56.98±4.03)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为(4.23±1.03)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包括引导用药、饮食及运动等。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1)心理护理。加强与疗养员的沟通交流,依据其不同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积极向疗养员讲解治疗、护理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积极对疗养员家属进行心理辅导,使其能够主动协助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给予疗养员精神上的安慰。(2)生活护理。为疗养员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用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等食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切忌暴饮暴食。护理人员引导其进行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鼓励疗养员适时参加各种健康教育活动,维持乐观向上的心态。(3)健康教育。疗养员入院后,及时了解其基本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通过开展讲座、口头讲解、疾病交流、示范性教育等对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而配合健康教育,并随时考察疗养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疗养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果糖胺的变化情况[2]。使用护理满意度自我评量表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以90分和60分为分界,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采用(±s)表示,t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不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血糖值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血糖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值变化情况对比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升高,患病后对机体造成极大影响[3]。护理干预通过针对疾病检测、治疗、康复及护理工作制定更为严谨有效的护理模式,改善护理质量,而健康教育通过举行科学的教育活动,为疗养员制定相应教育方案,两者配合实施对改善疗养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糖值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护理,积极引导疗养员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范饮食,从日常饮食中降低血糖,并鼓励疗养员坚持锻炼,加强与其的交流,使疗养员能够配合治疗与护理,进而有效改善血糖值变化情况。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为护理人员向疗养员详细讲解相关知识,鼓励其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并较为全面的对疗养员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疗养员的治疗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血糖值变化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