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8-11-13徐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妇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徐双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妇科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但是由于妇科病患者与其他科室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妇科患者病情复杂性较大,临床护理风险高,护理难度大,医患纠纷发生率高,妇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妇科护理人员不仅仅需要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能,还需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职业情操,这对妇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使用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预测风险事件、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制定及时高效处理风险事件的方案,将妇科护理工作风险降至最低,提高妇科护理工作的效果,让患者满意[1-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组合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详细资料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在风险管理模式下全面分析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协助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和切口管理等;实验组的患者纳入风险管理模式,采用风险管理下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种模式下妇科的护理效果[5-7]。

1.3 评价指标

1.3.1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指可预防不良事件,比如:患者跌倒、用药错误、走失、窒息、烫伤;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严重院内感染等等。统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人数,计算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1.3.2 患者满意度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作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患者对病房的环境、护士仪表及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及能力、护理技能、应急反应能力的满意度。综合计算满意度分值[8]。

1.4 纳入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管理

1.4.1 妇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分析 (1)医师的因素:医生日常面临复杂繁重的临床和教学工作,很难对患者的病情有非常详细且准确的把握,查房时间短,与患者沟通不够,或者临时更换主管医师,都会对患者情绪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2)护理人员的因素:护理人员紧缺。近年来,妇科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而护理人员的数量却增长有限,导致护理工作负荷越来越大,通常一名护理人员需要负责多名患者,加班加点严重,使得护理人员心里处在亚健康状态,容易和情绪过激的患者家属产生对立和冲突[9]。

个别护理人员的学历不高,无法快速学习新知识,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能力不强,知识结构单一,无法灵活处理复杂临床突发事件,可能导致风险产生。

(3)患者自身因素:妇科患者病因复杂,只有在医生、护士和患者三者高度协同和配合状况下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其中医生和护士经过长期的职业教育和训练通常情况下能够专业积极地为患者服务,但是患者由于年龄、教育文化程度、职业习惯、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通常不能理智的面对治疗结果。一旦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会导致对治疗方案以及医护人员工作的质疑和否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不再积极配合治疗,导致病情延误加重,从而为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造成极大的隐患。

妇科治疗过程中通常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但是大部分患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依旧延续病前的生活节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影响治疗进程。此外,不少患者因为不能全部负担治疗费用,在治疗的关键时期急于出院,造成病情恶化,后续反复入院,也给护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4)设备、环境因素:医疗护理设备是妇科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某些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或者设备损坏,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另外,医院的环境也是妇科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科室家具、设备的摆放会对妇科患者造成某些安全隐患。

(5)医院制度因素: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妇科护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对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科学不合理的护理制度会使得妇科护士们在工作中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1.4.2 风险管理模式下妇科安全隐患应对策略 (1)强化护理安全意识: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妇科护理人员发生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有计划强化学习医院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理工作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定期安排护理规范培训课程,聘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医生、护士、医疗法律顾问担任培训教师,针对护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管理、法律风险控制进行详细讲解,对护理过程的法律风险点着重进行强调并且组织护理人员对常见的法律风险事件进行讨论。针对课程学习过程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将参与课程培训纳入年终考核,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提高个人技能和法律素养,规避法律风险。

(2)增强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频率,开展技能比拼竞赛,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院际交流甚至是国际交流的机会,拓展护理人员的视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和技能能力[10]。

(3)加强护患沟通: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妇科护理人员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耐心处理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和要求,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始终让患者觉得沟通顺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4)强化药品、设备、排班等管理:制定科学优化的药品、设备管理制度,优化护理排班方案。派专人进行待用药品以及设备的计划与管理,保证药品充足,设备完好。合理的排班方案使得妇科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下的应对策略后,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增加(见表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见表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信息表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表3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妇科患者的特殊性给妇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护理风险管理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有效地识别评估妇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且采取可靠的预防、应对措施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权益不受侵犯。纳入风险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依据疾病的特点预先防范潜在的风险事件,将风险管理工作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当中[11-12]。

妇科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充当关键的环节,护理人员起着联系护患的重要角色,在护理工作管理中结合患者病理特征,从医生、患者、护理人员、环境、制度四个方面协同着力,才能取得护理的最佳效果。本院针对妇科护理工作,将风险管理纳入到具体的护理流程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度规范、环境构建、医护患协同等若干方面促使妇科护理人员自觉加强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爱岗敬业情操、提高妇科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改善妇科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将风险管理纳入妇科护理的具体工作中,补足医、护、患、环、制五个方面的短板,有效地降低了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妇科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妇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