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200例颈动脉检测与分析

2018-11-13尹珍贾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内径脑血管颈动脉

尹珍 贾慧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1],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升高,长期高血压对脑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容易引起脑梗死,脑出血等一系列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引起致残及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10月已确诊为高血压的住院患者200例,其中一级高血压28例,2级高血压74例,3级高血压98例,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88例,最高年龄88岁,最低年龄37岁,平均年龄为(62.3±5.2)岁。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表的高血压建议标准,所有被检测者均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1.2 仪器与方法

(1)所选患者全部用东芝XarioSSA-660A彩色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枕垫于颈后,头略后仰,充分暴露颈部,从颈动脉起始部到中部、颈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颈外动脉进行常规检查。(2)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闭塞程度。正常颈动脉内中膜连续性好,壁薄平滑;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表现是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最厚超过1.0 mm,颈膨大处内中膜厚度超过1.2 mm;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表现是内中膜厚度超过1.3 mm及局部内中膜隆起及强弱回声[2]。(3)观察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及管腔狭窄程度。轻度狭窄是内径减少小于50%,中度狭窄内径减少51%~70%,中度狭窄内径减少71%~90%,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1%~99%,完全闭塞内径减少100%。

2 结果

200例高血压患者超声表现见表1、表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118例(283个斑块),283个斑块中软斑141个,占49.8%,硬斑56个,占19.8%,混合斑86个,占30.3%。200例高血压患者中颈动脉血管狭窄患者16例,闭塞2例,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表1 200例高血压患者超声表现

表2 161例颈动脉病变数

3 讨论

颈动脉筛查的方法比较简便,为一种非创伤性且费用不高的检查[3]。颈动脉彩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有效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大小、范围、形态、内部回声特点[4]。内中膜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公认指标。长期高血压致小动脉持续性痉挛,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小动脉内皮下纤维玻璃样变性,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脑血管疾病的病因[5],长期高血压产生脑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6],是导致临床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常见的并发症包括:(1)形成脑动脉瘤或微动脉瘤,破裂后导致脑出血。(2)小动脉玻璃样变性,特别是合并脂质性小动脉硬化,导致血栓形成,是多发性腔隙梗死的重要原因。(3)皮层下脑动脉硬化性脑病。

脑动脉硬化形成后,可出现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动脉闭塞。本组资料中16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颈内动脉颅外段一般无血管分支,可使整条颈内动脉闭塞。主要病理变化是内膜类脂质的沉积[7],逐渐出现内膜中层增厚、钙化、血栓的形成[8],致使管腔狭窄、闭塞。缺血性脑卒中是以脑组织坏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血管疾病[9]。颈动脉轻度狭窄时,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中度以上狭窄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头痛,头晕或偏瘫失语等症状。当附壁血栓、血凝块、脂质、胆固醇类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可造成远端血管的栓塞,无论血栓形成或栓塞均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生。

各种病因都可以导致血管腔狭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讲,就是脂质在血管壁沉积造成斑块,也是血管壁一种病理性老化过程。内中膜增厚经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它增厚到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当斑块严重到一定程度,或者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就会导致血管腔狭窄。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促进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又可以加重高血压。高血压对动脉导管的损害是全身性的[10],由于颈动脉表浅,超声检查很容易显示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形成及管腔狭窄程度。因此,对患者及时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各种并发症,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支架或手术治疗,去除其发生脑血管病的病原,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其治疗后的伤残[11]。

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12],长期高血压会促使粥样斑块的发生,导致脑血管疾病也增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严重患者做出预警,稳定血压,避免斑块的破裂导致血栓形成,给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又给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猜你喜欢

内径脑血管颈动脉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