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性脑膜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家属术前心理干预
2018-11-13陈培祥陈凤华莫起玩
陈培祥,陈凤华,莫起玩,荣 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广东 广州 510665)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因隐球菌病原体感染人体脑膜组织和脑部实质区域条件下引致发生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疾病,该种疾病本身具备临床症状表现特征较为复杂、病程持续时间较长,以及临床因病死亡率高等基本特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在年龄介于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患者群体中具备集中高发特点,患病者未经特殊治疗几乎全部死亡,在经药物治疗条件下有效率约为70%-75%,但有约占20%-25%的初愈者可有复发[1]。在患者发病过程中未能获取到及时系统有效的治疗干预条件下,患者通常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临床因病死亡结果,需要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持续密切关注。脑室腹腔分流术( VP 分流术)为降低颅内高压、缩短病程、减轻病疼、改善预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它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一步治疗和快速恢复有良好的效果,然而术前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家属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6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背景,将我院收治的6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介于7-68岁之间,平均(34.2±10.6)岁。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介于9-69岁之间,平均(34.4±10.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临床护理干预处置方法
为参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宣教,针对研究组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在针对患者家属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考虑到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本身具备较高的病死率和凶险性,因此护士应当在患者术前准备阶段,为患者家属详细讲解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的引致原因、发病机制,治疗原理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理解程度,更加清楚此病的严重性和危险性。
与此同时,护士要学会全面倾听和解答患者家属围绕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过程及术后预后等相关问题,借此与患者家属开展系统充分的交流沟通,为患者家属分享过往成功治疗病例或制造机会给同种病患手术者及家属有相互以交流和参考的机会,以减轻害怕和焦虑和的情绪,达到强化患者家属对患者自身的情感关怀力度等工作手段。
对于患者家属害怕手术过程和风险,不理解手术方法的可以查阅资料为其提供照片让家属更加了解手术性质,针对出现的焦虑和情绪低落等负性情绪及时充分且有效地干预和纾解,要用心倾听,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并适当鼓励性回应,给予错误想法加以否定,对“非黑即白、糟糕至极、绝对化要求”等不合理想法积极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来调节情绪和想法,为家属带来良好的情绪条件,为患者在实际经历的手术治疗过程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创造支持条件及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针对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在P<0.05条件下,证实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别。
2 结 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n,%)
3 讨 论
隐球菌是自然界和现代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真菌性病原微生物,其本身能够对人体中枢神经组织发挥病理性侵犯和感染作用,在相关感染性病理过程未能获取到及时系统治疗干预背景之下,通常会引致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较高的病死率,值得引起广泛关注[2]。
药物治疗方法是临床中针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展开治疗处置的基本方法,但是绝大多数种类的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仅能获取到介于70.00%-75.00%之间的治疗有效率,且有接近20.00%的患者在症状减缓后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反复问题,给患者的生命存续状态造成严重威胁[3]。
脑室腹腔引流管手术方法是近年来临床中针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展开治疗的有效方法,做好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具备重要意义[4]。
4 结 语
为临床中接诊收治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术后护理宣教干预,与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相对照,能够显著改善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指标,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和综合性生存生存质量,为我国现代临床医学事业的良好稳定发展创造支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