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工气道高龄患者两种吸痰方式的效果比较
2018-11-13周晓娟章延青蔡辛培
周晓娟,章延青,蔡辛培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 100730)
老年人呼吸系统老化,肺顺应性降低,呼吸肌减弱,咳嗽反射减弱,气道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随之减退导致痰液潴留,易引起通气障碍,可能导致肺炎、缺氧、呼吸衰竭、脑和心脏局部缺血加重,甚至增加即刻死亡的风险[1]。有效的吸痰,能够缓解痰液潴留,改善通气,提高血氧,避免或延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2]。因此,如何在高龄患者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做到既能有效地清除痰液,又能降低对患者的不利影响,是目前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比经口咽通气道及经鼻咽吸痰两种方式在高龄患者中的运用效果,以期为临床进行有效的气道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高龄住院患者110例,其中男99 例,女11例,年龄80~104岁,平均(95.18±4.27)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51例,女4例,年龄(95.04±5.15)岁;对照组男48例,女7例,年龄(95.33±3.2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年龄大于80岁;自主排痰困难伴有氧饱和降低和/或高碳酸血症;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排除标准:可采用非侵袭性方式排痰;凝血功能有障碍;使用镇静药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存在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吸痰管及操作者的选择
本次研究均选用14Fr硅胶一次性使用无菌吸痰管,长度45cm。所有吸痰操作均由同一护士完成。
1.2.2 吸痰时机的判断
吸痰是一种侵袭性的操作,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因此本研究主张按需吸痰。吸痰指征[3]:出现频繁咳嗽及呛咳;有痰鸣音,呼吸音粗糙;SPO2较前进行性下降;呼吸较前急促,心率加快;神志由安静忽变烦躁;雾化吸入后。
1.2.3 吸痰方式
患者取去枕卧位,肩下垫一软枕,头稍后仰,颈过伸。吸痰前给予高流量吸氧1~2分钟。经鼻吸痰:用盐水润滑吸痰管前端,插至15cm左右声门打开时顺势插入。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嘱患者张口,不能配合者可由护士将压舌板从患者臼齿处放入助其张口,然后对准咽喉部置入口咽通气管,通气管凹面向上由舌面上方压入,当前端置于舌根后180°旋转,置于口腔中位固定,另一名护士进行吸痰操作。
1.2.4 吸痰技巧
如何保证吸痰措施及时有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是关键,现将本人的经验总结如下:(1)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当喉结移动到下方,此时声门为开放状态立即插入痰管;吞咽明显患者,可待吞咽后的吸气动作顺势将痰管插入。(2)刺激患者呛咳,将吸痰管在声门附近轻轻拨动,或小的负压刺激呛咳,咳嗽时即刻插入痰管。(3)如无咳嗽反射,可刺激或挤压气管,快速上下推动喉结下缘的气管刺激其咳嗽,也可用大拇指指腹按压并环形按摩患者气管环软骨处促使声门打开。痰管进入气管后,开启负压,边旋转边缓慢退管,如果痰液较多,有痰液不断被引出,此时应原地旋转痰管,局部痰液吸干净后缓慢退管。设置吸痰负压范围为150~200mmHg。
1.2.5 判断吸痰管是否进入气道
吸痰管进入气道判断标准[4]:团队另一名成员可在抽吸时听诊到肺部湍流声;痰管过声门后伴有剧烈的咳嗽;插入气管后没有阻力感;有痰液引出。
1.3 观察指标
分别监测2组患者在吸痰前、吸痰后、吸痰后10min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记录痰管插入气道的成功率、痰管进入气道提拉次数、痰管进入气道时间、气道内吸痰时间及一次吸痰总时间、气道损伤率;统计每日痰吸引总量及每日吸痰次数。
1.4 统计方法
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吸痰效果
实验组痰管一次性进入气道的成功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8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气道损伤率为3.70%低于对照组12.24%,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每日吸痰量为42.45±5.10ml,对照组每日吸痰量39.86±4.94ml,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日吸痰次数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吸痰时间及提拉次数
实验组痰管入气道提拉次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痰管进入气道时间和一次吸痰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气道内的吸痰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吸痰前两组患者SPO2、RR、HR、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RR、HR、SB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痰后SPO2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10分钟SPO2、RR、HR、SBP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吸痰时间及提拉次数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3 讨 论
尚未建立人工气道咳嗽能力差、痰液较多的高龄患者,经鼻和经口吸引简单易行,创伤小,不额外增加病人费用,并能够及时有效地清除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同时引起患者刺激性咳嗽以便排除深部痰液,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最终降低插管率、减少窒息的发生率。
3.1 吸痰效果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痰管一次性进入气道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道的损伤率低于对照组。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减少了从口、鼻到咽喉部的解剖死腔,较经口、鼻腔吸痰插入的深5~6cm,刺激咳嗽反射的作用较强,而且减少了对气道黏膜的反复刺激,降低了黏膜出血损伤的发生。两组患者在日吸痰量与吸痰次数上相差无几,可能与本研究中痰管下到气道的成功率高有一定关联。
3.2 吸痰时间的比较
本研究提示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法痰管进入气道及一次吸痰总时间均低于经鼻咽吸痰,这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能降低因吸痰带给患者的不适感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及家属对吸痰的恐惧感,同时也节省了护士的时间。对照组痰管进入气道的提拉次数是实验组的两倍多,提拉次数少这也降低了痰管对气道粘膜的刺激,与实验组气道损伤率较低有一定关联。
AARC2010气道吸痰指南中建议一次气道内吸痰时间≤15s,但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气道内吸痰时间均高于此标准。因高龄患者长期卧床,痰液不易引出,15s的时间根本达不到一次吸尽痰液的效果,若吸痰不彻底会导致吸痰频率增加,加重患者的痛苦[5]。因此本研究采取打折吸痰管以断开负压的方式解决这一矛盾,当气道内吸痰时间超过15s,或患者出现显著不适如口唇甲床紫绀明显、SPO2显著下降、呼吸困难等,予断开负压,等待患者缓解后再继续给负压以吸尽痰液。
3.3 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两组患者在吸痰后RR、HR、SBP较吸痰前都有较明显的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吸痰时机体对缺氧产生代偿性反应,引起吸痰后RR、HR、SBP代偿性的升高。两组患者吸痰后的RR、HR、SBP比较具有差异性,原因尚不明确,可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行多中心的调查以便进一步探讨明确其影响因素。吸痰10分钟后的RR、HR、SBP两组患者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此结果表明两种吸痰方式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相差无几。SPO2在吸痰前、吸痰后及吸痰10分钟后变化都不明显,考虑主要与此次研究中,93.6%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采用鼻导管吸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有一定关联。
综上所述,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成功率高,耗时短,既能节省护理人员时间同时对患者影响较小,值得在高龄患者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