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PICC 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2018-11-13邱家英蔡红梅
邱家英,蔡红梅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四川 内江 641100)
肺癌病因包括长期吸烟、有慢性基础肺疾病、长期接触职业致癌物、电离辐射、生活区域空气污染严重、家族遗传、既往发生过肺部慢性感染情况等[1]。肺癌发病后根据肿瘤部位、病理、转移情况等因素导致患者临床症状不一,临床针对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手段包括放疗与化疗,治疗周期多较长,患者需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以维持长时间放化疗,利用PICC可保护患者周围血管,最大程度上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PICC临床应用优势包括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可长期留置等,但大部分肺癌患者在放化疗间歇期多选择带管出院家庭疗养方式,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对导管维护护理知识掌握度低等原因导致导管护理工作不当,可能引起导管相关并发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2]。因此临床对晚期肺癌患者加强PICC留置导管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我院于2016.1月-2017.12月间收治的240例晚期肺癌行PICC置管患者,分析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1月-2017.12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包括男性患者88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在50-78岁,平均为(64.8±9.8)岁,文化水平:文盲31例、小学40例、初中28例、高中21例;置管位置:贵要静脉79例、正中静脉41例。2016.1月-2016.12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91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在48-79岁,平均为(65.5±9.7)岁,文化水平:文盲30例、小学42例、初中26例、高中22例;置管位置:贵要静脉82例、正中静脉38例。两组患者疾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标准:研究已取得患者本人同意;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3];均处于肺癌晚期阶段;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需排除中途转院患者;排除中途死亡患者;排除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视听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干预组:⑴因护理工作的实施者为护士,护士长组织护士参与集束化护理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操作、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消毒范围及方法、导管的固定、健康教育等,培训结束后集中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护士需继续接受培训。护士长在日常工作期间需加强督导,要求每位护士均掌握PICC导管集束化护理要点,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严格落实。⑵为PICC置管患者提供操作前均需严格执行6步洗手法,进行导管维护时均需使用全新的棉签与消毒液等;科室制定导管维护标准流程,打印成册,发放给每位护士,要求护士严格按照维护标准流程来操作。每次进行导管维护时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情况,导管位置、外露长度、判断导管是否移位,测量臂围、评估敷料有无松动卷边等情况。⑶更换敷料:先在穿刺处手臂下垫一治疗巾,护士一手按在导管尾端接头,对着穿刺点方向自下而上(平行零度手法)去除贴膜,再使用氯己定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面积大于10*10cm,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最后顺时针消毒3次,每个步骤至少摩擦30秒,自然待干。⑷导管固定:将外露导管摆放成“U”或“C”状后,采取无张力黏贴的方法贴上无菌贴膜,边撕边压敷贴边缘,敷贴下无气泡,体外导管必须完全覆盖于无菌透明敷贴下,避免发生感染,胶布不能直接接触导管,用纱布或肝素帽盖保护肝素帽,完成操作后在无菌贴膜上标注操作人、日期、时间等。⑸定时观察患者贴膜处皮肤表现,对于发生皮肤过敏情况的患者,及时更换贴膜。每日交接班时重点交接穿刺部位皮肤、固定、敷料情况,对于敷料潮湿、污染等情况及时更换.⑹更换输液接头:提前将新的肝素帽排气,取下肝素帽丢弃,导管接头处采用酒精棉片或酒精棉签摩擦消毒3遍,将新的肝素帽与导管连接,确认导管的通畅性,使用10ml生理盐水注射器进行脉冲式冲管,最后2ml边推边拔正压封管。⑺加强健康教育,护士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带领患者及家属共同学习家庭导管维护要点,重点嘱咐患者穿刺侧肢体避免用力动作、避免提重物、避免抓举等剧烈活动;向患者强调夜间休息时避免压迫穿刺侧肢体。沐浴时需包裹穿刺侧肢体,保持敷料干燥;嘱咐患者穿着宽松衣物,每日脱衣时需由家属协助。告知患者导管处皮肤异常表现征象。
对照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常规导管维护、出院指导、生活指导、饮食宣教。
1.3 观察指标
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FPS)评估患者置管后疼痛情况,评分标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包括6种表情,由患者自行选择对应疼痛程度的表情。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WHOQOLBREF评估,观察指标包括环境、社会关系、心理、生理,评分标准:每项指标为2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120,例)
2.2 评估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及疼痛评分
干预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导管留置用时及疼痛评分(n=120,分)
2.3 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生活质量评分(n=120,分)
3 讨 论
集束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护理元素集合成一组,每个护理元素均有临床证实,可改善患者疾病治疗结局,共同实施多种护理操作相较于单独执行效果更优,集束化护理模式强调将临床分散的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制定称系统化护理流程,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规范化实施,可较好改善疾病治疗结局[4]。
文章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导管留置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为干预组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提示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后科室护士长带领护士共同学习集束化护理理念,定期培训与考核,提高护士对PICC导管维护知识技能的掌握度,提高护士专业技能及风险防范意识,在日常执行PICC导管维护工作期间做好每个护理步骤,按照规范化的导管维护流程进行相关操作,可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机体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文章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集束化护理模式集合多种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步骤,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正确进行冲管、封管、更换敷料,导管固定可有效降低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临床为晚期肺癌PICC置管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及降低疼痛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