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以沙艺游戏活动为例
2018-11-13文吕燕
文 吕 燕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即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了的、持久的行动方式。
3~6岁的儿童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虽知晓一些行为习惯,但由于教师只是简单说教,幼儿还是认识不足,知行不统一,无法形成自觉、持久而稳定的习惯。针对此阶段的幼儿,应该培养他们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和方法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因为感兴趣的活动能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动力。
玩沙是儿童的天性。沙子千变万化、随物赋形等特点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想象创造的欲望。我们发现幼儿在各种沙艺游戏(如:沙画、沙雕、沙盘游戏等)中玩得十分投入,常常流连忘返。但是,教师只关注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内容的设计,却忽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表现在:幼儿对玩沙工具和材料不够爱惜,缺乏合理使用和收拾整理的习惯;活动时常常出现到处都是沙子的现象,幼儿的卫生习惯、安全习惯令人担忧;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幼儿缺乏协商合作的意识,经常出现相互争吵、争抢等现象;活动中不够专注、投入,遇到困难会退缩等。
上述沙艺游戏中存在的习惯问题影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也影响了沙艺游戏活动的质量。为此,我们尝试以沙艺游戏为载体,探索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
一、正确树立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理念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说,原来“教育”这个词,如果解释得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因此,“养成教育”是叶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的确,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他认为,在儿童十二岁之前,应该培养九种必要的习惯:早睡早起的习惯、正确的饮食习惯、自己整理书桌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做家务的习惯、先做作业再玩耍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自己收拾书包的习惯、保持清洁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核心的重要任务,了解到好习惯对儿童未来成长的重要意义,更对我们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科学制定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
好习惯的养成,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自然驾驭能力的表现,是学习者主体活动的结果。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教师对幼儿的合理期待。沙艺游戏中应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从现状出发,观察与调研
研究应该基于幼儿的发展现状,只有从实际需求出发,研究才有价值和意义。我们组织教师对各年龄段幼儿在沙艺游戏活动中的行为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视频、照片、文本等方式记录幼儿在卫生习惯、劳动习惯、交往习惯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并进行梳理,统计调查结果。
(二)从问题出发,诊断与制定
根据幼儿在卫生习惯、劳动习惯、交往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统计的数据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深入分析、积极诊断,围绕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及现实问题制定合理化的目标要求。比如,卫生习惯方面要求幼儿能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懂得自我保护;劳动习惯方面要求幼儿能独立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能主动收拾与整理物品;交往习惯方面要求幼儿能文明交往,友好相处,懂得谦让、合作与分享;学习习惯方面要求幼儿能养成认真倾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造的习惯。
三、正确解读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涵
根据幼儿在卫生习惯、劳动习惯、交往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要求,我们对这四个习惯进行了细化分析,通过解读内涵,使目标要求更具有操作性。
(一)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指向两个方面:(1)个人卫生。活动时不将沙子弄到身体及脸部、耳部等部位,不用脏手揉眼睛,保持个人身体及服饰的清洁卫生,活动结束时能及时清洗脸部、手部,保持清洁卫生。(2)环境卫生。活动时不随意抛洒沙子,能保持活动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主要指向两个方面:(1)穿脱服装。能独立穿脱游戏活动服装,如:戴上手套、眼罩、穿上套鞋等参加活动,活动结束时能将服装处理干净,归类整理,整齐摆放。(2)使用工具材料。正确使用、爱护各种玩沙工具和材料,活动结束时能主动收拾整理,并有序摆放。
(三)良好的交往习惯
主要指向两个方面:(1)师幼交往。对老师有礼貌,愿意与老师亲切交流,遇到困难能主动请求帮助。(2)同伴交往。能与同伴一起游戏,懂得相互谦让,轮流使用工具与材料。能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乐事,遇到困难能协商解决。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指向四个方面:(1)认真倾听。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不随意插嘴打断,在同伴发言的基础上能积极评价,及时补充自己的意见。能集中注意力倾听老师的讲解,保持安静并作出积极回应。(2)独立思考。能认真倾听老师提问,勤于思考,有自己的主见,也敢于质疑和批判,并能充分表达理由。(3)勇于探索。积极参与、投入各类探索活动,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遇到困难不放弃,有恒心和毅力。(4)积极创造。能大胆想象,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具有新颖性、独特性。
四、积极探索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环境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对幼儿的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幼儿习惯养成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一是物品摆放要整齐,营造秩序井然的氛围;二是保证存放活动的工具、材料的橱柜等要充足,有助于幼儿自我收拾整理;三是采用张贴图片、照片等方法将习惯要求直观呈现,如:穿脱服装、整理物品的程序,以及安全卫生、文明交往、学习要求等,提醒幼儿按规范操作;四是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爱心,对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多一些鼓励和呵护,耐心等待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二)充分发挥课程的渗透功能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虽然我们聚焦于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幼儿的生活、课程的实施相互融合、自然渗透的。一是保证沙艺活动的正常开展,将其列入课程体系之中,根据活动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展。二是保证沙艺活动不因特殊情况(季节、天气等原因)随意更改、调整。三是积极开展观察研讨,及时捕捉、发现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时调整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三)充分发挥人员的影响力量
教师、家长、同伴都在幼儿学习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充分发挥不同人员的积极力量。一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序、规范的班级氛围,帮助幼儿制定合理的习惯养成计划,通过故事讲述、游戏体验、儿歌诵读、情境再现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习惯,养成习惯。二是积极发挥同伴的榜样影响作用。同伴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资源,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征。教师要积极树立儿童榜样,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三是家庭成员之间意见一致,共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处处做幼儿的表率,陪伴幼儿一起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具有诊断、改进、激励和导向的功能。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指导、激励、促进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每日幼儿自评、每周同伴互评、每月教师月评、每学期学校、家庭总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二是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通过现场观察、案例分析、观察记录等方式,建议小班以情境性、游戏性、生活性评价方式为主,中大班以自主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为主。三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目标要求,设计不同年龄段、不同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习惯评价检核表,以形成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评价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