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的幸福观
2018-11-13王保生
王保生
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庄子对“幸福”的界定
庄子的幸福观呈现出中国传统幸福观中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但就《庄子》全书而言,从未提到过幸福二字。但是在《庄子》中的“乐”或者“至乐”就是幸福的同义词,甚至从某一方面来说“至乐”与“幸福”是等同的,都表达了幸福的含义。一方面,《庄子·至乐》中开篇就有庄子对世上有无至乐论述,提出了“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的论断,“至乐”,即人的幸福。另一方面,庄子认为物应各尽其乐,人有至乐而物有其乐,故世间万物各有其乐而应各尽其乐,即应该各得其幸福。
二、庄子幸福观的内涵
庄子的幸福观内涵丰富,总结出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天地逍遥、心斋坐忘、至人无己和法天贵真的自然法则。天地逍遥,人活在天地之间,必然要活的自由。在庄子看来,天地无穷无尽而万物并生其中。他在《庄子·逍遥游》中提出了物物各有区别而各自的幸福均不相同,故无丝毫可比性。心斋坐忘,天地逍遥只是外部的环境,而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通过心斋坐忘的途径来到达幸福的彼岸,心斋意为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不听,而心悟;不悟,而感知,然天下大道自然与之相合。坐忘,非静坐,而忘己,次抛外部感知,后离弃本心,忘智识,然与大道融合,通而为一,即为坐忘。至人无己,在《庄子》中是一种完美的理想人格。他认为要做到至人无己就应该破除个人成见,顺物的本性而为,不拘泥于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即无用之用乃为大用。法天贵真,是人可以达到幸福的法则。想要了解什么是“法天贵真”,先应该了解“真”。从《庄子·渔父》来看,本真就是精诚的极致,不精不诚则不能感人。成玄英认为真正的法天贵真就是“法效自然,宝贵真道,故不拘于俗礼。”
三、庄子幸福的实现途径
1. 淡泊名利
《庄子·秋水》中有则小故事说:“庄子钓于濮水。郭象注曰:“性各有所安也。”在庄子看来,在庙堂之上锦衣玉食,不如于山野泥泽之中曳尾求生,不为名利所束缚才能得大逍遥,庄子的人生观中,庄子认为名利比泥泽浮云都不如,名利对于人来说着实是一种极大的束缚,阻止人通往幸福之路。
2. 自适其适
自适其适是相对于适人之适而言。庄子在《庄子·骈拇》篇中论适人之适的悲哀与自适其适的大自由。他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不管是凫胫续之还是鹤胫断之,对凫与鹤来说都是不幸福的,因为胫不管是续之还是断之,之后的凫与鹤已经不是原来的凫与鹤了,而变成其物,已然丧失了自我,即“适人之适”。这对凫与鹤来说当之悲矣。故郭象注曰:“知其性分非所断续而任之,则无所去忧而忧自去也。”“自适其适”最之守其本心,成就自我,然后才可以得幸福。
3. 看轻生死
在《庄子·至乐》篇中描述庄子妻死之后的故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此故事中,可见庄子看来,大道在恍惚之内、造化芒昧之中,和杂清浊,即变为阴阳二气,气则凝结出形,既有形,则可生。这样则出生即是从无到有,而死亡则是自有还无,而生来死往就像四季更替一样自然无比,人是为了生命的价值而活,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需要成为的自己,并成为真正的自己,生与死的界限只是生命机能的消逝而非其他,看轻生死,不执着于生死才能得到幸福感。
4. 顺性无为
在《庄子·逍遥游》中有则小寓言说:“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6]郭象注曰:“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馀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又曰:“对大于小,所以均异趣也。夫趣之所以异,岂知异而异哉?皆不知所以然而自然耳。自然耳,不为也,此逍遥之大意。”[7]在庄子看来,物物不同,物物都有其自然之性,如果物物都能根据自己的天性生活,顺应天性,则无物不可得幸福。
四、庄子幸福观的现代启示
在庄子的哲学里面,他非物质之追求与向往,反,即满足于精神。从庄子思想之中,汲取营养,确立正确的幸福观,笔者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做真实的自己,追求精神的幸福。想要获得幸福,首先要解放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人失去自我,始终处于痛苦之中,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其实每个人均有自己的个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且每个人的生长经历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对于幸福的感悟也各不相同。其次,各尽所能到达自己能力所及程度。放下世俗名利的压迫,放空自我,陶冶心灵,使心境空灵,从而使精神世界饱满得以满足,也让得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人放下对物质的过分执着,使得心灵得以净化,得到幸福之体验。再次,顺其自然。应该看到每个人的长处与短处,然后去掉各种约束与束缚,只要不危害社会与他人,按照自己本性去发展即好,这就是顺其自然。庄子的幸福观也可以作为精神食粮填充世人空虚的灵魂。最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轻视生命和极度怕死而采取的极端方式都是违背自然的,顺其自然的,既不轻生,也贪生怕死。我们只有放下生死的执念,才能解脱生死的束缚,顺其自然,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