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弼对老子思想中"无"的创造性诠释

2018-11-13石芮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新生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本体论本体老子

石芮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魏晋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谈虚说玄、远离现实的玄学之风盛行,名士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经典的重新研读,打破两汉经学僵化的局面,讨论名教与自然之辩这一主要命题.王弼就是这一时期的佼佼者.藉由对《老子》的创造性诠释,王弼表达了他"明自然之性"的观点,并将"无"这一概念提升到形而上的本体论层次,赋予其"无物而不由"的本体论意义.以"无"为核心,王弼建立了他的本无论的哲学体系并推动了魏晋玄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王弼对老子思想中"无"的创造性诠释.

一、破旧——王弼本无论对老子道本论的改造

王弼对老子思想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他把老子关于宇宙生成之本源的"道"改造成形而上意义上的万物本体"无".《老子》中最直接提及无的本源意义的当属四十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章中,老子强调世间万事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又产生于"无"."无"是"有"的根源,"有"是万物的根源.这句话明显是描述宇宙万物生成现象的.而王弼在注解这句话时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天下万事万物都以"有"为生存状态,"无"不仅仅是"有"的开始,更是"有"的根本,是保全"有"的途径.在王弼的解释中,"有"变成了万物的存在状态."无"的地位则被抬高了,变成了"有"的根本、基始.也就是说,"无"不仅是万物之始,更是万物存在的内在根据.这就赋予了"无"宇宙本体的意义.在王弼对老子的注解中,表达"无"的本体地位的论述还有很多:"无焉,则无物不经;有焉,则不足以免其生.";"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等等.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无"是"有"的本源、本体,体现了王弼对"无"的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的强调.

二、立新——王弼本无思想体系之确立

破旧之后就是立新,王弼在对老子思想进行了本体论的改造之后,就该着手修建自身理论体系的大厦了. "无"是王弼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在王弼的理论大厦中,"无"有着本体义、生成义、抽象义等多重含义.

先来看"无"的本体义."以无为本、以有为末"是王弼哲学的根本要义.在《老子注》第一章中,王弼就明确说明"凡有皆始于无"当然这里的"有"不是指拥有,而是指万事万物即现象界;"无"则是指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即现象界的本体.放在魏晋玄学的环境中,"有无"就对应着"名教与自然".在《老子注》四十章中,王弼再次强调"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在这里"无"是"有"的开始和本原,是"有"得以存在的根本依据."无"就显示出了"无物而不由"的形而上本体论内涵.

"无"还被赋予生成义.虽然王弼将老子论述宇宙万物生成的道本论改造成了本无论,但这种改造仍不成熟,保留了生成论的影子.首先,王弼的注解中经常使用"由"这个字来表达"无"的本体特点.像"无物而不由"等."由"这个字不仅能表达原因之意,还可以表达生发的意思,这就有了生成论的含义.其次,王弼喜欢以"母子"来比喻"无"、"有"之关系.母子关系本身就带有生成之意,也体现了生成论的特点.

王弼将世界本体命名为"无",侧面体现"无"的抽象义.这并不是说"无"是空虚、不存在,而是说明其"无形不可体".王弼在《老子注》第一章中说到"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体现了宇宙本体的无形无名的特点.这涉及到王弼对"名""称"的界定.王弼说到:"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不兼则大殊其真,不尽则不可以名,此可演而明也".这句话则表明有名又称之物则有不足之处,远离本真的含义,因此万物本体则是"无形无名"、"不可体".

三、总结

王弼对老子思想从语言学(名、称)、本体论、实际应用等方面做了新的阐释,将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道本论改造成形而上的本无论."无"在王弼这里有了新的内涵,"无"的地位和意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王弼虽然肯定了"无"的本体论意义,但并没有放弃对"有"的探索.只有"无"是没有办法正常运行的,借助于"有",才能使"无"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王弼对老子思想的改造一方面促进了经典的传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典的发展.王弼的《老子注》是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文本,它扮演者双重角色,既是王弼本人的代表作,又是解读老子思想的较早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本.王弼在注解《老子》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了对《老子》新理解的出现.但这也给我们厘清王弼与老子的思想分野,更准确地理解老子的思想特质造成了困扰.

猜你喜欢

本体论本体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眼睛是“本体”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智者老子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专题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