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探究
2018-11-13林杰宁德市第二中学福建宁德352100
林杰 宁德市第二中学 福建宁德 352100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善于联系,善于思考,努力做到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有趣、并能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这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好处的。
有得、有趣、有用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得”就是每教一课,力求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学习的方法、习惯上,能有所长进,达到一定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越明确、越集中,“所得”就越显著。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就得充分注意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以及课文难易程度,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自觉地去阅读、探索、钻研,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有趣”必须服从“有得”。离开教学要求,一味追求兴趣,这自然是不足取的。“有用”,就是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观点和方法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去综合运用,并在运用过程中得以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语文有工具性,使学生课内学到的东西有用、能用、会用,这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总之,“有得”、“有趣”、“有用”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不可偏废的。
“趣”可以促“得”,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以“趣”促“得”呢?最重要的是要从不同年级、不同课文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避免为一味追求兴趣而流于庸俗化。曾经听到两位老师在初中一年级教《黔之驴》,其中一位老师讲到“驴一鸣,虎大骇”时,学着医生“驴鸣”,满座哗然。另一位老师讲到“慭慭然,莫相知”时,针对“慭”是一个难认难记的生僻字,便采用拆字法,说是“狗来了,当心!”学生于是很感兴趣,牢牢记住了这个字的上半部分从“来”、从“犬”,下半部分从“心”,默写时竟没有一个学生写错。显然,前者只是一笑了之,后者能紧扣教学要求,讲得有风趣,效果也就好。在教学中,以“趣”引“得”的办法很多,如可以讲一点与作者、课文有关的逸事趣闻,前人饶有兴味的赞美或评论,等等,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授高一下的《雷雨》一文时,根据戏剧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比如在第四节课讲解课文的第二部分时,我点了六位学生分别扮演周朴园、鲁大海、鲁侍萍、周萍、周冲和仆人的角色。我告诉学生们周星驰当年在演83版《射雕英雄传》时就扮演了一个被梅超风一掌打死的小角色,并且只有一句台词“啊”,而后来成长为国际巨星时,同学们兴致空前高涨,整堂课不断地发出欢笑声。这不仅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上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不再出现睡倒一大片的现象。
“有用”不仅来自“有得”,而且可以使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发展。学生语文学的好不好,不仅看他课文有没有读懂、知识掌握得是不是扎实,更要看他能不能灵活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能把知识看作是保存在学生记忆中的学问,只要教师一问,就能和盘托出;应该让学生能通过应用知识来证明自己确实有知识、有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所得,更要鼓励学生努力应用知识。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有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不断高涨。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学生语文水平高不高,主要看他听、说、读、写、想诸方面的能力强不强,而这五方面的能力最终又表现在综合应用上。能熟练地应用,才表现出有能力;不能熟练应用,即使满腹经纶,也难免有书呆子之嫌。目前,学生不善于综合应用语文知识,习惯于把知识保存在记忆中,这是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表现。
“有用”不仅能巩固、发展“有得”,也能促进和深化“有趣”。书读到兴会处会使人废寝忘食,拍案惊奇;能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会从内心感到喜悦和欣慰。这种由“用”而生的乐趣,比“以趣引得”、“由得生趣”又更上一层楼了。我过去教《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时,对作品的结局和主题的关系,常要花许多时间去讲述,但学生领会不深,,所得不多;后来,我改进了教法,在讲读以后,就让学生充分设想这首诗的“最佳结局”。学生纷纷发言,思路活跃。有的认为仲卿夫妇可以双双出走,逃离这个万恶的封建家庭;有的认为仲卿太软弱了,如能坚持据理力争,母亲也奈何他不得;有的认为兰芝太倔强,如能耐着心做焦母工作,也许可以回心转意;有的主张让焦母死去,拔掉这个钉子;有的主张向社会申诉,揭露焦母专横无理,取得舆论支持,赢得广泛同情;有的主张让兰芝嫁给太守之子,让仲卿“独向黄泉”,为受压迫妇女扬眉吐气,让封建家庭断绝宗嗣;还有人主张找包公之类的清官告状,甚至有人主张在兰芝死后,仲卿像贾宝玉那样出家当和尚……学生各抒己见,提出各种设想,意兴很浓。我便趁此引导他们分析讨论,看看到底哪一种结局好?在讨论前,我提出一个原则:故事的结局一定要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要符合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利于表现主题思想,不能随心所欲。大家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和分析,很快否定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出家”、“告状”、“使焦母回心转意”的想法。随着讨论逐步深化,认识到在家长制盛行的封建社会里,“逃离家庭”、“得到社会的舆论支持”的结局也是不现实的。许多同学援引鲁迅《伤逝》的例子,指出焦仲卿夫妇即使逃出了封建的家庭,也逃不出封建社会的罗网;他们不仅得不到社会的支持,相反的还会处处遭到非议与指责,精神上、生活上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有些同学在讨论中终于明确了不应“以今视昔”,如果忽视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情况,只凭自己的想象来处理问题,势必是简单化了。通过讨论,同学们把学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阶级观点文学知识应用于作品分析,情绪极为高涨。如原先认为只要焦母死去,就能彻底解决这一婚姻矛盾,讨论后认识到这是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焦母是封建制度下的家长典型,焦母死去并不等于封建家长制的消亡,在封建社会中,不知有多少个“焦母”呢!又如原来设想让兰芝嫁给太守的儿子,成为更富有的贵妇人,让焦仲卿“独向黄泉”,可以为受压迫妇女出出气。经过讨论,认识到这样的结局损害了兰芝的形象,她和焦仲卿有着纯真的爱情,正是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才使他们敢于不顾一切迫害向封建婚姻制度挑战,这正是兰芝这一人物形象的光辉所在。如果兰芝只是一个心慕富贵、不重真情的妇女,那就不成其为“兰芝”了,不仅歪曲了作品中描写的女主人公的形象,而且与原诗所表现的基调也是格格不入的,这也就是歪曲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这样的主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是进步的、具有积极作用的。至于要根本改变封建家长制度,那得要靠革命暴力来推翻封建社会这个基础,自然不是靠几个青年夫妇的双双殉情所能奏效的。在今天的新社会里,虽然还有封建思想的残余,一些家长也会在青年婚姻问题上造成一些阻力,但是社会性质已根本不同,社会舆论已完全变了,青年觉悟更是大大提高了,如果还以“自杀”作为反抗的手段,那就变成极其消极不足取的行为了。我觉得引导同学运用学到的知识、理论去分析、理解作品,不仅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见“有用”不仅能发展“有得”,也能深化“有趣”。
有些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有的学生因为语文课收获不大,于是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学了也无用,这一状况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使学生“有得”、“有趣”、“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