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地理教育

2018-11-13段金燕咸阳市渭城区风轮中学陕西咸阳712000

新生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教师

段金燕 咸阳市渭城区风轮中学 陕西咸阳 712000

在几年的教学我浅谈自己对素质教育的一点看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两个主要的角色: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所以在我们的素质教育中应从两方面改革。

作为教师,首先 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当然,这一转变需要广大教师有胆识、有远见;要勇于实践、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善于承受来自社会各方舆论的压力。学生 能考出“高分”,这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 基本观念和整体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才是新时期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一、教师素质教育转变

当前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转变,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 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 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 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当然,这一转变需要广大教师有胆识、有远见;要勇于实践、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善于承受来自社会各方舆论的压力。学生 能考出“高分”,这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 基本观念和整体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才是新时期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教师。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要通过人来实现。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教师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不仅要教师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材、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内容,了解信息,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的教学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严格教学常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优异的重要保证。

第三,教师要提高师德。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块跳板。教师是“人类灵 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师德标准要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 神,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

完善教师个性,提升教育艺术,使自己拥有热情、幽默、真诚、负责、勤奋、等优秀品质,成为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使地理成为最受欢迎的学科。

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是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地理教育的重要标志。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品德、智力、能力、发展其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二、教学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每一位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尊重个性,体现 异,激发活力,促进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情趣都得到充分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掘,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张扬。

其一,公平地对待学生,不厚此薄彼,实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将每一位学生(包括所谓“后进生”和有过错的学生)吸引到地理学习活动中来,要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形成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知识。素质教育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在现代教育中使地理教育更加开放。

其二,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包括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和创新的自由,摈弃“填鸭式”,改变“一言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地理学习的愉悦,感受到个性发挥的满足和心灵成长的幸福。教师有目的的设问,创造思维境界,让学生以一名当事人的身份,融入地理事件中去考察思考,机智的判断推理选出最佳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其三,其次在教学中鼓励和启发学生无疑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欣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多方面思考,相互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有创见地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想,即便是在探索中出现错误,教师在点拨中让学生自己矫正错误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精神。这样,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可以从认识地理到进入地理,领悟地理的真谛,并能养成善于联系敢于开拓的坚强品格。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应教会学生“会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

现代教育是以构建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人才要有超前意识。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地理教育模式,就能使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向未来,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