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德隆

2018-11-13散文涂梦月

赤水源 2018年3期
关键词:德隆渭河鸡鸣

散文 涂梦月

三岔河

三岔河位于云贵川三省的交界处,这里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鸡鸣三省之地。穿崖而来的赤水河和渭河在这里交汇成“Y”状,故曰三岔河。三岔河把云贵川三省分隔在三侧。虽说雄鸡一唱,三省可闻,但三省的人们,却要跋山涉水方可来往。在这里,你就真正能够体会什么叫咫尺天涯了。

从坡头集镇沿十多里观光大道直下,便可直达三岔河崖上。站在公路上,但见峰峦如聚,白崖森然。沿石级而下,崖间风景秀丽,时有不知名的野花自顾自盛开。走完六七百个石阶,便到了河底。

当三岔河一览无余地出现在眼前,相信你的内心定是波涛汹涌。这条红军长征途经的河,曾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岁月。站在三岔河边,总会有些恍惚,仿佛一凝神就能听见四渡赤水的枪炮声。而世界,突然间变得很小,三省就只隔着一条河。过了赤水河便到四川,过了渭河便到贵州。

我看见有人高挽了裤脚,相互搀扶着一步三摇却又执着地蹚过长了青苔的渭河。有那么一刻,我看见了渭河的兴奋和躁动,它安静内敛的外表下面,原来也潜藏着激情。

相比之下,来自镇雄和威信的赤水河就毫不掩饰它的豪放和野性,浩浩荡荡地劈崖而来,浪拍两省,毫不掩饰它的阳刚和力量。它深不可测的河水,和两岸被岁月的刀一一横切成纹的悬崖绝壁,让你完全生不出挑战的勇气。

如果说赤水河是一条雄性的河,那么渭河便是一条母性的河,它们交汇而成的三岔河,便兼具了阳刚和柔韧的特性,因此也孕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三岔河人豪爽而又坚韧不屈的性格。为了生存,他们与大自然作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为解决人畜饮水的困难,水潦人民在万丈绝壁间用一锤一錾雕凿出岔河大堰。为方便去贵州,德隆人在峡谷之上修建了利民桥。为了生活可以过得好一些,他们种庄稼,种漆树,种卷子,种油菜籽,种李子,桃子,樱桃,核桃……

站在三岔河底往贵州方向看,老鹰崖山高壁险,洞穴诡秘,一条天梯悬于半空,摄人心魄。往四川和云南方向的峡谷看,只见奇峰陡立,峭壁对峙,绝壁之上,遍布节理横纹,让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三岔河底,巨石林立,它们或立于水中,或横于岸边沙滩,以千年不屈的坚韧与顽强对抗着刀削一般的流水,对抗着雨雪风霜。与这些稳如泰山的石头对视,突然就明白。它们不是石头,是三岔河的魂,也是三岔河人的魂。

站在这三省交界处往鸡鸣三省大峡谷方向看,几根铁索横于峡谷之上,运送材料的缆车来回于两省之间,鸡鸣三省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看着这座正在修建中的桥,不觉思绪万千。原以为三省人民世世代代就这样老死不相往来,谁曾料想,在壁立千仞、气势恢宏的鸡鸣三省大峡谷之上,有一天会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飞架两省,一水之隔即将变通途。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

在三岔河边,看峭壁悬崖,流水汤汤,有一种激情在心底涌动,升腾……

篝火旁的彝家舞

被细雨打湿的夜,有些微凉。

岩口民族文化广场上,熊熊的篝火已点燃,映红了彝家人黝黑的脸。在篝火旁跳舞的彝家人,脸上充满了欢乐和自信,他们内心一定是丰盈的。他们定是白天种地,打柴,放牧,养猪,酿蜜一样地生活。夜晚跳舞,唱歌,喝桃李酿的酒,过神仙一样的日子。他们的内心也定是富足的。

一曲彝家的敬酒歌响起,那欢快的旋律,直白而又大胆热情的敬酒歌词。让我们的内心仿佛有一把火一样地燃烧起来。在彝家人的热情邀请下,我们连半推半就的姿态都不曾有,就跟着舞动起来。

篝火旁的人们,全都成了舞蹈家,我们这一群人尽管舞步凌乱,完全找不到章法,但我们的快乐却都是一样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彝家人的快乐和幸福。

在跳舞的彝家人中,有两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舞跳得最是柔软灵动。彝家人仿佛生来就是舞蹈家,只要有音乐,她们就能随节拍舞动,她们就能用最美的舞姿舞出心中的快乐。

舞蹈的间隙,忽然看见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同学,他早已认出了我,说为我拍了好多跳舞的照片。一直不知道他也是德隆当地的彝族人。惊喜,感动。他后来无论如何要为我安排住处,说怕人多我住不好。再次感受到彝家人的直率和热情,再次感动但还是婉拒了他的好意。

篝火旁的舞继续着,我们跳着,舞着,快乐着。有那么一刻,竟也希望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白天劳作,夜晚唱歌,跳舞,喝桃花酿的酒……

美丽的李家寨

我以为,在乡村,看过雨河乐利和龙井的乡村别墅,美丽的人工湖和休闲的文化广场,以及村子里人们幸福满满的样子;看过林口木黑的湾子苗寨黄墙灰瓦红线格子窗的特色民居,和那些有着乡村特色的竹篱笆,有着木护栏的人工湖,以及苗家人甜美的笑容,别的地方,再不会让我感到惊奇。而在坡头德隆的李家寨,我还是又一次被感动了。

李家寨是一个有着六百年历史的穿青人村寨。走进李家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特色的民居,虽然也是白墙灰瓦,但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是,它白色的外墙上多了一幅幅画着穿青人生活场景的画,让你一下就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民族风情。

正是早春二月,绿树掩映中的李家寨,粉的桃花、白的李花梨花、金黄的油菜花、紫的豌豆花、各种颜色的蚕豆花开得如火如荼。随处可闻花香,到处可听鸟语。一条条通往各家各户的水泥路两旁,桃树李树成荫,桃花李花恣意绽放,大有千朵万朵压枝低之势,让人仿佛看到了那挂在枝头的沉甸甸的桃李。路两边蜿蜒着的仿木黑色栏杆,给人一种古朴而神秘之感,仿佛顺着那些栏杆走,就能走进穿青人几百年深邃的历史文化里。

李家寨打动我的不只是它美丽如画的外观,还有那些质朴幸福的脸孔。随意地走进一户人家,你都能看到幸福满足的笑脸。

我们走进一户农家,温暖的火炉旁坐着两个大约八十来岁的老人,火上正蒸着饭。老奶奶话语不多,但很和善。相比之下,穿着一套格子睡衣的老爷爷就显得有些健谈。从他口里得知,他只有一个儿子,在外面打工。问他们的生活来源,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儿子时不时也给他们带些钱来,但是他们还有养老费。问及他对现在所住房子的感受,老人家颇有感慨地说,他们过去住的是草房,前两年虽然盖了土瓦,但是都很小,不像现在这样大,这都要感谢共产党。他说现在他们感到很幸福,就是死了也不忘记共产党的恩情。这些质朴的话语从一个八十来岁的老人口里说出,你能真正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

我们又去了几户人家,虽然各家情况不尽相同,但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们感到很满足。谈到将来,也都很自信。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个有残疾的三十来岁的女人,要不是她告诉我们说装了假肢,单从外表我们根本看不出。她说她打算养蜂,她现在已经买了书开始学习了。能够从一个边远山村里一个女人口里听到“看书”这两个字,的确是有点让人震撼。衷心祝愿她养蜂成功。

在李家寨,我们看到了太阳能、电子琴等有着城市气息的东西,我相信一定还有我们没看见的散发着时代气息的其他东西。在曾经贫穷落后得连水、电、路都不通的地方看到这些代表着先进文明的东西,对我们的震撼着实不小。

在李家寨,我看到了真实的新农村由内而外的美。它再一次刷新了我对乡村的印象。

我们在鸟语花香中告别李家寨,我相信,随着鸡鸣三省大桥的建成并通车,随着鸡鸣三省“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李家寨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寻找一座桥

从一个叫蒋安顺的人口里得知:大麻塘下面峡谷间有一座小桥,不过下去的路很危险。这“危险”二字刺激了我一下。虽然我平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冒险的行为,但我知道我骨子里是喜欢冒险的。因为最危险的地方也是风光最美之处。

就这样,我们甚至没有问桥的名字就决定去峡谷之中找寻这样一座神秘的桥。云姐说想去看看这一带的峡谷风光,而我更多的则是想得到一种惊喜的体验,当然也包括最险处的绝美风光。

沿着一条往下的小路问路而去,就到了一户魏姓人家的院子,问一个老人,他告诉我们,穿过院子往前走,可见一个猪圈,不要再往前,从那里一直往下走,就可以看到桥。

到猪圈处,前面是一条平坦的路,而往下,则看不到路。但老人家的话是很清楚的,我们只能往下走。至于往下的路能不能走,要走多远,我们并不知道。

这是一座十分险峻的山,我们就是要一直往山下走,才能找到那座峡谷之中的小桥。路很陡也很难行,走在湿滑的土路上,脚底稍稍一打滑,心跳就加速。有些路段全是突兀的石头,走在嶙峋的山石上,随时担心被石头绊一下,就会直接滚落山底。有时踩在那些湿润的枯叶上,一下滑去很远,心虚得不行。有好些地方都得抓住路两边的植物才能下去。有些地方,一下突兀出几块大石来,就得蹲下用双手撑在那些石头上下去。

路,险到无法说。内心即紧张又刺激。似乎走了很久很久,还是没看到那座神秘的小桥。前面两位男士看我们走得辛苦,就提议先由他们下去看看还有多远,路能不能走再回来。不知又走了多久,才看见两位男士回来,远远地对我们喊:下面危险得很,回去算了。我们问还有多远,他们说前面不远了。我们当然不甘心,说都走到这里了,还是去看一眼。于是他们告诫我们说,下面是一个大深谷,千万小心,摔下去就完了。想想刚刚走过的路,才突然间有些后怕。

很小心地又往下走,在一个拐角处远远地便看见了那座桥。这真算得上是最小的桥了,桥长不过七八米,宽不过两米。它安静地横于贵州的林口和云南的德隆白车之间的峡谷之中。与其他桥相比,他过于朴实。但正是这份朴实打动了我。它隐于深山中,并不是供世人观赏,而是在尽一座桥的本分。

走近看,见桥头立有一碑,才知道这桥叫利民桥。细看碑文,竟然让我们有些感动,碑上不仅刻着捐钱修这座桥的人的名字和参与建桥的人的名字,而且还有一段序言,把云贵两省人隔着峡谷天堑往来的艰辛,和一个叫项仲才的苗医承头建桥及建桥中的艰难,建成后给两省人带来的便利都用四字文言文的形式刻于碑上,颇有些文釆。在这深山中遇见这样一段文字,是挺让人感动的。

桥在连接贵州处的一端有一道柴门,推门出去便是贵州。据后来德隆的同学告诉我,过了桥往右手边斜向上走,一二十分钟便可到贵州鸡鸣三省村。但是路也十分凶险,一不小心,也会从那崖上掉入几十丈高的深谷。

从桥上往下看,桥离水面的距离大概也有几十米,渭河水深不见底。渭河在这里显得特别地高深莫测,不像流到下游一公里处的三岔河那样平和,让你不敢与它对视,仿佛只要看它一眼,便会被吸入进它深不可测的眸子里,让人说不出的胆寒。往四围看,但见峡谷幽深,崖间林木清幽,一种细而柔软的竹遍布峡谷之中,形成这条峡谷独特的风光。

站在利民桥边,看这连接两省的桥,竟是感慨万端。这小小的桥承载的,是交界处两省人的生活。

这小小的桥,让我看到了智慧,胆识,和征服自然的勇气。它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德隆人骨子里的坚韧不屈和他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

这座存在了近二十年的小小的桥,也许很快会被取代,也将会慢慢被尘封,被遗忘。但它的存在,对于德隆人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猜你喜欢

德隆渭河鸡鸣
鸡鸣驿
故乡
故乡
马首是瞻
长相思·夜无眠
《孔雀东南飞》中“鸡鸣”一词研究情况辨析
拉玛德隆买“丑羊”
感谢那个虫子
给渭河立传 中国 “旱腰带”上的史诗
“德隆”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