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出版工作模式新探*

2018-11-13

现代出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古籍整理整理出版社

◎ 李 亭

大型古籍整理项目的出版有别于一般的图书出版,因此有必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采取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本文以《全清词》为例,试对大型古籍整理项目的出版模式进行探讨。

一、前置介入、过程参与—新的编辑工作模式的制订

《全清词》是词学领域内继《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之后我国古代典籍整理的又一大型总集类项目,共分五卷,包括《顺康卷》《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是集有清一代万余词人词作之大成者。

《全清词》的主编张宏生教授曾将《全清词》的编纂特点之一概括为校内校外相结合,指出《全清词》的编纂时间长,跨度大,头绪多,涉及的知识也非常复杂,这决定了这项工作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同时,词又区别于诗、文等其他文体,其整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比如词的标点须以词律、词谱为据,而清人填词或有“曲子中缚不住者”,又或仅仅根据记忆写作,并不严格依据词律,仅断句一项即需耗费整理者大量精力。清末四大家之一王鹏运在《校刊梦窗甲乙丙丁稿·跋》中对校词之难与易有过概括:“夫校词之难易,有与它书异者。词最晚出,其托体也卑,又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不难按图而索,但得孤证,即可据依,此其易也。然其为文也,精微要眇,往往片辞悬解,相饷在语言文字之外,有非寻行数墨所能得其端倪者,此其难也。”王鹏运认为,依谱校词已属易事,校词之难在于在无所依凭的情况下,一两个字的定夺都需要仔细揣摩。

针对《全清词》的项目特点,南京大学出版社在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团队进行全面细致的沟通与讨论后,制订了编辑“前置介入,过程参与”的工作模式。所谓“前置介入”,即专门成立《全清词》编辑室,配备熟悉清词文献的专业研究生担任项目编辑,编辑工作主体前移,提前介入到《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的具体工作中,从编辑出版角度给整理者提供专业意见,尽可能地从源头减少未来编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录入格式的细则规定、异体字的统一、词序与词题格式的处理,等等。所谓“过程参与”,指编辑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及时跟进编纂进度,全程参与从清词文献的采访排查到标点校勘等一系列编纂工作。

这一工作模式的优越性在于编纂与编校过程的无缝对接,作者、出版社、编辑三方同时受益。对作者来说,编辑对于《全清词》编纂过程的全面参与促进了编纂工作的展开与推进,是人力上的重要支持。对出版社来说,可以随时掌握编纂进程,在出版前期即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确保出版进度与出版质量。对编辑来说,则是很好的学习与提升的机会。中华书局的老编辑傅璇琮先生曾说:“编辑当然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审读稿件,把住质量,开阔视野,组织选题,但同时还要提高本身的文化素质和学术修养,尽可能使自己在某一专业领域发展。学术研究与审读书稿,是互为影响、互补互长的。”参与《全清词》的编纂与编辑工作,使编辑有机会接触第一手的清词文献资料,从而对古籍整理的具体规范,尤其是古籍版本的鉴别、底本的选择、异文与异体字的处理等问题都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环环相扣,责任到人—工作流程的细化与完善

《全清词》的编纂与出版工作千头万绪,梳理出顺畅的工作流程,才可能有序推进。概括来说,大略如下:

1.资料排查与文献采访;2.编制数据库;3.考订词人生卒年;4.按照词人生卒年先后编写排序名单;5.选定整理底本;6.录入整理;7.校异补脱;8.撰写词人小传;9.编制引用书目;10.异体字统一处理;11.电子稿初校;12.出版社三审;13.排版出样;14.一校(对校词籍原件);15.二校(理校);16.三校(印前通读);17.专家外审;18.编制目录与索引;19.定稿付印。

以上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项工作都必须责任到人。任何一环的工作出现纰漏都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前期的基础打得扎实,后期的工作就会相对省力。

然而实际工作中仍然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清代词籍浩如烟海,版本情况复杂,为尽可能完备地搜罗文献,编纂者曾经组织过数次大规模的访书活动,遍访包括国内各省市、各高校公共图书馆,也包括部分私人的藏书,甚至还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著名汉学研究机构的藏书。尽管如此,仍然无法避免在编纂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词籍线索。同时,各大出版社近年来不断推出大型影印古籍丛书,例如《清代诗文集汇编》(全800册)、《清代稿钞本》(第一—七编)、《清代家集丛刊》(全201册)以及各大图书馆藏稀见珍本丛刊等。这类图书往往规模巨大,卷帙浩繁,都是《全清词》编纂过程中无法避开的。整理者在排序名单定下以后又需要逐卷排查这些影印古籍中的清词线索,核重比对后整理收入。

出于严谨负责的学术态度,整理者不遗余力的查遗补缺为项目的学术性与完整性提供了保障,然而,这也导致定稿时间的不断延后。针对这种情况,项目编辑应根据出版进度对新材料的整理与加入给出意见,并在后期各环节留意新增内容与书稿其他部分体例的统一。

三、坚守精品意识,深化合作关系—出版社的自我定位与追求

大型古籍整理项目的出版,最大的困难可能来自于如何在质量与进度方面达成最大平衡。众所周知,古籍整理尤其是大型古籍整理必须投入很多人的很多精力,而成果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整理古籍要耐得住寂寞,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获得成绩。对于出版社来说也是一样。我们既希望早日看到成果,又希望这个成果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目前,树立精品意识已成为整个出版行业的共同心声与努力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的承担者出版社来说,更应时刻提醒自己,在确保出版进度的同时不忘初心,坚持走精品出版之路。对于编辑来说,则应时刻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时代对编辑工匠精神的呼吁不仅仅在于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应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去对待处理,更在于自我精神境界的提升。

虽然说“前置介入,过程参与”这一新的工作模式正是为了实现精品出版而设计的,但仍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在这一新的工作模式下,编辑如何处理整理与编校工作二者的冲突,出版社如何进一步改善和深化与承担古籍整理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以及出版社如何准确定位自己在大型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中的角色,这一系列问题仍然值得探索。

注释

①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M]//丛书集成初编·卷二.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0.

② [宋]吴文英.梦窗词集校笺[M]//孙虹. 谭学纯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4:1839.

③ 傅璇琮. 我和古籍整理出版工作[M]//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647.

④ 陈昌强.清词整理研究的新进境—论《全清词·雍乾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5):154.

⑤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155.

猜你喜欢

古籍整理整理出版社
“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历程与第三届评选方案公告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评审会召开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近30年来广西地方古籍丛书编辑出版述略
石油工业出版社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