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接续性意象的诗性呈现*
2018-11-13简政珍亚洲大学
简政珍 亚洲大学
从选择到接续
洛夫的作品可以说为汉语诗树立了标竿,从二十世纪初期到现在,海峡两岸无出其右者。但细看其诗作的发展过程,早期与晚期略有不同。雅克慎(编者按:大陆学界通译为“雅各布森”)著名的立论:言说来自选择轴与接续轴的组合。洛夫的诗从早期的《石室之死亡》开始,就已经巧妙却无意识地运用了选择轴与接续轴的互动。但早期引人注目的诗行或是诗篇,选择轴或是隐喻轴的运作,比较明显,比较引人注目。如:“领受者乃向室内的烛光借取钥匙,”“宗教许是野生植物,从这里走到那里,”“死亡是破裂的花盆,不敲亦将粉碎,”等等。引文第一句的“烛光”,是经由与“人”的选择后,进入诗句。第二句的“野生植物”,是与众多流动迁移的东西选择,最后以其“野生”蔓延的意涵进入诗句。第三句“破裂的花盆”是“死亡”的隐喻,因为有“破裂”的意涵。但细究之,这个隐喻可能是因为现场有一个破裂的花盆,而产生的联想。换句话说,这是空间接续性牵引的选择,转喻促成隐喻。
“似乎无意”的书写
如上“破裂花盆”潜藏的接续性非常隐约,而且如此的阅读很多成分来自于读者的自由联想。但是洛夫近晚期的作品,接续性从隐约的背景变成前景,变成“显学”。读者若是仔细观照这些意象,可以发现四种接续:时间性的接续,空间性的接续,逻辑性的接续,对比的接续。其实,这四种接续,在当代诗创作的思维中,是一种常态,但洛夫与其他很多诗人的不同是,“似乎无意”与“明显有意”的不同,“写诗”与“做诗”的不同。
由于写诗时目的“隐约”、技巧似有似无,洛夫近晚期的诗作,很多时候选择性与接续性互为连理,两者互动结合。互动,因而很多隐喻也是转喻,很多转喻也是隐喻;结合,因而诗行在这个结合点展现浓密的诗性。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互动或是结合,诗行的进行大都在“似乎无意”的状态中发生,不是写诗人刻意的操控。
“隐约”与“明显”其实也概略不言而喻地说明了洛夫一生中作品演变的状态。颜元叔曾经举出他两首诗,来说明比较自然与刻意的两种写作方式。郑慧如在探讨他的偶发因素里,也举出他不同诗作里有些刻意与自然的痕迹,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但从比较“明显”的技巧转化成“隐约”自然的技巧,也是一些评论家的共同看法。陈大为讨论《魔歌》时说:有些诗从容写来,而呈现“物我合一”。叶维廉在其《洛夫论》说洛夫近期的作品“在平凡处见出奇”。洛夫在他诗集《魔歌》的《自序》里也有如此的自白:他自觉过去“过于侧重意象的铸造”;而“诗贵创造,而创造当以自然为佳。所谓‘自然’,大概就是像一株树似地任其从土壤中长出。”“铸造”是有意的锤炼,当然是比较刻意的行为。但这是他过去的作品与近晚期作品的比较,相较于其他诗人如管管、碧果、陈黎、夏宇、唐捐等人的“玩诗”,他的“刻意行为”真是小巫见大巫。
动人的诗性
因此,讨论他近晚期的选择性与接续性意象,重点不是技巧的探讨,更非文学词语的演练。读者所讶异的是,在展现类似现当代诗学的诗作状态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运用”或是“套用”这些词语。因为没有这样的“意识”,意象接续性的展现更缤纷杂沓,更贴近人生。早期的《石室之死亡》,诗中人的心灵是在濒临死亡而展现的生命意识,近晚期的作品则似乎在生活作息中,意象“不经心”地就碰触到现实人生。不是呕心沥血的书写,但举手投足,都是生命的凿痕。洛夫近晚期的诗因而变得更多彩多姿,更浑然天成,更能显发动人的诗性。
台湾诗坛习惯性二元对立将诗分成所谓“知性诗”与“感性诗”。“动人”与“诗性”,一般读者或是批评家惯性的反应是:“动人”属于感性,“诗性”属于知性。但洛夫很多近晚期的诗却展现了“动人的诗性”。洛夫从早期的诗作开始,就不时展现了“动人的诗性”。早期诗作《烟之外》中,“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等等,类似的诗行都是“知性”与“感性”高妙的结合。但可惜这些诗作或是诗行经常被《石室之死亡》倾向知性思维的诗所遮掩,而造成某些读者的刻板印象。近晚期的诗作不仅值得深思,更值得品尝,因为诗性非常动人。
吉布(Raymond W. Gibbs Jr.)在讨论隐喻时说,文学的隐喻不仅会让读者感动(emotionally moved),还会让读者的身心移动(movement),而经历文本内类似的经验。读者一方面情感受到感动,一方面身心受到感染,而朝文本的面向活动。洛夫近晚期的作品,经常让读者感动,而感动的同时,身心朝更具深度、更具高度的思维提升。“动人的诗性”必然兼含“感动”与“移动”,缺一不可。纯粹的感动,可能流于滥情;纯然的移动,可能只是知识或是理念的追寻。以下就以上述的各种接续讨论洛夫诗作的诗性。
时间接续的诗性
诗行的行进本身就具有时间性。从句子的开端到句子的结束,从诗节的开始到诗节的结束,从诗的第一节到诗的最后一节都是时间的流程。时间性的接续,一方面遵从文字的行进,一方面让意象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中牵连,在牵连中形成叙述。因此,时间性的接续就是叙述性的接续。现当代诗作中,意象大都是这样的状态,但洛夫总在这样“大都如此”的写法中,异军突起,更让人赞叹,更令人动容,因为意象隐含浓密的诗性,例如《美浓乡村偶见》的第二节(也是最后一节):
老屋里弃置一把黑雨伞
它背后孵出的
蟋蟀的梦
却永远是湿的。
(《如此岁月》)
老屋里有一把弃置的黑雨伞,是时间的见证。既然是老屋,雨伞应该已经破旧,濒临解体。雨伞长久不用,变成蟋蟀的家,有家就有梦。而这个梦经常是湿的。从“雨伞”到“蟋蟀”到梦的“湿”是叙述的进展,也是时间的流程。因为有“雨伞”,梦是“湿的”,这是意象的牵连,让人想到潮湿的日子、潮湿阴暗的过去。本诗的魅力在于梦是“孵出”的,而且是蟋蟀的梦。洛夫近晚期的诗总在技巧似有似无中,云淡风轻地碰触到生命的样态,一切来得这么自然。透过接续性,雨伞让蟋蟀有了潮湿的梦。浓密的诗性来自于蟋蟀以及蟋蟀有梦的意象,而这个意象并非诗人左思右想后的结果。一座老屋,一把黑伞,一只蟋蟀,这是诗中人所在的现场。很多时候,与其说浓密的诗性来自诗人精密的思维,不如说是来自于诗人灵慧的观照。读者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在一座老屋里,一只蟋蟀突然从一把黑伞爬出来,给诗中人的震撼。蟋蟀就在那里,但关键是你能否让它入诗。自然的构图经常给读者带来悠悠的伤感,但接续性本身并不必然会造成如此的伤感,而是意象、诗行与生命感自然的接续。
再举一例:“春天真好/万物各安其生/雀鸟啁啾只不过是虫子惊叫的回声。”表面上,文字似乎是在描写春天的景致,“万物各安其生”,“雀鸟啁啾”,因此“春天真好”。但“虫子惊叫”引起细心读者的好奇,惊叫什么?为何惊叫?再细看,雀鸟啁啾竟然是虫子惊叫的回声。原来,虫子惊叫是因为看到雀鸟,而雀鸟听到虫子的惊叫,啁啾雀跃,因为摆在眼前的就是丰盛的美食。诗行中,虫声是鸟声的接续,但叫声是回声的前奏。叫声与回声似乎类似音符对应的韵律,但却暗藏生死与杀机。
空间接续的诗性
空间性的接续一般指的是意象的并置。类似“早餐是一窗的云”(《如此岁月·西湖二堤》)是诗中人在窗口吃早餐,窗外一片的云。这是窗与云的并置。如此的诗行:“反正很短/又何苦来这么一趟/昙花自语,在阳台上,在飞机失事的下午。”(《如此岁月·昙花》)以诗行的空间来说,阳台上的昙花,与“飞机失事的下午”并置。但这个空间的并置暗藏时间的并置:昙花自我言语的当下正是飞机失事的下午。昙花存在的时间很短,犹如失事飞机里的人命。诗行着笔生命的飘忽,但语调平淡,没有任何情绪的波澜。两个意象静静地并置,没有任何戏剧性的警示或是预言,但生命感所营造的诗性却如皮肤里层的动脉,是血液的汹涌。
上述空间并置的诗例,仔细观察,两种情境迥然不同。“早餐是一窗的云”是摆在餐桌上的早餐与窗外的云并置。早餐与云都在现场。而第二例的“昙花自语,在阳台上,在飞机失事的下午”,阳台上的昙花与飞机失事并非在同一现场。换句话说,并非意象在同一个空间并置,而是诗行透过句构让两者并置。当代台湾诗人,对于这两种并置,并不陌生,也能产生类似的诗作,但是能自然酝酿诗性的诗人凤毛麟角。
在空间并置的意象的课题里,洛夫为当代诗写下了很多惊喜,如《邂逅》一诗的第一节:
巷口看到的背影是颇有春意的星期天是烟视媚行的
麦当劳店是略带狐骚味的
黄昏是极其女性的
(《如此岁月》)
这一节有两种读法。一种读法是,所有的情境都有“女性”的痕迹,所呈现的景致是,星期天街上有很多女子,各个地方都有女性,都散发出女性的特质。因此,巷子里的背影颇有“春意”,而这些女子大都“烟视媚行”。麦当劳的顾客也大都是女子,而且发出“狐骚味”。黄昏时分,更是“女性的”天下。这样的读法,就纯然是典型空间的并置。
另一种读法比较有趣。“巷口”、“星期天”、“麦当劳”、“黄昏”所引领的诗行彼此并置,实际上是时间的流程:一个女子从巷口出现,经过麦当劳,最后到了黄昏。这是诗中人对这个女子的印象,再把这些印象拆解,而成为诗中人对各个情境的感觉。于是,背影“颇有春意”,星期天“烟视媚行”,麦当劳“略带狐骚味”,黄昏则是“极其女性”。时间中的活动,显现的是空间里的并置。
假如读者继续读第二节,他将发现第二种读法才能真正呈显出这首诗的诗性。第二节是:
一位颇有春意的烟视媚行而略带狐骚味的
黄昏中的女子
在巷口拐一个弯
便不见了
第一行把第一节各个情境的特性集中,汇集成第二行的“黄昏的女子”。因此,更明确地,第一节“颇有春意”等等的情境,事实上是这个女子的特性的播散;也更进一步证实第一节各个“的”所修饰的情境,事实上都是因为这个女子就在那些情境。可以想见,从白天到黄昏,这个女子都是诗中人注目的对象。诗中人一直跟着她的身影。但汇集了这么多特性极其吸引人的女子“在巷口拐一个弯/便不见了”。结尾淡淡的诗行,是诗中人淡淡的遗憾。美的人物,说有,是因为当下在现场,但这个现场随时就会无影无踪。一个轻描淡写的结尾,一个几乎完全是散文的句子,却是浓密生命感的展现,是本诗诗性的最高点。
逻辑接续的诗性
除了时间接续或是空间接续,洛夫的诗经常显现自然而奇妙的逻辑。奇妙在于他的意象经常跨越常理,但如此的跨越却又非常自然,因为其中隐含丰富的生命感。一些时间接续或是空间接续的意象也经常透过这样逻辑接续的梳理。如:“雨停了/电视里一场大火烧死了几个圣人/雨,忽然又下了起来。”三行的叙述概略呈现:雨停,大火,又下雨。大火的部分在中间一行,而在这一行中,大火烧死了几个圣人。整体三行随着时间的先后,构成意象叙述。因为雨停,大火才得以炽烈地燃烧而烧死人,烧死人后,雨又下了。诗行有意无意间好似在呈现一种无奈,雨停与雨再下,也似乎是某种逻辑或是因果。诗行不刻意强调什么,但读者思绪翻腾,诗行是否在表现自然的无情?雨停是为了让大火燃烧?烧死人后,雨又下了,这时的雨是否像眼泪,是自然的怜悯?还是选这个时间点下雨,映显自然人生的一种反讽?为何烧死的是圣人?
当读者自问为何烧死的是圣人时,这个诗句的诗性才真正披露。“圣人”,而非工人、商人、小偷、政客等等,是意象的选择。选择圣人,让下雨似乎有种“目的”。老天以大火“回收”圣人,是对圣人的惩罚还是让他们灵魂飞升,没有固定的答案。朦胧性在此正是孕育诗性的场域。同理,雨又下了,是现实人生的反讽,还是老天为了圣人之死而掉泪,也是朦胧难以定案。三行是叙述时间的接续,结合圣人意象的选择,造就了浓密的诗性与生命感。
其他像《布袋莲的下午》,借由接续,展现另一种生命状态:
下午。池水中
拥挤着一丛怀孕的布袋莲
这个夏天很寂寞
要生,就生一池青蛙吧
唉,问题是
我们只是虚胖
(《如此岁月》)整首诗布袋莲的“怀孕”引发接续与想象。“怀孕”是字词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下面的叙述才如此开展。布袋莲鼓胀着身躯,因而“怀孕”是诗中人很自然的联想。紧接着两行,隐约印照人生。在夏天觉得寂寞,所以布袋莲想生。读者可能联想到人一代一代的诞生,是否很多时候跟寂寞有关?因为寂寞,没有其他事可做,自然造成男女肉体的黏昵,因而有子女的问世?水池中,周边也许有很多青蛙,布袋莲因而想到“就生一池青蛙吧”。
但想归想,想生的那一剎那,布袋莲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怀孕”,鼓胀的肚子,毕竟只是“虚胖”。整首诗从“怀孕”开始,经由“要生”,“想生”,到自觉“虚胖”,是环环相扣的逻辑;在逻辑接续中,映照一些人生的现象。布袋莲的“虚胖”,某方面来说,也暗示了众生的妄想。人如此,布袋莲也如此。
对比接续的诗性
洛夫晚期作品经常在物象观照的反差与对比中展现诗性。一个意象经常引发另一个对比的意象,呈显人生的另类角度。如此的思维,在一般诗人的诗作里也经常出现,但是纯然逻辑运作所显现的对比,与闪耀生命之光的意象的对比,两者天焉之别。《汽车后视镜里所见》以“后退”与“前进”反差的接续,让读者看到苦涩的人生。试举其中的一些对比为例:
我看到满街的醉鬼在后退
酒瓶在前进
娘儿们在后退
奶子在前进
和尚在后退
戒巴在前进
粮食在后退
耗子们在前进
大爷的骨骼在后退
一身肥肉在前进
我还看见
一排长长的婴儿车在后退
墓碑在前进
(《如此岁月》)
醉鬼/酒瓶、娘儿/奶子、和尚/戒巴的思维方式相似,整体后退,部分前进。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已经退步,但却凸显这一个人部分的特性,而这个特性就是造成整体人格/人性退步的原因。以诗行的句法来说,整体与部分成为分裂状态。满街醉鬼走两步退三步,酒/酒瓶的销路却狂升。女子堕落,因为她的奶子特别张扬。和尚不再精进修行,但标示他是修行者的戒巴却更加醒目。三组意象呈现人生的三个面向:一个是酒醉沉沦,一个是色情嚣张,一个是名实不符。“粮食在后退/耗子们在前进”是一个大隐喻。从上面所勾勒的三个景象,整个社会事实上是在大量繁殖耗子,因而我们的粮食即将淘空。“粮食在后退”紧接的意象是进一步的粮食危机,凝聚成大爷一身的肥肉。诗行中,骨骼与肥肉的意象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对比,而是人体两个同等重要的部分,南辕北辙,形同分裂。大爷挺着一身肥肉前进,但因为极度缺少运动,骨骼萎缩,已经无法支撑他难以负荷的体重。这五组意象讽刺意味非常浓烈。但假如读者将洛夫的诗只是读成对现实的讽刺,那他就错失了洛夫诗性的核心。以上面的四组意象来说,一般人的讽刺经常流于文字明显的批判,但洛夫呈现的是四组整体与个体分离的意象。透过意象,不经由言说,诗在诙谐中变成非常沉重。整体与个体不仅是对比,而且是具象的剥离,意谓维持社会的结构即将崩解。这是意象化的人生,而非一般讽刺诗惯性的言语批判。意象是诗中人在浮沉的人生中展现人生,批判则是置身度外,批判者的“我”已经从被批判的对象中抽离。“我”所指责批判的对象似乎只是事不关己的“他”。这一系列的意象的终点是“一排长长的婴儿车在后退/墓碑在前进”。生与死不成比例,墓碑的数量急速增长,不久将充斥空间,但婴儿车看起来虽是一长排,却是往后退。生者与死者中间的鸿沟将逐次拉开。可以预见,后退的婴儿车将退出视野,眼前所见的空间将是无远弗界的坟墓。这是洛夫所勾勒的世界。没有空虚、恐怖的抽象字眼,而是富于诗性的意象构图。
洛夫这种对比中的接续,有时穿戴不同的外衣,读者若不细致体会,将很难辨识。《记远戍东引岛的莫凡》中有一段对比接续的诗行,非常隐约幽微,值得细细品尝。
成长中你不妨试着
以胡渣,假牙,以及虚胖
以荆棘的欲望
以一面受伤的镜子
以琴弦乍断的一室愀然
以悬崖上眺望夕照时的冷肃去理解世界
(《如此岁月》)
一般长者告诫小孩都是引用正面的人事物做榜样,让小孩能有正面走向。但这里的诗中人是以自然人生的负面现象激引听者的正面思维。胡渣、假牙、虚胖都是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剔除或是排斥的现象,但诗中人要听者透过这些去理解世界。镜子受伤,反映的是照镜子的人身心灵的创伤;演奏时,演奏者的琴弦乍断而一室愀然。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堪回首的情境,诗中人要听者以这样的情境去理解世界。同样,晨曦光辉,但诗中人希望听者在“悬崖上眺望夕照时的冷肃”。晨曦闪烁希望,夕阳残照生命的冷肃。诗中人要说的是,在逆境中心灵更能成长。人生不仅是激昂的笑声,更多的时候是清冷的落寞。顺境让人沾沾自喜,逆境让人反思而臻于成熟。这一节结尾的两行是:“想想世人灵魂日渐钙化的过程/便够你享用一生。”灵魂呼应前面的淬砺心灵。逆向思考让灵魂免于钙化,否则就如世人庸庸碌碌的一生。对比接续意象的叙述,到此划下完美的句点。
接续与选择互动时的诗性
假如雅克慎选择轴与接续轴概括了所有言说的模式,人生各个场域里,无不是接续与选择的活动。诗的创作更是如此。细致的诗作中,接续与选择不时微妙地互动。其实,在雅克慎双轴所构筑的坐标中,任何一个语言要素都是选择与接续的交集;反过来说,任何语言的要素都各有横轴与纵轴和它对应。因此,选择与接续互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些学者也经常讨论隐喻与转喻的互动(如Fass, Geeraerts, Gibbs Jr., Goosens, Radden)。在洛夫的诗中,这种选择隐含的隐喻与接续隐含的转喻,两者的互动比大部分研究者所举的例子,都更为细致。关键还是“刻意”与“似乎无意”间的差别。在他的诗中,接续与选择经常唇齿相依,彼此互动展现诗性。试以《无题》一诗说明:
打鼓的
鼓槌请借我一下
掘墓的
灯火请借我一下
放风筝的
天空请借我一下
写诗的
带骨头的句子请借我一下
吹唢吶的
小小的悲凉请借我一下
(《如此岁月》)表面上,整首诗的意象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没有明显的目的导向。但细心的读者将从第三行的“掘墓的”,看到一段叙述的肇始点,而“骨头的句子”与“唢吶的”“悲凉”都是这个叙述的接续。以意象的选择来说,诗中人向“掘墓者”借的是“灯火”。为何是灯火?答案可能要从“骨头的句子”与“悲凉”中去探索。既然想借句子,表示诗中人是个创作者,想在灯火下写出“悲凉”而有扎实(骨头的句子)的作品。
“骨头”接续“掘墓”,因为尸体终究会化成尸骨。“唢吶”接续“骨头”,进一步勾勒了送葬的情境。整首诗似乎是以死亡与送葬布局,但为何又穿插了“打鼓的”与“放风筝的”意象?
这个问题隐藏了洛夫诗性的奥秘。他的诗不是特定主题的代言者;各种场景自然进出诗行,交织成人生杂沓缤纷的情境。现实中,也许送殡的行列穿过街头打鼓者所吸引的人群,也许距离墓地不远处,有人在放风筝。这些情境在空间中并置,但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诗性之所以浓郁,是因为意象没有套入目的论的框架。打鼓的与放风筝的,并不能为一首“送殡”的诗增添什么。但若是将这两个意象剔除,敏锐的读者将感受到丧失了什么。若无其事的意象并非真正的若无其事。事实上,“打鼓的”与“放风筝的”是写诗的人“不经心的”选择,选择了一般诗人可能想要剔除的景象。
整首诗读起来有点伤感,但是伤感并不全然来自于送殡与唢吶吹奏的悲凉。有人即将入土,有人放风筝翱翔云天。如此的穿插,让天地有点无以言之的苍茫。表象似乎无关的意象,竟然是打开诗性的关口。但彼此的相关,不是实线的牵引,而是虚线隐约的呼应。假如把“打鼓的”与“放风筝的”剔除,留下纯粹有关送殡或是送葬的意象,读者的伤感可能反而被稀释。同一个空间,各种情境浓淡穿插,勾勒人生真切的样貌。同一个时间,很多事情在发生,不只是唢吶吹奏的悲凉。全部功能性的意象反而让诗性折损,因为诗行撇离了似悲似喜、似实似虚的人生。事实上,整首诗,送殡的叙述也不明显,隐约的动线给了读者一些引领,但并非作者刻意铺成。洛夫的意象,正如柏屈(David Birch)在讨论海德格对诗的阅读时说,生命或是存有经由文字显现(show),而非告诉(tell)。洛夫以“写诗”显现生命,而非以“做诗”告诉读者有关于生命。
以上的阅读,是以接续与选择的思维来面对洛夫的诗,但洛夫创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词语。这些词语说明洛夫浓密的诗性,是因为他的诗作跳出目的论的框架。但词语也是某种框架,因此,如此的诠释虽然展现了洛夫部分的诗性,但诠释本身又自觉有些莫名的欠缺。这个欠缺更凸显出洛夫诗作的诗性。
选择与接续的融合
事实上,洛夫近晚期的作品中,选择性与接续性的运用有时不着痕迹,而选择与接续的结合点经常是诗性最浓密的当下。雅克慎曾经在一个“语言的风格”(Style in Language)的研讨会上说:“更技巧地说,任何连续的都是明喻。在诗中,相似性加之于接续性时,任何转喻都略有隐喻的迹象,任何隐喻都有转喻的色调。”洛夫有些诗中选择性与接续性浑然天成,彼此交融,让相似性的隐喻与接续性的转喻融为一体。试以《朗诵一首关于灯塔的诗》中间的一小节为例:
我要向你们
朗诵一首
……
……
……
东坡式的
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诗
一首写给潮汐、海鸥、岩石
以及千年前就一直停在那里的
一朵晚云的
诗
(《如此岁月》)
引文中诗性的焦点是“一朵晚云的/诗”。前面的意象首先来自文学典故,接着的来自于自然。“千年前就一直停在那里的/一朵晚云”接续自然的意象,但这里经由诗人灵慧的选择,它是晚云,不是朝云,不是灰云。先前相对稳定的文史传承在此面对浮动以及即将来临的黑暗。再者,这朵云一千年前就在那里,暗示与东坡创作“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诗”几乎同一时间。但历史已过千年,这朵云还在千年后的当下。意象选择千年前就存在的晚云,反衬历史早已经成为历史。其他,如《甘蔗》的第二节:
解剖学原本是
建立在理性而精确的刀法上
呸,呸,呸
吸进精血,吐出渣滓
幸好
痛,越啃越短
再也没什么可伤害的了
当手中只剩下
一颗须眉不全的
粗鄙的头
(《如此岁月》)
诗是描述吃甘蔗的过程,但是甘蔗有时是人的投影。甘蔗与人不是严谨的对应,偶而出现的意象却非常醒目,如吸进精血以及最后“一颗须眉不全的/粗鄙的头”。第二、三行是啃甘蔗的过程,吸了甘蔗汁吐出渣滓。第六行的“痛”又有人的影子,但整行“痛,越啃越短”是诗性的所在。“痛”是拟人化,甘蔗越啃越短,也就越来越没有的痛了。“越啃越短”是叙述的接续,“痛”是字词的选择。诗人选择一个能影射人的字词,而且这个字词又能产生吊诡与反讽。啃得越短,表示甘蔗的身躯越来越短小,但和人不一样的是,甘蔗被吃到越来越短时,痛苦也越来越少了。这一行是接续与选择的结合点,也是展现诗性的关键诗行。最后的四行也是关键诗行。当甘蔗被啃到只剩下最后“一颗须眉不全的/粗鄙的头”时,啃甘蔗的动作就自然停止了,因此也就“再没有可伤害的了”。本诗诗性的最高点是甘蔗头的意象。这个意象也是接续与选择的结合点。它是接续甘蔗被吃的叙述,最后的残留。但如此的意象又是人的投影。本诗中甘蔗与人身并不是严谨的对应,但偶而的对应让诗质有了密度。诗一开始就影射到人被腰斩:“被腰斩的。说是最挺拔的。”从腰斩开始,最后以一颗头颅结束。以“须眉不全”描述这颗头颅,也是字词的选择。除了甘蔗写实的样貌,读者自然联想到人被斩首时那颗与身躯分离的头颅。
事实上,第一节里的“被剥削的/说是最甜美的/被压榨的/说是最多汁的”连同前面提到的“被腰斩的”都是一语双关。表面上,描写的是甘蔗,其实都暗指人。从这三个“的”描述,最好的人也就是最可能被屠杀的对象。再以这一节的三个“的”对照结尾的头颅,叙述中甘蔗中人的影子是造就诗性的关键。因此,开始词语的选择启动接续,而最后再以意象的选择结尾。正如上述,头的意象是选择与接续的结合点,是诗的高潮,是诗性完满的至高点。另外,诗中人既是啃甘蔗的人,也是屠杀者,在啃/屠杀中反思,如此词语或是“诗思”的选择,也强化了本诗的诗性。因为有反思,这首诗才不致于沦落成只是一首“啃甘蔗的诗”。
结 语
综合以上的讨论,有几点结论:
一、 洛夫接续性意象的诗作,不论是时间性的接续,或是空间性的接续,或是逻辑性的接续,或是对比性的接续,大都展现浓密的诗性。
二、 这些接续性的诗作,很多地方,几乎浑然天成,很少有“做诗”的痕迹。
三、 洛夫诗作的诗性之所以浓密,与浓密的生命感有关。以生命作为文本,接续性或是选择性在他的诗作中,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并非文学理论的词语。实际的创作中也完全看不出洛夫有这些词语的意识。
四、 洛夫的一些诗作中,选择性与接续性交互活动,让意象更活泼,更有生命感。他的诗作动人,而且让读者朝向文本的深处移动。
五、 进一步说,他诗作的“动人”与读者的“移动”息息相关。之所以动人,并非一般惯性反应的所谓“很有感情”,甚至是滥情,而是浓密的生命感。因为有浓密的生命感,诗作展现浓密的诗性。同理,阅读他的诗,读者能朝文本的深处移动,不是因为文本刻意要表达的哲学思维,而是诗行的深邃动人。
六、 在洛夫的诗作中,选择性与接续性两者交融的瞬间,几乎也是诗性最浓密的瞬间。在这个瞬间,读者看到现当代诗深邃的堂奥。
杂志排行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的其它文章
- 朝圣者的“冥府之行”—关于《埃涅阿斯纪》与《神曲》“冥府之行”主题四个片段的比较文学解读* #
- Literature and Cosmopolitan Imaginings: On the Diasporic Representation and Imaginary Cosmopolitanism in America is in the Heart and “One out of Many”*
- 苏格拉底葬礼演说中的德性与政制—柏拉图《默涅克塞诺斯》的哲学教育*
- 亚里士多德《论诗术》与小说艺术* #
- 超越现实的小说与偏离小说的阐释*—卡尔· 施米特与赫尔曼· 梅尔维尔
- 荷兰汉学家柯雷与中国当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