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避难所
2018-11-12吴永强
吴永强
二孩政策催生了新的故事,老故事也有翻出来的必要。
我想起了当年我家的蔬菜大棚——菜园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远离村庄自成一体,终生陪伴它的只有永不停歇的汶河。除了逮鱼摸虾的野孩子(“逮鱼摸虾”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放羊的老鳏夫,套野兔的流浪汉,很少有人会穿过密布的小道,走向菜园。
因为远离村庄,少有人问津,菜园是逃逸者的天堂。躲避计划生育的妇女,住进这片原始的菜地;流浪异乡的野人,躲在我们的小屋附近,不时冒出来偷摘西红柿;偷情者不时出现在周围,隐秘的男女,专往密林里钻。我最早的童年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场景:一个新生婴儿的啼哭,被天然移植到我的大脑里,成为长久的梦魇。
那年我五岁,或者六岁。大棚还在计划中,彼时只有桃园、葡萄园以及菜地。菜地东北角最大的屋,属于二大爷,有两间,放着一张床,一些杂物。一个草木摇落的秋天,三姑挺着大肚子住了进去。三姑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之前一直觊觎我的弟弟,想用她的二女儿交换,我父亲没有同意。我对那个襁褓中的弟弟没有什么概念,一直想有个妹妹供我玩耍,想同意,但没有发言权。于是,三姑再次怀孕,准备生出一个儿子。
有人躲计划生育去了东北,隔几年带回来一群流着鼻涕的孩子。更多的人不去东北,就呆在家里,准备了毕生积蓄,再借一屁股债凑齐罚款,这样也能顺利将孩子生下来。
三姑來的时候肚子已经很大了,像一个充气的皮球。她住进了小屋的床上,偶尔坐在屋门前,看我们浇菜。一件绿色的棉大衣裹在她身上,皮球也被裹了起来。身高不到一米的我在西红柿地里逡巡,泛黄衰老的菜地,挂着几个零星的西红柿,它们陆续溜进了我的嘴里。秋风渐紧,晚上我们都回村了,三姑就住在小屋里。没有电,她也不敢点煤油灯,寂静的夜空陪伴她一个个漫漫长夜。
一天,村里来了一群妇女,在小屋里进进出出。我被丢弃在几十米外的菜地里,无人问津。我爬上一段土坡,试图更加准确地捕捉到小屋里的风景。有人咣当一声关上小屋门,里面的世界被黑洞阻隔。我偷偷溜过去,轻轻把屋门推开一条缝,迎接我的是巨大的黑暗。一个老女人走到门口,朝我喝了一声,瞬即关上门。
我找了一条沟,蹲在沟底,依旧盯着小屋。屋门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没人关门,任由门自顾开着。一个妇人抱着一团红白相间的血块在门内晃荡,传来了嘤嘤的哭声。那团血块,比足球大一点,狰狞着哇哇乱叫。他面朝我,三十米的距离,我看不真切,但却一下子印到脑海里了。后来,血块经常窜到我的梦里,深秋荒凉的菜园,一个浑身是血的孩子朝我讪笑,他偶尔张着血盆大嘴,哇哇乱叫,喷出的血沾染了所有的蔬菜叶子。
乡俗:在娘家产子不吉利,一穷穷一窝。刚开始的时候,小屋的主人二大娘一跳跳老高,指着三姑的鼻子骂。但实在没办法,除了这个小屋,她只有下东北一条路可走。东北太远,远在天边,恐怕还没走到就把我表弟生在山海关了。破解的办法也有,于是有一天,我看见笑靥如花的三姑夫扛了一架犁铧,在小屋里精心犁地,早已被压实的泥地板翘了起来。三姑夫掘地三尺,把小屋翻了一遍,大凶变成了大吉。
表弟出生后一年,奶奶去世。我夹杂在送葬的人群里,从村庄走到村东,那片被称作祖坟的地瓜地,经过三姑家门口,表弟的哭声混杂在送葬队伍里。许多年以后,表弟娶妻生子。三姑牙齿掉了大半,完全隐藏成奶奶当年的样子,每天抱着孙子坐在家门口。那个灰头土脸的小孩,不知道大棚的存在。就连表弟也从未踏进大棚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