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彼知己

2018-11-12赵士林

醒狮国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看门人啤酒厂王进喜

赵士林

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的灵魂,据说毛泽东否认自己看过孙子兵法,但是他最欣赏孙子这句话。打仗这样战无不胜,经商也是如此,经商的知彼知己,主要表现在通过商业情报了解对方商业秘密,根据己方的实力,掌握主动,采取相应对策。

日本人在这方面最下功夫。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又是个技术发达的国家。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通过对世界各地市场的渗透,创造了日本战后的繁荣。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自主勘探和开发了大庆油田,就在一般中国人都不知道有个大庆油田时,日本人却已经对大庆油田的位置、产油量了如指掌。

日本人是怎样知道的呢?他们不是派商业间谍,仅仅是通过分析中国报纸上公开报道的一些材料,就掌握了大庆的情报。

日本人首先关注大庆铁人王进喜的动静。他们在画报上看到王进喜身穿大棉袄,背后是白雪皑皑,由此推断出大庆油田肯定处于寒冷地区。他们从王进喜参加1964年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断出这年大庆肯定出油了,否则王进喜不会被选为人大代表。他们又从《人民日报》一幅钻塔照片,推断出了油井的直径,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石油产量减去过去的产量,由此推断出大庆油田的年产量,3000万吨,惊人的准确。

凭着对大庆的了如指掌,日本人发挥自己高水平工业设计的优势,迅速设计出符合大庆油田高寒地带油井作业需要的各种设备。等到我国政府向世界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我们都知道德国啤酒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啤酒。但是日本的啤酒后来居上,已经可以和德国啤酒平分秋色。说起来,日本的啤酒技术是从德国人那儿偷来的。德国啤酒的保密制度很严格,日本人是怎么搞到手的呢?

一天,德國一家啤酒厂的经理开车经过某处,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这位经理的车压断了一位日本人的一条腿,这位日本人是来德国旅游的。这位经理十分过意不去,经常到医院里探望被压断腿的日本人,并问他有什么要求。日本人说:“瞧我这个样子,已经成了残废,回国工作肯定丢了。您能为我在贵厂安排一份工作吗?我做一个看门人就心满意足了。”

这位德国经理听了立刻就答应了。日本人伤愈出院,在这位经理的啤酒厂做起了看门人。不久,这个日本来的看门人就和啤酒厂上上下下的职工打得火热,无话不谈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位日本人回国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日本一家啤酒公司打出了旗号:“和德国啤酒一样的日本啤酒。”

这家啤酒公司生产的啤酒使用的工艺和德国啤酒毫无二致,很快就在市场上和德国啤酒平分秋色。原来,这家啤酒公司的经理就是那位被压断腿的日本人。他曾经多次想得到德国的啤酒技术,但是苦于德国人保密工作做得好,一直未得逞,终于想出了那个苦肉计。他了解清楚那位德国啤酒厂经理每天开车的必经之路。有一天等在那里,将一条腿伸到了汽车的轮子下,一声惨叫,机会来了。他由此打入德国啤酒厂内部,在聊天中套取了想要的东西。

为了贯彻孙子说的知己知彼,日本人真是煞费苦心。中国的宣纸技术,瓷器技术,很多十分注意保密的传统工艺,最后都被日本人绞尽脑汁地得到了。有一件事说起来真的令我们警醒。一次,一个中国考察团到日本松下公司考察。考察完了,代表团成员和松下公司中国室的人员座谈。日方有人问:“你们上海一度电的价格是多少?”中方一位一成员回答:“大概每度2角1分吧!”日方那位立刻纠正:“先生,您说错了,上海一度电的价格是2角4分。”接着他竟然又一口气报出了沈阳、天津、武汉、南京、广州等七、八个城市的电价。考察团成员听了,相顾失色,不能不惊叹日本人的情报工作。

编辑/书含

猜你喜欢

看门人啤酒厂王进喜
单霁翔:故宫“看门人”的“匠者仁心”
Gas from human waste
CHINESE IDOL
龙山泉啤酒厂拓展精酿啤酒
目标
关于改进我国证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思考——以看门人机制为视角
最棒的啤酒
最棒的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