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11-12于素玲
于素玲
一、当下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同学、老师及父母之间的交往。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首先,师生关系有所削弱。初中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间,心理上的成长,让学生们不再视老师为“神”,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且在知识获取的渠道方面,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所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主从”关系,有所减弱,学生开始试图反驳或者摆脱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将老师作为长辈来看待。其次,易与父母产生隔阂。初中生在心理上大多处于逆反阶段,对父母的管教易产生抵触情绪,并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个人隐私意识增强,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再者,同学占据重要地位。年龄相仿的同学之间,容易产生交流共鸣,更容易相互理解,因此,在初中阶段,同学成为了初中生倾诉交流的主要对象。
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周前的一个课间,班里的四五个学习不错的学生,走进我的办公室,挤挤挨挨来到我跟前。他们每人手里拿了一张表格、一支笔。只见一个同学把纸和笔往我面前一放,笑嘻嘻地看着我,一言不发。我低头一看:一张入团申请书,需要任课老师签名。再抬头看其他人,一个个表情各异,有的木然,有的微笑,但都是期待的眼神。我沉默了一会儿。这时一个女同学怯怯地说:“老师签个名呗。”此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字签还是不签?不签吧,这都是班里的好学生,况且一个个站在我面前,个子都不矮,有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再者说了,谁都知道这个签字就是走过场。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因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极不情愿地签上名。紧接着,这张表格刚被抽走,立刻又有一张摆在面前。
签了两张以后,我终于忍不住了,说:“你们怎么一个个的连个声(说句话)都没有啊?”不料站在旁边的班长沉稳有力地说道:“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一听,火“腾”地上来了,把笔一放,想都没想,我指着签名的空白处,反问道:“那我可不可以此处无形胜有形,此处无字胜有字?”其实,我想要的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礼貌的问候,阐明来意,签字后对老师表示感谢就可以了。
此后几天,观察一下其他同事,也陆陆续续地有一拨一拨的学生来到他们面前签字。情景大同小异。老师们不免议论起来,大家共同的看法就是:这些孩子都十几岁了,怎么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呢?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可不是简单的文明礼貌问题,这是中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问题。
二、影响学生人际沟通的因素分析
基于诸如上述的情况,我认为,影响初中生人际沟通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1.家庭因素
学生的家庭环境对其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影响学生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部分初中生而言,他们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享受的是来自多方的关爱,是家中说一不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与长辈对他们的宠爱,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孩子的成長过程中,父母们若忽视了对孩子品行的教育,那么孩子在进入到学校这种集体生活中时,与人沟通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他们往往只顾及自己的利益与感受,不考虑别人,缺少宽容、谦让、合作等品质。
而对另一部分初中生来说,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他们的人际沟通。例如家长过于强势的处事风格、过于严格的要求、望子成龙的心理等,都会让学生对家长产生畏惧,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演变成自闭、自卑的倾向。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在与人交流沟通时,往往会缺乏主见,或是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易被同学欺负或是冷落,变得不合群,从而加重其自闭、自卑。
2.环境因素
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的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往往过多地追求应试分数,从而忽视了孩子整体素养的培养,更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与孩子仅有的几次沟通,也往往围绕着学业成绩等问题展开。沟通能力训练的不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
3.心理因素
由于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或是一些心理疾病,如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等等。这些学生或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极力回避与人接触;或是表现得极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来往,喜欢独来独往;或是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对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采取讽刺、挖苦、打击、嘲笑等不当方式,给别人造成伤害,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沟通。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中学生的人际沟通
基于上述现状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来客观地分析问题,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多从他人角度考虑,理解他人并能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取得他人的理解。
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次才是教授应试教育下的知识。语文核心素养由语言和文学两部分组成,而与人沟通交流,就属于语言文字的应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即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与人交流沟通。
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结合教学文章,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可以使中学生们认识到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要鼓励学生们勇敢地表达,积极地表达,争取能在生活中用准确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看法。例如,母亲节或者父亲节来临,举行“一封家书”活动,在教会学生书信写作方式的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大胆地在信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将平日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语,写在纸上,拉近他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再如,端午节和国庆节来临,就可以举行爱国主题的演讲活动,在锻炼口才之余,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是举行相关的小型辩论赛,开发学生们的辩证思维,让他们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总之,老师应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引导班级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建立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促使他们正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性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