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工程分类

2018-11-12

电力勘测设计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细粒粉煤灰分类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1 概述

1.1 粉煤灰的产生

粉煤灰主要产生于燃煤电厂。煤粉在炉膛中呈悬浮状态燃烧,绝大部分可燃物都能在炉内烧尽,而不燃物大量混杂在高温烟气中而部分熔融,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球形颗粒,在引风机的抽气作用下,含有大量灰分的烟气流向炉尾,随着温度急剧下降的过程形成了大量表面光滑的球状玻璃体。在引风机将烟气排入大气之前,上述这些细小的球形颗粒,经过除尘器被分离、收集,即形成粉煤灰。因此根据粉煤灰的形成机理,我们需要明确粉煤灰的定义,在国内外的规范中对于粉煤灰的表述基本一致,均是指燃煤电厂中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并明确不包括炉底的灰渣。

1.2 粉煤灰的一般分类

1.2.1 按粉煤灰排放方式分类

粉煤灰的排放主要有干收干排、干收湿排和湿收湿排等方式,一般称采用干收干排方式得到的粉煤灰为干排灰,而利用干收湿排和湿收湿排方式得到的粉煤灰统称为湿排灰。

1.2.2 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分类

粉煤灰依据《电厂粉煤灰渣排放与综合利用技术通则》(GB/T 15321)分为原状灰和加工灰。其中原状灰分为湿灰和干灰,湿灰是指除尘器收集的用水力排放的粉煤灰,干灰是指除尘器收集的含水率小于1%的粉煤灰;加工灰是指为综合利用专门设置设备,以改变其物化性能,达到使用要求的粉煤灰。

1.2.3 按煤种和氧化钙含量分类

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T 5014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 5055),粉煤灰按燃烧的煤种分为F类粉煤灰和C类粉煤灰。其中F类粉煤灰是指由无烟煤或烟煤燃烧收集的粉煤灰;C类粉煤灰是指由褐煤或次烟煤燃烧收集的粉煤灰,其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10%。

1.2.4 按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粉煤灰化学成分不同,粉煤灰又分为低钙灰、中钙灰、高钙灰、高铁灰和高碱灰,具体划分指标见表1。

表1 粉煤灰化学成分分类

1.2.5 按电厂锅炉排渣形式不同分类

按电厂锅炉排渣形式不同,粉煤灰分为固态排渣普通煤粉锅炉粉煤灰、液态排渣锅炉粉煤灰、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

2 粉煤灰的工程分类

2.1 工程分类的意义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飞速发展,每年有几千万吨的粉煤灰产生,而粉煤灰也越来越多的被作为工程建设的地基土或地基处理的材料,它的利用和处理已经刻不容缓。为此,首先需要解决粉煤灰基本工程特性的测试和评价问题。由于粉煤灰是一种与土不完全相同的、并具有特殊性质的散状物质,其颗粒粗细不同,物理力学指标及水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目前电力行业内对于粉煤灰的工程分类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有些认为粉煤灰的性质类似于粉细砂,有些认为粉煤灰具有类似粉土的性质,而有些又认为粉煤灰是介于粉土与粉细砂之间的一种特殊材料,因此为了保证测试与评价的可靠性,需要客观而全面的对火力发电厂粉煤灰进行最基础的工程分类,统一认识。

2.2 工程分类的依据

目前行业内对于粉煤灰并没有明确的工程分类,但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中所述,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土均适用本标准,而粉煤灰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填土材料,同样适用该标准。标准中所指的土的工程分类是从土的基本特性出发,以土的颗粒尺寸、水理性质等为界定指标的分类体系,是土的基本分类。因此,作者认为粉煤灰完全可以按照土的基本工程分类来划分。

按照《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规定,试样中粗粒组含量大干50%的土称粗粒类土;试样中细粒组含量不小于50%的土为细粒类土,粗粒组含量不大于25%的土称细粒土,粗粒组含量大于25%且不大于50%的土称含粗粒的细粒土。

3 粉煤灰的工程分类分析

为了使粉煤灰的工程分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作者搜集了全国范围内4个湿灰场和8个干灰场共12个灰场588个灰样进行粒组分析统计,并根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以土的颗粒尺寸为界定指标对粉煤灰分类,以此来说明粉煤灰的粗细程度、分布及粒径范围。具体参见图1。

图1 12个灰场粉煤灰的工程分类统计

按照粒组分类,粉煤灰可以归入粗粒类土(灰)和细粒类土(灰),而细粒类土(灰)又可以分为细粒土(灰)和含粗粒细粒土(灰)。

统计的12个灰场分布在东北、宁夏、山东、山西、安徽,颗粒分析统计的的结果如下:

(1) 在东北的2个灰场中以细砂粒为主含量达到43.4%~55.7%,粘粒含量仅2.4%~3.4%。

(2) 在宁夏灰场中以粉粒为主含量达到52.3%,粘粒含量在8%左右;在山东的灰场细粒类土(灰)中以粉粒为主含量达到61.7%~62.6%,粘粒含量6.6%~8.8%。

(3) 在山西的6个灰场中以粉粒为主含量达到50%~90%,粘粒含量10%~20%。

(4) 在安徽的灰场细粒类土(灰)中以粉粒为主含量达到60%~80%,粘粒含量10%~20%。

由图1可见:干灰场中主要为细粒类土(灰),而湿灰场中粗粒类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整体统计粗粒类土约为细粒类土的1/3,而细粒类土中细粒土远多于含粗粒的细粒土。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粉煤灰的粒组结构及工程分类,同时搜集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关于22个灰样及渣样的颗粒分析曲线,以此来说明粉煤灰的粗细程度、粒径分布范围,具体参见图2。

图2 粉煤灰及渣的颗粒分析曲线

由图2可见:19个粉煤灰样本中的粒径范围主要在0.001~0.5 mm之间,部分分布在0.5 ~2 mm之间。而其中大部分为细粒类土,而细粒类土中细粒土和含粗粒的细粒土所占比例相当。

因粉煤灰的颗粒尺寸不同,粒组分布范围不同,其表现出的水理性质,我们统计了9个灰场82个渗透系数的样本,具体参见图3。

图3 渗透系数大小统计

从图3可以看出,粉煤灰渗透系数一般在10-3~10-6cm/s不等,而10-3~10-5cm/s占到绝大多数,10-6cm/s的样本也有一定的样本。因此,可以看出粉煤灰的粒组分布特性既有粉细砂类土的渗透性的表现,也有粉土的渗透性的表现,同样也出现了类似粉质黏土的渗透性的表现,这其中大多数表现为粉细砂及粉土的水理性质。这也恰恰说明粉煤灰的粒组特性既有粗粒类土(粗灰),又有细粒类土(细灰),这与前面粒组分析统计的结果一致。

4 结论

粉煤灰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填土材料,是电力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土类,同样适用《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粉煤灰的工程分类可以从其基本特性出发,以粉煤灰的颗粒尺寸、水理性质等为界定指标进行分类。

根据本文分析统计结果,灰场中存储的粉煤灰既有粗灰又有细灰,而细灰的分布占有绝大多数。

粉煤灰的粒径范围主要为0.001~0.5 mm,部分分布为0.5~2 mm。

灰场中存储的粉煤灰的颗粒大小与锅炉的形式、燃烧的煤种、收集排放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而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炉型的改进、收集方式的技术提升及高消耗的水力除灰方式逐渐退出,灰场中存储的粉煤灰大多会以细灰的方式出现。

猜你喜欢

细粒粉煤灰分类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分类算一算
粉煤灰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
早强快硬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制备
微细粒磁铁矿提铁降硫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