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第高可畏不可恃

2018-11-12李业陶

文史春秋 2018年11期
关键词:门第柳氏子弟

● 李业陶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借柳玭的话阐述了门第高不可恃的道理。

柳玭,陕西耀县人,唐代大臣,曾任御使大夫。柳玭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柳公绰曾担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其父柳仲郢担任过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柳氏家族治家严谨,柳氏家人都因敬老尊长、重礼守法而被世人尊崇。

司马光所引用的一段话,节选自柳玭的《戒子弟书》。柳玭告诫家中子弟说,门第地位高贵,是可怕而不是可以自恃的事。同样一件事出现失误,门第高的人招来的罪过就会比别人严重,死后也愧对祖先,所以说这是门第高可怕的原因。门第高就容易产生骄傲心理,家族昌盛就容易被人嫉妒;他们的美德善行、真才实学,人们未必相信,而稍微有一点美中不足,大家都会去指责他们,所以说这是门第高不可自恃的原因。因此,高贵人家的子弟,学习应当更加勤奋,品行应当更严格要求。

这其中有高处不胜寒的意味,因为地位高,尤其引人注目,同样的过错,不良影响的后果就可能超过其他人。当然,柳玭并没有把地位高而可怕的原因归罪于外部环境,他非常旗帜鲜明地指出,自恃门第高贵,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因为骄傲,就有可能派生出种种不端行为。

家训是用训导的手段教育家人如何处世做人的,出发点主要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所以,柳玭为了杜绝子弟自恃门第高贵做出不良行为,进一步明确指出了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予幼闻先训,讲论家法。立身以孝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弃义为凶人;肥家以忍顺;保友以简敬。百行备,疑身之未周;三缄默,虑言之或失。广记如不及,求名如傥来。”要求子弟淡泊名利,好学上进,谨恭谦让,与人为善。柳玭的《戒子弟书》基本概括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内容。

柳玭的家教理念,上承先人,下训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记载,在相当长的年代里,柳玭家族后裔多有文人名士,成为传统意义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典范。

强调“门第高者,可畏不可恃”,在社会风气日趋颓败的晚唐时期很有针对性,时至今日,这一道理依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现代社会也不乏因所谓“门第高”而自恃的事情,也因此形成了“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之类的社会阶层。也还有一些人实际并没有达到门第高贵的程度,只不过由于目光短浅、小成即满,便将自己归划到“达官贵族”一类,沾沾自喜而不能自禁,忍不住自恃起来。这种错误,表现在父母、长辈对子女无原则的溺爱、纵容行为上,甚至子女惹了祸端还要利用自身之“高”进行包庇。表现在子女身上,就是自认为高人一等,躺在父母营造的安乐窝中,养尊处优,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嚣张跋扈,目无法纪。

古往今来,门第差别现象一直存在,今后也必定会继续产生和延续下去。无论为人父母者还是为人子弟者,都应该牢记柳玭“门第高者,可畏不可恃”之说,传承良好家风,严以律己,修身养性,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自恃。

猜你喜欢

门第柳氏子弟
江东子弟多才俊
承启门第之仪的门钹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折一枝青柳,寄一场别离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试析戏曲《狮吼记》中的柳氏形象
跪出来的情趣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