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框架护坡技术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的运用
2018-11-10韩松
韩松
摘 要:本文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同的治理模式,总结了网格框架护坡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以期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格框架护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威宁县,平均海拔2300米,最高海拔2879米,高原气候明显,总面积6298.7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720.5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19%。耕地面积2522.66平方公里,其中坡耕地面积1723.5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8.32%。坡耕地既是山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用地,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地。因而,如何防治水土流失,不断改善耕地质量,让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突出、作物产量低的坡耕地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基本良田,一直是威宁水保人积极探索和奋斗的目标。从2011年起威宁自治县连续实施了七年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加快了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2011年和2012年项目为石坎梯田,2013年和2014年既有石坎梯田也有土坎梯田,2015、2016年、2017年项目都是土坎梯田,其中,2015年和2017年项目采用网格护埂坡改梯技术,收到了良好成效。以下是笔者结合实践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网格护埂坡改梯技术作一些探索和总结。
一、网格护埂坡改梯技术概况及背景
网格框架护坡是用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或在现场直接浇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修成格式建筑物,格内可进行植被防护的一种护坡措施。从2013年以前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石坎坡改梯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石料充足的土石山区。威宁县处于云贵高原中间地带,许多坡耕地附近都没有石料,要从几公里外的地区运石料来进行石坎砌筑,修建成本高,效益明显降低。于是县水保人员在治理效果、工程造价等的探索中不断改进施工技术,从2013年起尝试土坎坡改梯,土坎梯田最大的缺点是稳定性差。自2015年起,全面推行网格护埂坡改梯技术,使全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笔者就威宁县近七年实施的不同护埂方式的坡耕地治理成本进行了调查统计。对5°~15°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若采用干砌石护埂方式,每亩造价在3300元左右;采用土埂加植物护埂方式,每亩造价在1500元左右;采用网格护埂加埂坎绿化方式,每亩造价在3000元左右。由此可见,土埂坡改梯造价远低于石埂坡改梯,网格护埂坡改梯造价略低于石埂坡改梯。再来看看施工技术难度,石埂坡改梯采用机械开采配合人工开采石料、人工砌筑工艺,没有什么技术难度问题。土埂的施工技术难度稍大一点,主要体现在埂坎的稳定方面,一般采用机械开挖配合人工筑埂工艺,受强降雨冲刷的影响,埂坎容易垮塌,进行多次修补也不能完全稳固。网格护埂技术主要是采用网格混凝土采取现浇制的方式进行,相对土埂施工技术而言,施工难度更为复杂一点,但一般的施工单位都能做到,做起来难度也不算太大。采用网格护埂技术后,就能有效解决土埂受强降雨冲刷容易垮塌的问题。
二、网格框架护坡改梯工程设计要求
网格框架护坡改梯布置在地面坡度5°~15°之间的坡耕地上;田坎应沿等高线呈长条带状布设,坡沟交错面大,地形破碎的坡面,田块布设应做到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面宜宽不宜窄,田块宜长不宜短,尽量做到生土平整,表土复原;集中连片、规范治理。
1.平整土面:先对坡耕地进行平整土面,改造为水平台地地,再采用网格护坡对坡耕地边坡进行防护。同时,对地块内局部存在的一些侵蚀沟采用浆砌块石砌筑梯坎进行防护。
2.网格设计: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梯土下边坡容易受雨水冲刷导致垮塌,因此对坡耕地下边坡并采用网格护坡进行防护。网格设置于坡耕地边坡上,根据现有坡耕地边坡情况,适当进行削坡,坡比1:0.3,再在边坡上布置砼网格。网格埋深0.3cm,整体高1m至2.5m,迎土面压顶出土高(埂高)15cm。采用c15砼现浇格条,格条布置为菱形结构。
网格由基础、格条、压顶组成,均采用c15砼现浇。具体尺寸为:①基础设置在最底端,挖槽30cm后采用c15砼现浇,厚30cm、宽30cm,②格条设置在坡面上,布置为菱形结构,格条横向中心距100cm,采用c15砼现浇,厚为20cm、宽20cm,③压顶:最顶端采用c15砼压顶,厚12cm、宽30cm。
三、网格护埂坡改梯技术施工方法及要求
1.平整土面
网格框架护坡改梯在施工过程中先将表土(厚度不低于30cm)集中堆放在梯面中间,在露出的底土上进行里切外垫,田面修平并修建好网格护坡后,将表土均匀覆盖到梯面上。施工后要保证梯面基本水平,表土覆盖层厚度不低于30cm。
2.网格护坡
先对坡耕地下边坡适当削坡,坡比为1:0.3,再浇筑网格护坡。网格包括护底、框格和压顶三部分,均采用c15砼现浇,顺序为:先开槽30cm,浇筑护底、再浇筑框格,最后压顶。施工要保证网格结构良好,不垮塌。
3.种草
网格浇筑完成后,在网格内填筑土料,同时撒播黑麦草,撒播量为45kg/hm2。坡面也可以栽種鸢尾,株行距采用0.20m×0.20m。
4.浆砌石梯坎
坡耕地地块内存在一定的侵蚀沟,在侵蚀沟下部采用浆砌块石砌筑梯坎对侵蚀沟进行防护,浆砌块石砌筑梯坎连接两侧网格框架护坡改梯梯坎。
5.网格护埂坡改梯技术质量要求
网格框架护坡改梯后,质量要求达到:田面得到平整,田面坡度水平,表土覆盖在最上层,厚度不低于30cm;边坡有网格有效支护,网格基础稳固,格条结构良好,压顶表明平直,网格内草种长势良好;侵蚀沟得到浆砌石梯坎的有效拦挡防护,浆砌块石砌筑的梯坎结构良好,基础稳固,无沉降,压顶表明平直。
四、结语
在石料缺乏的地方因地制宜搞土埂坡改梯或网格护埂坡改梯,通过栽种鸢尾、黑麦草等护埂植物,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让埂坎绿起来,既解决了工程点石料不足的困难,又节约了治理成本,更为可喜的是,治理后的坡耕地生态景观良好,呈现了自然和谐之美。网格护埂坡改梯技术是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生态景观良好,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