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项目管理,为农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018-11-10郭跃锋
郭跃锋
摘 要:为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我国多数地区正式启动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发展,多数地区在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方面,选择采用试点先行、紧抓实干、合理推进的管理思路,以确保农场移交工作安全、合理。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政策,贯彻及落实好项目管理内容,为农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针对于此,文章主要以农场经济建设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项目管理内容,提出关于加强农场经济建设力度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农场经济;项目建设;有力保障
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促进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是当前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其中,国有农场作为推进我国农村社会长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与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最重要的是,国有农场的合理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经济稳定而言,具备重要的建设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国内经济社会格局发生较大改变。传统农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针对于此,我国逐渐大力开展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目的在于促进国有农场减轻负担,实现轻装上阵要求,向着集团化、企业化、市场化发展。
一、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始终将坚持我党思想政治方针及内容作为主要战略思想,始终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九大精神,并有效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为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坚持贯彻党中央和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关于农垦改革的重大决定与内容,实现垦区集团化与农场企业化,规避以往行政管理存在的弊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改进,我国部分农场基本上已经形成由行政管理向企业经营过渡的管理体系,在行政化方面取得巨大突破。可以说,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为我国建设农业领域航母保驾护航。
2.基本原则
首先,办社会职能必须遵循逐步移交原则。在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方面,相关人员应该尽量采取整体移交、分部分项移交措施,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逐渐弱化,致力于由地方政府进行统一管理,解决以往管理不善或者秩序混乱等问题,确保移交工序安全无误,各项职能履行到位。对于地处中心城镇内的国有农场而言,暂且可以实行内部分开等逐步移交原则,确保移交工作顺利完成。
其次,统筹规划原则。所谓的统筹规划主要是指统筹国家相关领域的政策内容,做好各项改革工作,确保移交工作顺利无误。在政策安排方面,相关部门及政府应该做好统筹人员、编制、资产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农场经济建设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并明确统筹改革主次体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改革进程,促进我国农场经济建设工作的合理发展。这是我国农场经济建设必须遵守的主要原则,应予以重点执行。
最后,条块结合、试点先行原则。这一原则意在表明相关部门应该围绕总局、管局、农场三个层面系统进行合理展开,主张先易后难的移交试点原则。位于中心城镇的农场,应该充分展现“块”的试点要求,涉及到的行政管理职能以及办社会职能需要逐步移交,防止急于求成,出现隐患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在前几年率先实行的学校、医院、供电、工商、治安等领域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的改革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为我国农场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项目管理与农场经济建设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就是确保经济建设主战场安全、合理的基础保障,也同时也是检验干部能力、作风是否良好的基础保障。我国当前正处于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力度,促进农场经济建设发展进程。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紧抓项目管理与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结合起来,可进一步提升相关部门的思想意识,根据全面目标任务,稳定农场经济建设力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可以说,坚定不移地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是为农场经济社会提供安全保障的核心力量。
国有农场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政府职能范畴内的事务内容,一般多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区管理以及基本医疗服务等内容为职能主体,移交给当地政府进行全权管理。对于个别具有战略地位或者地区偏远等地可以不进行分离处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并不具备将办社会职能移交给当地政府进行直接干预与管理的条件,如果强行交由处理,涉及到的管理成本很有可能比预期的高。为进一步确保农场经济建设的安全性与合理性,需要相关人员立足于该项目管理的要求与特点,做好农场经济建设管理工作,如适当构建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的改革要求。
由上述内容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夯实项目管理力量是有效提升农场经济建设的主要前提,必须要严抓实干,合理推进,确保农场经济建设安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协调沟通能力,對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始终坚持“谁管理、谁承担”的原则,贯彻与落实农场经济社会建设内容,确保项目建设质量,防止出现隐患问题。可以说,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力度以及统筹安排各项项目管理活动,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围,传达与落实我党精神,确保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顺利完成,达成预期的建设目标。
三、抓好项目管理,为农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推进农场经济的合理发展
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需要贯彻与落实《意见》内容,立足于移交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本地区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发展特点的科学方案,目的在于界定改革范围、深化改革内容,确保项目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落实。与此同时,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各项资源配置情况,做好债务处理与经费保障工作,完成推进农场经济建设的工作内容。
2.强化基础性建设工作,确保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的合理性
为进一步强化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各级人民政府与相关部门需要切实做好基础性建设工作,如事先调查摸底、做好数据分析以及资料归档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需要全面梳理国有农场具备的责任与各项社会职能,界定国有农场的职能范围与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基础性建设工作应重点收集好改革前国有农场的决算数,仔细核查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在进行完债务清查工作之后,需要将各类数据进行归档处理,便于后续应用。
3.适当构建激励体系,强化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力量
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在改革内容方面,涉及到的改革成本主要由地方财政进行合理承担。为进一步夯实项目管理力量,相关人员必须结合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内容,如根据各地农场区域涉及到的面积、人口基数、财政情况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各类客观因素,确保改革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改革完成的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采取先改后补的方式加强补助管理,以便更好地强化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力量。
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统一部署、正确督导
项目管理需要重点加强对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尤其是改革补助资金的走向与具体应用,以便更好地规范资金使用安全。对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行为,或者上升到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农场经济建设安全、合理。
四、结语
国有农场作为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确保国家粮食充足与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具备功不可没的作用。为进一步确保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相关人员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力度,贯彻及落实农场移交项目理念与思想,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力量。针对于现阶段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缺乏统一政策指导或者改革工作不彻底的情况,本人建议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必须加以重视,切实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农场经济建设工作,尽可能地规避隐患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农场经济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相信通过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农场经济建设将会上升到全新高度,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进程,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宋晓明,高华伟,段德奇.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5(01):9-11.
[2]王云福,王占学,王斌,田晓亮.吉林省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垦,2015(08):30-32.
[3]杨群祥,万磊.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研究——以广东农垦为例[J].中国农垦,2016(05):30-33.
[4]王阳,张元福,王大庆.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与管理体制研究[J].農场经济管理,2016(05):4-10.
[5]记者张谯星.李军主持召开农场社会职能移交专题座谈会[N].海南日报,2015-09-18(A01).
[6]任建新,周雨根.国有农场内部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垦,2009(01):23-25.
[7]杨绍品.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坚定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J].中国农垦,2013(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