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一点思索

2018-11-10刘波

教师·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管理艺术高中班级

刘波

摘 要:班级是学校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也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路人。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所以,即使班主任能力再强、方法再多,也很难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文章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所采用的管理艺术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班级;班主任;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3

作者简介:刘 波,山东沂水人,山东省沂水县第四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本科。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不仅是教育者和引导者,还是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联系的桥梁。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民主合理地管理班级。如何成为优秀的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工作数年来,我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整理出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勤”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

勤就是责任,勤就是关爱,勤就是态度。班主任须做到“三勤”:腿勤、眼勤、嘴勤。腿勤即“到”,到就是榜样,到就是诚信,到就是威慑;眼勤为“察”,善于观察学生的日常举止、表情动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嘴勤为“施”,针对突发问题,开展即时班会,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并有选择性地采纳学生的意见,同时进行总结、提出要求、实施规范,做到让“民主”深入人心,科学合理地管理班集体。

勤不仅能及时制止恶劣现象的发生,还够改变人的命运。青春期的学生是敏感的,容易和同学发生碰撞,产生矛盾冲突,容易冲动行事,变身为“魔鬼”,以至于伤人伤己,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如果只是一味地训斥学生,反而适得其反,更大地激化矛盾。就如教育专家魏书生先生所说:“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老师要理解、尊重学生,最终才有能力去改变学生。”[1]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磨合——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通过相互磨合,学生能够信任老师,老师可以了解学生,找寻到适合班集体且体现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法。勤是成为优秀班主任的重要法宝,班主任需要做好这“三勤”,勤关心学生、勤了解学生、勤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及时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处理好了,良好的班风才能逐渐形成,班级秩序才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二、班主任必须在班集体中树立威信

威就是能力,威就是通行证,而树威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好学。“亲其师,信其道”[2],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新形势下,大部分学生已变成“信其道而亲其师”。所以,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优秀的教师,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阵地在课堂,知识的交流就是一种认可的交流,班主任只有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认识、关注、认可自己,才能树起重要之威。因此班主任不仅需要研究教法,更应该刻苦钻研学法,认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易错点,做到让学生感到真切易学,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逐步树威。有了初步之威,然后再给予诚信,比如,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经历来教会学生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的道理[3]。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诚信,自觉性便会成为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纪律性也就自然生成,班级管理工作便能循序渐进地展开。

三、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变化

多年的高三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在管理学生上逐渐形成了高三的“三段管理法”[4]。

第一阶段,“紧张期阶段”——高三开学至期中考试。在这一阶段,学生由于假期里已经了解过高考的信息和对高三的神圣感、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他们会跃跃欲试,会很感性地约束自己,表现得很听话,学习也很积极。这一阶段里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是做好正确的引导,以鼓舞为主,使学生既保持积极的自信,也有理性的学习。班主任可以在开学伊始,和班里的学生做一个细致的交流,了解其家庭信息、学习态度、奋斗目标等,这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同时也能和学生建立感情基础。班主任了解信息后,再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主题班会,如召开“走进高三,你准备好了吗”班会,通过PPT课件展示有震撼力的备考、家长陪考的励志图片,让学生认识到高三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在学习上要足够重视;又如开展“学习方法交流指导”班会,让学生认识到高三与高一、高二阶段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从而对高三复习有系统的认识。

第二階段,“彷徨期阶段”——期中考试后至一轮考试期间。这一阶段由于已经进行了期中考试,大部分学生都对成绩感到不满意。考得好的学生也会在前期紧张复习造成的压力下,有放松的感觉,再加上学生对高三阶段的适应较差和对“题海战术”的疲惫感,使原来美好的憧憬、决心慢慢淡化,最初存在的不良习惯和新的小毛病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学生可能会放松,徘徊不前,甚至有学生还会出现放弃的念头,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所以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每一个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帮他们找出得失、原因,让他们意识到很大程度上能力的禁锢来自心理,打开心结是关键;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存在问题——仅仅理解了单一知识点,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综合知识,并且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还不够成熟。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指导上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认识自我,走出阴影,看到希望。

第三阶段,“恐慌期阶段”—— 一轮考试后。这一阶段由于教师长期对一轮考试重要性及与高考对应性的强调,学生在考试后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反差认识,加上高考即将来临,压力增大,更容易造成心理恐慌。这时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让学生知道一轮前的复习只是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归结,二轮复习才是综合能力锻炼和提升的关键时期,是质变期,是脱胎换骨、化蛹成蝶的关键期,让学生认识到二轮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轮考试后,一定程度上的思想引导可能比知识教学更为重要,所以班主任要勤跟、多看,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变化,温和地和学生交流,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学生压力。

四、班主任需要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

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或是生活在单亲家庭,或是父母在外打工,自己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样的学生有着“特殊”的家庭,也应该得到特殊的对待;这样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为敏感,他们缺少家人的陪伴、父母的关爱,更容易受到打击,容易出现自卑心理、性格孤僻、情绪消极、缺乏上进心等问题[5];这样的学生在生活中更容易冲动行事,同时在遇到困难时也更需要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需要时刻关注这些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状况,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防止他们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学校的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学校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块基石,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摇篮。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建设者,班主任手提着明灯,丝毫不得放松,应多跟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他们的父母沟通,避免学生的心理发生扭曲,或用自身的经历去感染他们,答疑解惑,成为学生成长路途中的指路明灯;班主任肩扛重担,分毫不能松懈,需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这些平凡的学生实现不平凡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J].考试,2015(31):93.

[2]蒋巧妮.探寻“亲其师信其道”的奥秘[J].考试周刊,2016(77): 110.

[3]朱正才.当好班主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3): 216-217.

[4]罗应忠.论高三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学习(上旬刊), 2014(7):200.

[5]李生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措施[J].文学教育(下旬刊),2018(2):132-133.

猜你喜欢

管理艺术高中班级
班级“四小怪”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