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8-11-10王香平

教师·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重要性生活化

摘 要: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讲求学以致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生活化思想引入其中,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文章首先阐述生活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然后总结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和运用生活化思想,旨在推动生活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想;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9

作者简介:王香平(1977—),女,湖南洞口人,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江潭完全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小学高级教师,专科。

一、引言

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入生活化教学思想和理念。尤其是小学数学,其中的很多知识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结合,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找寻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数学知识领悟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其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观察[1]。

二、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数学又同时高于生活。从古至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与数学紧密相连的,因而数学知识的学习对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自身年龄与经历的限制,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大多停留于初级阶段[2]。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思想,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了解。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师生良好互动的氛围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抽象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困难,此时就需要引入一个实际的载体来表达抽象的理论知识。因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将具体的生活场景引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化抽象为生动,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知识的美。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生活化思想引入实际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和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利息与利率”相关章节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到银行进行参观学习,并以学生的压岁钱作为例子,让学生实际模拟存取,引导学生思考何为“利率”、利息如何计算等诸多实际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入实际的教学过程,找寻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生活化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情境的构建和创设有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而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能够让学生在比较熟悉或是已知的环境和情境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理解、记忆与掌握。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能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3]。例如,在讲分数相关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切西瓜,如何切才可以保证一样多,而每个人吃掉西瓜的几分之几?”“你们家中有几口人?而每个人又是总人口的几分之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仔细对问题进行分析,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开心且高效地学习。

2.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机械性地讲述数学理论知识,过于枯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握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将生活与教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述序列与奇偶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站列,按照提前给定的序号,依次排成队列,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队列的人数,并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区分奇偶数,指出谁是奇数、谁是偶数。教师再将各队列合并在一起,引导学生对队列的横向与纵向人数进行观察,并引入乘法问题向学生讲述如何计算队列人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结合,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模型,依此反复地思考和练习,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生活化教材知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引导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善于捕捉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收集数学信息,注重教材知识的生活化,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三角形与正方形模型,并指引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际的操作中思考正方形与三角形之间稳定性的差异,从而领悟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更好的结论。同时,教师还可以列举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

4.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力求学以致用。因而,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培养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其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在讲“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来对身边的一些实际物体进行测量,这样寓理论于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一双善于捕捉知识信息的慧眼,着眼于学生需要与个性化差异,注重调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让学生在身边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来感受数学、理解数学以及运用数学,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為根本,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同时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郭聪斌.生活化教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才智,2017(18):125.

[2]洋 拉.生活化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17):60-61.

[3]王燕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及教学生活化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6(65):70-71.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重要性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革新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