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五大“共享”,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
2018-11-10张泉清
摘 要:园本教研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有益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百变魔尺”教研活动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五大“共享”,提高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共享;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06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园本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FJJKXB16–004);2016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园本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MJYKT2016–019)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张泉清(1977—),女,福建沙县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近年来,由于对园本教研的重视,许多幼儿园都相应进行各种教研的尝试与探索,但在实践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形式较简单,主题较单一。教研活动大多都是教师们集中在一起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真正实效性的工作涉及较少,研究、讨论、交流的内容较少,园本教研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缺乏有效性,因此,如何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将“问题”共享,引发教师共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常常说幼儿教师要有一颗会发现问题的敏感的心,要有一双会发现问题的敏锐的眼。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应提供机会鼓励教师们提出他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将“问题”大胆地公示出来。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的是来自幼儿日常的“第一手”问题。问题涉及幼儿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问题看似简单,却非常有价值。我们如果能认真剖析这些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提炼、提升,就有可能成为教研活动下一步研究的任务。
如在一次讨论区域材料投放的教研活动中,一位大班的年轻教师提出他的困惑。他们班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每天一到区域时间,就把他的玩具魔尺偷偷拿出来玩,结果弄得班上的幼儿都不好好参加区域活动。大家针对这个问题纷纷支招,最后一致认为,一把魔尺能引发幼儿们这么大的关注度,说明幼儿们非常喜欢魔尺。玩魔尺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还能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何不将它投放到益智区,让幼儿们“光明正大”地玩呢?讨论中,许多班级的教师感到茅塞顿开,受到启发,也决定在各自班级的区域活动中投放魔尺。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园掀起了幼儿玩魔尺的热潮,教师们也展开了对如何指导幼儿玩魔尺的研究,正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二、将“策略”共享,引发思维共振
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常常由于主题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也就不高,大大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如果每个阶段,教研都能有固定的主线,教师日常圍绕主线开展用心的“教”与扎实的“研”,将“教”与“研”紧密联系。那么,在教研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话说,都会有问题需要解决,教研活动就不再是一人谈或少人谈。
因为大家在做同一件事,遇到的问题有可能是共性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大家集思广益,才是真教研。如在一次教研中,一位教师分享他的教育故事,描述的是全园掀起魔尺热。一开始,幼儿们都感到很新鲜很好玩,可是这样的场景持续不到两周的时间,幼儿的兴趣似乎没有了。她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分享完教育故事,教师们开展了头脑风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兴趣减弱是魔尺本身的原因,魔尺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魔尺扭转不灵活,稍微用力断开了;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兴趣减弱是因为幼儿基本上是在随意扭转魔尺,没有新的玩法及时跟进。之后,教师们又根据见解,三三两两结合,商量对策。于是,教师们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回应策略,有的提出要指导幼儿玩魔尺,教师首先自己要会玩魔尺,不能只是在一边调节矛盾、维持纪律;有的提出应根据幼儿年龄班的不同投放不同段数的魔尺,并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不断增加难度。大家将“策略”进行共享,就能相互受到启发、点拨,引发思维的共振。
三、将“现场”共享,引发交流共研
光纸上谈兵是不够的,还要走进现场,聚焦现场开展研讨,定期开展的现场教研可以是集体教育活动展示,也可以是区域活动实施,让教师以不同的方式结成共同体,有时以班级为单位,师徒结对;有时以年段为单位,同伴互助。观摩后,教师们进行分析点评,好方法大家学、有问题大家找、有困难大家想。这样的教研活动,能促进整个教研团队凝聚力和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
如在一次关于“如何在不同年龄班指导幼儿玩魔尺的区域活动”现场研讨中,各年段的段长先组织本年段的教师商讨如何根据本年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支持,激发兴趣,最后推出一个班级进行展示。在现场研讨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亮点,小班的教师对各种造型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把魔尺造型分为两类,一类为平面造型,包括各种数字、各种几何图形等;另一类为立体造型,首先从简单的平面造型开始,为每个造型制作了一张长条的说明书,前面是成品造型,后面是步骤图,让幼儿先被魔尺的各种造型吸引,再一步一步慢慢学。中班用闯关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对魔尺产生浓厚的兴趣。大班则针对幼儿的特点,创设了一个“魔尺擂台”,幼儿有新的魔尺造型,就可以摆上去 “秀一秀”,得到同伴认可的,可以获得“魔尺小达人”称号。
四、将“资源”共享,引发互利共赢
如今,已不再是单兵作战、闭门造车的时代,我们需要合作、共享。在学习共同体的结盟中,不仅教师之间可以结成共同体,幼儿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也可以结成共同体。如在玩魔尺的过程中,同一内容幼儿会变出不同的造型,同一造型幼儿也能创造出不同的变法。于是,我们定期组织一些幼儿走出班级,通过大带小、走班等形式,把好的方法传播出去,把先进的技术学回来。这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魔尺建构的内容。幼儿学习魔尺的过程也带动了家长的热情,一些有兴趣的家长还组成“魔尺家长帮”,定期到幼儿园教幼儿们玩魔尺,并参与到教师的教研活动中,分享心得、提出困惑。
五、将“成果”共享,引发师生共进
为了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让教师和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提高其有效性,幼儿园还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成果共享活动,如开展“魔尺热身赛”“魔尺争霸赛”等为教师、幼儿、家长提供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一个阶段的展示,能帮助教师明确幼儿现有的水平,梳理、整理好经验,拟定下一阶段的目标。这样,有助于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认真做研究,让教研活动越做越深入、越做越有趣。
总之,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五大共享”能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增进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协作,能加强教师们的合作意识和专业水平,给教研活动注入活力,使活动内容更丰富、活动方式更多样,使教研活动更具开放性和协作性,极大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什么样的“共同体”可以称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审视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4(4):16-22.
[2]郭向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个案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3]牛利华.略论美国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若干实践问题及其出路[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