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校园足球发展实践研究

2018-11-10宋春辉

教师·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校园足球发展路径

摘 要:文章以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的校园足球实践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考察法、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等主要的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校园足球的推进思路与策略,为同类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农村高中;校园足球;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9

作者简介:宋春辉(1977—),男,江苏海门人,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教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

一、研究目的

通过校园足球的先行学校发展经验,我们可以了解符合区域现状的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径。本文以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的校园足球为例,探索农村高中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中学校园足球实践。

(2)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以实践、研究、总结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探索;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理论和资料,较全面地研究本研究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成果。

三、结果与方法

(一)凝聚共识,汇聚校园足球发展的合力

1.增强师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认同感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

2050年)》指出:“增强学生、家长对足球的认同感,支持学生课余、校外参加足球活动。”显然,学生、家长、教师对校园足球的认同直接决定校园足球推进的深度与广度。所以,普及推广校园足球过程中应利用家长会、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校报、学校宣传橱窗、学校的微校平台,教育开放日等形式统一师生、家长的思想,增强他们对校园足球的认同感。

2.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理解度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学生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显然,校园足球不仅是在培养学生的球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收获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我们通过专家讲座、校园足球文化大讲坛、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校园足球的核心理念,增强师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理解度,凝聚共识:推广普及校园足球不仅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足球运动教会他们协作、奉献、尊重、担当的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素质全面的人。

3.增强师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亲和力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关心的首要问题,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参加校园足球运动会影响文化学习,于是我们专门启动校园足球校级立项课题,加强校园足球与文化学习关系的研究,以数据说话,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亲和力。2014年、2015年、2016年我校高考本科上线率节节攀升,分别达82.12%、82.65%、84.20%。

与此同时,学校体育也在飞速发展。2015年获南通市高中校园足球阳光体育联赛女子组二等奖,2015年高中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2016年学校男、女足分别获得南通市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全市阳光大课间评比连续两年获特等奖,市田径比赛团体总分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前三名。

认同、理解、接受,破除教育与校园足球之间的壁垒,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让教师、家长、学生走进校园足球,参与校园足球。

(二)优化条件,夯实校园足球发展的沃土

1.完善制度,增强执行力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主抓,各科室主任、班主任、体育组全体教师参加的学校足球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足球工作,并制定《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校园足球工作制度》《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任务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每学期把学校体育、校园足球工作写入学期工作计划。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策、制度保障校园足球落实的执行力,也保证了学校足球工作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2.优化师资,增强战斗力

我校现有八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高级教师五人、足球专业教师二人、足球二级以上裁判二人,具有较强的师资配备。为增进交流、开拓视野、更新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近三年,我们先后派出数十人次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同时,我们还邀请校外的足球专家到学校进行足球专项指导。“请进来,走出去”,优化师资,增强教师校园足球普及推广的战斗力。

3.升级硬件,增强保障力

目前,我们学校建有37个行政班,严格按照《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配置场地器材,1个标准化的塑胶操场、1座体育馆、6个PU篮球场、6个PU排球场以及1个网球场,拥有标准11人制足球场1片、 7人制足球场2片、足球门10个、其他器材若干。为增强校园足球普及力度,2015年,我们采购了足球、训练背心、标识桶、足球门、体能训练器材等,再次升级硬件。此外,我校每年专门拨置经费维修、更换、补充足球器材,保障校园足球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三位一体”,扬起校园足球发展的风帆

(一)着力课堂,打牢校园足球普及的根基

2015年10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王登峰司长在发言中指出做好校園足球工作最重要的着力点是校园足球的教学问题。他说:“能不能参加比赛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把足球教学工作真正落在实处。”我校一直把课堂教学视为校园足球普及的“第一阵地”。从2005年起,我们就开设了足球选项教学,从2010年起,我们在开设选项的基础上把足球增列为体育必修模块,共18课时,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完成,安排基本的运、传、射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能;2016年9月,我们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每周增开一节足球课,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展开教学。

(二)繁荣社团,凸显校园足球普及的亮点

我校在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中,构建了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等四类选修课程体系共90门校本课程和社团组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助餐”。其中,足球社团是校园足球普及的第二课堂,技战术难度高于体育课,实现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的目标,一直是众多热爱足球的学生钟爱的社团,其中,有不少是女生。我校安排两位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技战术辅导,社团活动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而学校的男、女足就从这批学生中选拔组建。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在社团活动的锤炼中得到了提高,足球社团的繁荣也凸显了我校校园足球普及的亮点。

(三)正视竞赛,彰显校园足球文化的底蕴

我们对足球比赛的态度是重视组织,不刻意追求名次,不施加压力。为此,我们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做到班班有球队,每学期组织“南回杯”班级足球对抗赛,每学期举行一次师生对抗赛。同时,学校男、女足代表队踊跃参与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球迷们为班级球队设计口号、标语,制作道具,增强了融入感与参与感。我们让赛场彰显了校园足球文化的底蕴。

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推广需要榜样的引领与示范,需要自身的领悟与探索,还需要耐心与持久力。让我们一起耐心滋养校园足球的土壤,走好校园足球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淀周期,打破教育与体育之间的壁垒,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让校园成为足球的沃土,中国足球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57-59.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Z].国办发〔2015〕11号.2015-03-08.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校园足球发展路径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