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完善
2018-11-10薛晓光张亚莉高秀春
薛晓光 张亚莉 高秀春
摘要: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其在世界竞争中并没有全面发挥其效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实际历程和经验,加速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并按照实际的规划部署中实现2050年创新型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创新型国家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趋势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与现阶段参与国家竞争的方向一致,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总体方向基本不变,在各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间的实践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中国在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依旧存在,这与中国实际的国情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本文要全面把握中国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探索政府在不同时间段的实际作用。中国的创新行为由一个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更要正确地把握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及现状。
一、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
各项政策、规划的提出和完善均推进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2016年取得了显著成果,将逐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其现有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根据《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中的有关数据显示,该年度研发经费投入高达1.5万亿元,与以往相比,它保持了10.6%的较快增长速度,与同期GDP相比高出了3.9个百分点。研发经费从2005年的2 450亿增长到2016年的1.5万亿元,十年间上升了6.4倍。与此同时,中国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完善对应的政府政策体系,充分调动了各类人群的创新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企业、研究机构及大学研发经费投入出现了直线上长的趋势,具体到实际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各类企业进行的研发经费投入高达12 144亿元,相比于2015年来说,该数值增长约11.6%,贡献率高达83.8%,已经成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国家创新体系的其它两个创新主体—研究机构、大学也同样出现了研发经费直线上升的情况,2016年两者的研发经费支出高达2 260.2亿元、1 072.2亿元,增长较为迅猛,与2015年的实际研发经费支出相比增长高达5.8%、7.4%,增长幅度超过了2.8%、6.4%。
2.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5年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稳定增长,达到7 915万人,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5.4%。R&D;人员总量375.9万人年,R&D;研究人员161.9万人年,居世界首位。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员达48.5人年/万人。国际上保持科技人员规模优势,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3 421万人,与2014年相比,增长7.6%。
依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各成员国国家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人员数量已经有了直线的上升,其在全球全部科研工作人员的数量中也是占比非常的一个科研队伍,它的占比也有了明显的上升,2009年~2015年,该比例已经由18.8%上升到22.6%,美国的比重则从20.5%下降到18.9%。
3.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2015年,中国发表国内科技论文56.95万篇,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2.7%。在机构分布上,高等院校发表论文占到67.3%。发表SCI论文29.68万篇,占世界总量16.3%,与2014年相比,提升了1.4个百分点,连续第七年排在世界第2位。中国SCI论文总引次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但篇均被引次数较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数为7.5万篇,与2014年相比,增长15.1%,占论文总数25.4%;其中中国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共52 006篇,占全部国际合著论文69.1%。
国内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中國专利申请量279.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0.2万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8.7%,占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三分之一以上,2015年达39.4%。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12.8万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29.8%。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6.5万件,与2014年基本持平。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0万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6.8%,国际排名第3。2014年我国三方专利拥有量为2 582件,与2013年相比,增长17.9%,国际排名第5,较上年提升一个位次。
4. 产政学研用创新网络正在逐渐形成。中介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已经拥有企业孵化器、创新骚站等中介服务机构近8万多个。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平台的数量日趋增加,为推进产政学研用之间的四方合作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电信业全年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18 384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53.2%。
总之,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经历了1978至今的创新体系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国经历了国家科研体系萌芽阶段、国家科研体系形成阶段、国家科研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交替阶段和最终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阶段。
二、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政府敏锐把握和积极应对创新模式转变的,提升政府各项职能的关键时期,因此,面对美国的《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欧盟的《开放式创新3.0》时代及德国的工业4.0的到来,我们应该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状,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现行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1. 整体创新能力不高。近几年,科技创新受到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均积极推动国家出台科技创新政策中的创新驱动措施,根据各地市具体情况制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与战略,2016年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已然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整体创新能力不高,科技成果质量较低,且多与社会经济需求脱节。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研发投入虽然排名世界第二,但研发强度、基础研究占比、研发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较弱,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顺畅,中国科研创新成果中能够实现较好社会价值的成果相对较少。
2. 政府政策缺乏战略布局,导致无效衔接。由于历史遗留的创新问题较多,在中国经历了1978至今的创新体系的不断探索过程,经历了国家科研体系萌芽阶段、国家科研体系形成阶段、国家科研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交替阶段和最终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政府对应的创新政策导向就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应的创新政策分成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创新政策,尤其在各代创新政策的交汇点会存在两代政策的衔接问题,因为政府缺乏统一的战略布局,从而导致在各代政策衔接过程中存在二代政策否定一代政策,三代政策否定二代政策的现象,这些均是由一定时代特点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影响因素所造成的,但是我们要进行各代政策的有效衔接,就必须进行政府政策的战略化布局。
3. 中介机构等服务体系不完善。中介机构在创新活动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它将创新过程中用到的各类创新资源与需要资源的各类创新主体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实现创新体系的整体供需平衡状态。除此之外,中介机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但中国现有的中介机构等服务体系不能满足企业协同创新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引导的中介机构职能过于行政化;中介服务能力相对较小,创新资源衔接功能差;中介服务机构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创新融资服务体系;中介机构的改革中引导力度不够等等。
4. 国家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不理想。有利于协同创新开展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尚未形成。协同创新各要素中的人事管理制度、住房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均不能实现与创新活动需求的有效衔接,除此之外,人力资本也在进行着大规模、快速的流动。中国的创新体制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从而限制创新项目的及时转化。创新类风险投资项目和基金相对较少,政府疏忽对技术信息的汇集与扩散会导致企业寻求项目难,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通。
三、 完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对策
世界上创新型国家都有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新时期应对国际竞争必需要注重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只有通过优化国际创新体系才可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通过制定第三代的科技政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经济参与国际创新领域的竞争,注重创新型政府的构建,才能逐步完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1. 注重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战略规划,科学合理制定政策法规。明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向,积极引导创新主体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合理推进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是围绕创新活动的创新链条开展的制度设计,是一种制度安排。科技创新从一个理念到商业价值的应用,包括了科学研究开发过程及其产业化过程,包括了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类机构及其参与的各类成员,因此,必须由国家进行统筹规划,尽早制定适应中国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优化国家创新体系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使其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做大知识产权宣传,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企业有关知识产权的引导和扶持,鼓励相关部门积极为相关企业服务;利用中介服务组织提升保护工作力度;重点培养知识产权相关人才,通过高等院校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专业或第二学位等方式,鼓励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鼓励交叉科学的发展,确保相关人力资源的储备工作;加大惩罚力度,既要速度快,又要力度强,并逐步减少维权成本。
出台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政策。根据本文的实际研究内容,创新网络生态系统主要以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用户四螺旋的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因此,政府应该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进行创新战略和创新方向的制定影响创新政策。
2. 科学定位产政学研用,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运行机制。中国在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中最大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快速集中各种资源,这将成为我们进行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法宝。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种群之一,是提供创新资源,维系创新网络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群,要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创新网络生态系统。强化企业种群间及与其他種群的链带关系,调整创新种群的整合模式,鼓励开放式协同创新,从“大而散”的技术创新系统,转向“大而强”的开放式协同创新网络生态系统。调动全球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调配全部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构建能够抵御国际竞争的国家创新体系。
构建创新型政府。以优化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逐步推进政府各项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实施模式,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对创新政策理念的学习,有效推进创新文化在政府各项工作中的渗透。有效利用创新文化推进政府内部的创新生态网络化的管理体制建设,应用于政府公开服务平台,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加大政府研发投入规模,优化研发投入结构。仅靠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协同创新的投入难以提高创新能力,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规模,加快创新步伐,提高创新水平。政府应该积极配合社会、市场对创新资源的配置,合理引导创新经费应用于创新知识资源、技术和创新服务中,发挥财政投入的最大效用。政府要积极推进研发投入结构的优化及改善,逐步增强研发投入水平及其应用范畴。
积极规划资本市场。中国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投资主要来自与金融系统,例如国有四个银行,而银行贷款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创新主体对资本的需求,因此只有资本市场可以能够满足创新投资的要求。因此,政府财政政策要着重解决创新风险分担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利用国有资产启动风险投资;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加大股票市场对风险投资的促进作用。
3. 结合经济发展需求,破解创新发展科技攻关难题。是否能够破解科技领域的重要难题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我们必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攻坚克难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推进产业创新活动,培养国家重点产业及重点领域的创新产业集群。政府应积极推进创新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形成犹如硅谷或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产业园区,使它在全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个创新产业集聚区都有自己的特点,政府应利用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该创新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立足已有产业基础及优势,发挥本身资源优势,把创新要素深入应用到重点创新产业中,扩大创新产业规模,并通过创新产业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企业领域互补发展,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政府应制定相应高新技术标准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搭建產业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以促进产政学研用开放式协同创新。通过搭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交流、创新资源共享,促进生态系统的快速成长。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负责基础创新资源的研究与传播,培养创新所需人才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通过平台资源整合,迅速实现产业化,快速满足用户需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用户各负其责,提升生态系统创新能力,共同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
4. 适度选择政府政策工具,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政府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以市场机制调节为基本原则,加快市场化进程的改革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在推动创新中的互补作用,政府干预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以构建相应的内外部环境为主要的导向,短期内对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实际策略进行干预,长期内应该放任市场进行自由调节。
创新政策的制定要按照其作用效果滞后期(第五章中论述)做好科学筹划,选择有针对性的政府政策工具,达到预想效果。因此,在制定相应政策时,按照如下方案进行会优化国家创新体系:以公共政策制定为基础,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前三期公共政策制定相反,与近期税收政策制定相反,而于远期的税收政策制定趋势相同。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公共政策制定相同,与近期财政政策。
调节税收政策推动开放式协同创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可以通过影响实际财政收入影响政府补贴、优惠等支持创新活动的政策力度,进而对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进行影响。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其自愿参与开放式协同创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会受到影响。主要可以对需要较高研发投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产政学研合作等给予税收优惠,健全企业开放式协同创新投资帐目,达到税收优惠促进创新的实际效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内外资一视同仁,实行国民待遇,体现供应原则。
参考文献:
[1]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中文版)[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2]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24(1):4-12.
[3] 陈洁.国家创新体系架构与运行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D].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 刘戒骄,薛晓光.构建开放式协同创新新体制[J].区域经济评论,2016,13(6):26-31.
[6] 吕璞,林莉.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6(1):197-200.
[7] 毛磊.开放式理论下跨区域协同交互式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4(2):25-28.
[8] 梅亮,陈劲,刘洋.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4,12(4):71-80.
作者简介:薛晓光(1980-),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副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创新战略;张亚莉(1981-),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华北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高秀春(1981-),女,汉族,河北省张家口市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政策和集团化办学。
收稿日期: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