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钱梦龙语文观“导读艺术”的阐释

2018-11-10许源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钱梦龙

许源

摘要:钱梦龙教师结合自己的求学、辍学、受到教师积极的影响,重拾学习信心的经历,形成自己的独到教育观一一“三主四式”导读式语文观,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串讲枯燥与乏味的现状,由此针对钱梦龙教师的语文观进行阐释,分析“导读艺术”对于现代语文课堂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钱梦龙;导读艺术;语文观

一、“导”之有道,引而不发

钱梦龙认为:导,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着教学活动来展开教学,同时辅之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运用自身有限的知识去解读语文教材,即使脱离老师也能对一篇文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这一过程的形成就需要学生将自己以往学到的知识,在教师新课的引导下将旧知运用到本堂课语文教学环节上,分析并解决本堂课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接受新知。

有的人也许有些疑问,老师“导”课,是不是老师就退居身后,无所作为?钱老师认为“导”不等于传统教学的“牵”,他首先把一堂课划分为几个“话题”,在导的过程运用一定科学的方法像曲问、逆问、追问,唤醒学生“求知欲、审美欲”,共同讨论“话题”涉及的相关问题,师生共同参与对教材的解读,并且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活跃整个课堂气氛,从而解决语文课堂上“一人言,众人睡”的枯燥教学。同时教师也并不是作一个“甩手掌柜”,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与回答,也要进行“点评式”的指导,及时作出评价与鼓励,从而引出下一话题,继而教学活动延顺下去。拿《背影》来讲,读起来并不难,但是作者的愧疚、自责的复杂情感交织背后的原因相关隐含信息,却是学生读不出来的,这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对于读出愧疚情感给予鼓励,同时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感,从文章开头写父亲经受丧母、差事交卸、家境惨淡、需要谋事等一系列打击,最后一段“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是父亲性情大变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在外两年,在那一天我意识到父亲开始转变一惦记我,但是我以前不明白父亲躁动的原因,于是面对如此的“背影”,我愧疚、自责,明白父爱的深沉。这样的课程真正让学生和文本的作者(朱自清)有了实质的“对话”和“交流”。

二、“读”之有方,领悟其旨

“读”,指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从他的《钱梦龙与导读艺术》一书中,里面写了自己求学经历、教育观、以及自己的课堂实录,透过这些我将“读”的要旨重新归纳出以下三点:读语言、读细节、读思想。

(一)读语言,品味语言的匠心独具

因为现代网络的出现,人们对于阅读的浏览量总体下降,许多人没有往昔的人能耐住性子一字一字地阅读,学生们更是深受超速现代化的影响,手机的使用越来越低龄,学生习惯了学习靠软件“唾手可得”的快感,因此现代的教师更应该灵活运用钱老师的“章不离段,段不离句、句不离词、词不离字”阅读语言的方式,来进行现代文的讲述。在《谈骨气》这一篇课文,钱老师通过网友对吴晗《谈骨气》中‘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批判导入文章,让学生评价这个言论是否有道理,同学们讨论的分歧集中在“中国人”上,于是钱老师找了《记念刘和珍君》中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來推测中国人的。”来做对比,最后学生们明确了《记念刘和珍君》中指的残害刘和珍君等一类的坏人,在讨论接近尾声的时候,钱老师做了总结指出“中国人”代指一部分中国人,是整体指代部分,这种用法是“借代”,同学们恍然大悟,小学就学过的“红领巾”指代学生。这就是钱老师的高明之处,从几篇文章,从文本本身找出同样的语言来品味作者的写作时匠心独运。

(二)读细节,赏析细节的环环相扣

《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钱老师也将此思想奉行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在《一件小事》中,钱老师进行“诱导”对“小”进行分析,让学生从细节处找出原因,学生们根据自己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同一时间的大事(1.袁世凯当选大总统以及之后的下台。2.张勋复辟,推戴溥,以恢复封建帝制)进行讲述,其他同学进行对比,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细节(1.我自私2.以小人之心认为:老女人没有受伤,又没有人看见怪他多事。3.自己自责,看到他满身灰尘的背影刹时高大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中的“我”看不到国家的前途和希望,所以在经历这样的小事让我惭愧,催我自新。正是这样的看似不经意地“诱导”,却训练了学生阅读时必须要赏析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字句,才能读出作者写作的环环相扣的良苦用心。

(三)读思想,感悟思想的意蕴深远

201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情意,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工具性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听说读写。在当时的语文课堂整体偏向语文的工具性,因为评价的单项一成绩,教师面对应试这根“指挥棒”束手无策,所以教师注重对习题操练,但是考试题也压不中,阅读材料都是课外的,与其盲目练习,还不如扎实实将教材吃透,将语文基础知识打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戴着脚镣跳舞的艺术”的教学目标。举一个教学实例,《少年中国说》结尾诗意的语言,钱老师问学生看到比喻句,首先做什么事,学生一致回答找出本体和喻体,正是以往重视语文工具性,学生成了做题工具,盲目分析题目,语言对人熏陶的美感完全丧失,谈何塑造学生的思想!

三、“导读”并之,“问答”兼之

欧洲教育学家弟斯多惠曾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钱梦龙老先生认为孩子们都想证明自己智商高,所以借助这样的心理,可以适当将他们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当他们获得足够的成就感、自信,就会转而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正是对学生的心理理解以及自己学习的经历,钱梦龙教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上严格践行这样的“导读”并之,“问答”兼之,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并衍生出自己的心得“导读的艺术”。

钱老师有自己独特的备课方式,偶尔也翻一翻教参,但是绝大多数他要一遍一遍地阅读原文,品味其中的语言,读出自己的心得,在读的过程中以学生的角度预设出来学生会提出的问题以及预设自己“导”的方向,《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有一句话:“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有点些许重复,重复意味着强调,表明我明知道塔下没有了白蛇,对塔还是没有好感完全出自对于封建的厌恶。上述这些回答都来源于学生对整个句子的品味、体会,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自行解决的,学生能逐步地解释明白,就说明学生的“咬文嚼字”的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钱梦龙
做转化后进生的高手
浅谈钱梦龙老师《愚公移山》课例的几点启示
钱梦龙的教育理念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借鉴价值
钱梦龙的教学实践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试论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教学思想
浅谈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教育思想当今的意义
试论钱梦龙“主体—主导”说的正确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