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梦龙的教育理念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借鉴价值

2017-11-28聂鸿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

聂鸿英

摘要:“三主四式”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钱梦龙提出的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法,不仅在那个时代引起广泛重视和好评,就是对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也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钱梦龙;教育理念;语文课程改革;借鉴价值

一、钱梦龙主要教育理念

钱梦龙,1931年生,江苏省人,特级教师。他对我国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改革做出杰出贡献。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三主”“四式”语文教学理念。

(一)“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1.以学生为主体。钱先生认为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语文教师的“教”,必须是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只有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主动去探索求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80年代,这种提法可谓极具先见之明。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中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也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将依靠自己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这应该是当下每个教育者工作者的追求——以学生为主体。

2.以教师为主导。这里的主导,绝不标志老师在教学中是绝对的权威,不顾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的主导,是引导,在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变知识为能力。

3.以训练为主线。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课程在某种程度担当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功能。训练一定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把训练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牢牢掌握所学知识,变知识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搭建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四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在这四种典型的课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一切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出发点,变知识为能力为目标。这非常切合我们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学生都是有不同个性的、值得尊重的人,把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

二、我国语文课程改革

解放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一1966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万象更新,所有事情都需从头做起。在这阶段语文课改中,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根据当时情况,认为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所有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将来从事任何职业的基本工具。同时也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训练功能,要求学生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为学好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教材,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独家编写的“国定制”教材,属于综合型的教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选人语文教材中的各类篇章十分注重人文性和思想性的,也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的能力。所有这一切对于普及文化知识意义重大。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没有顾念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具有独立的思想、獨立的判断力,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即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语文教学大纲不仅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十分强调语文学科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此时开始认识到要把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结合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使语文学科的改革向前迈进一大步。语文课程改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语文课堂授课方式也有了较大转变,学生可以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等方式读懂课文,当然这一切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这种较新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打破了以往教学中完全由教师一人讲解,学生不需思考被动掌握知识的局面,这就使学生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第三阶段,从90年代末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语文课程改革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创新的学校观:学校由原来的官僚机构、政府的附属品,学生的监狱,变成真正培养人的机构,在这里,学校是老师和学生自己的生活舞台,他们是舞台上的主角,学校充满活力、教学更有效率;第二,创新的课程观:以往传统课程中,知识只是文本的、单向的有顺序的,新课程变传统课程为体验课程,在这里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他们共同理解课程、创造课程;第三,创新的教材观:传统的教材观——教材是范例;教材是控制、规范学生的思维的范例。新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对话的桥梁、教材是每个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完善自我的范例;第四,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教学只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学只是老师教、学生记的过程、教学只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新的教学观——教学是知识创新、开发过程;教学是师生互动过程;第五,创新的学生观: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在新时期,每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力、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树立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意识、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钱梦龙的教育理念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借鉴价值

钱梦龙先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界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对我国语文教育和改革做出十分重大贡献。他虽在80年代提出的教育理念,但放到当下并未过时,钱先生的许多语文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前进与发展的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也对钱梦龙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进行多次讨论研究,但得出的结论是钱先生的教育理念的好多地方是很切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的,这也显示出钱先生的高瞻远瞩性。在新形势下,研究钱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决不能仅仅立足他的教学经验,还必须把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我国近代语文教学改革结合在一起,我们应该明确他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透过他的理论反映出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endprint

(一)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钱梦龙先生的教育理念“三主”中第一条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80年代就提出这样观点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强大的爱,是对学生的真正关心和爱护。钱先生认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钱先生一再强调,语文阅读老师决不能只教学生怎样阅读课本,老师们应该懂得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要功能,也是人与人交流很好的工具。学生们在一篇篇语文课文学习中,既陶冶了心灵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堂好的语文课程,一定要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教好语文课程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使我们的学生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个性”,而这个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独立性,决不同于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语文课程教学也必须承载这个功能,这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首先语文课程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人类社会独一无二的精神财富;其次感受这种精神财富的每个心灵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最后每位语文教师对文章的解读、感受、领悟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情感,提高每位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和高级的审美情趣,同时加强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使我们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特质、良好的个性发展、有知识有能力、有国际竞争力全面素质的人。

(二)构建了平等的师生关系。钱老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构建了新课程改革中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意识,钱老先生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主体而非中心的地位,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能否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因势利导。钱先生倡导的“主体——主导”师生观更好地调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也非常符合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传统教师角色——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只是课程的忠實执行者;教师是每门课程的控制者。新的教师角色——教师是课程的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从而构建了新时期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非常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好地完成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简单获得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反复的练习,才能真正化知识为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承载着训练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重任,在平时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育人的根本任务。

钱梦龙先生的“以训练为主线”的语文教学观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以学生为主体”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掌握知识;“以教师为主导”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当然我们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因势利导;“以训练为主线”,是让我们学生在训练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变知识为能力。钱梦龙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我们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训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我们学生成为三观正确、人格健全、情操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钱梦龙先生的这些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人本主义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全面界定。他的教学观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是符合21世纪的教育理念的;钱梦龙先生立体的、综合的、互动的训练过程也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

总而言之,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然途径,这也是新世纪对我们语文工作者的呼唤,生动活泼的、高效的语文教学训练形式,能使我们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
关于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思考与探索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让数学教学摆脱沉重的枷锁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